提起思維模型,會有幾種截然不同的反應:有些人認為這個是高大上的東西,自己想不明白,但羨慕別人懂,覺得很厲害;有些人則認為懂不懂好像沒什麼關係,自己也能好好過完自己這一輩子;另外有一群人,知道思維模型講的是什麼,懂它的價值,並運用到了自己的工作生活中,一點一點地改變了自己原先平凡的命運。
今天介紹一個重要的思維模型——心理賬戶模型。百度百科對心理賬戶的解釋如下:
心理賬戶(mental accounting)是芝加哥大學行為科學教授理查德·塞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心理賬戶是行為經濟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由於消費者心理賬戶的存在,個體在做決策時往往會違背一些簡單的經濟運演算法則,從而做出許多非理性的消費行為。
這個模型解釋起來很簡單,即人們在心理,主動或被動的會對可支配收入進行劃分。每月固定支出佔多少,花在自己和家人身上能有多少、有多少能用於改善生活、有多少能夠積累儲蓄下來等等。細分下來的相同類別的支出,在消耗完畢後往往不會從其他類別中進行“補充”,尤其是彈性的支出,比如看電影、聽演唱會等。甚至會出現比如發生意外,如電影票丟失的情況,大多數人也不會選擇再次購買,因為潛意識裡面,這個“賬戶”已經沒錢了。
當前心理賬戶模型已經潛移默化地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保險銷售人員會告訴買家,每月應該在家庭保險上,投資家庭收入的x%或固定金額;——暗示要有保險類別的心理賬戶支出。兒童玩具銷售告訴大家,兒童玩具不僅能玩,還能鍛鍊兒童智力;——將兒童娛樂的心理賬戶支出模糊為兒童智力投資的心理賬戶支出。“少吃一頓燒烤,報名一門課程,學習能讓工資翻倍的職場新技能”;——引導大家切換心理賬戶來消費,為消費找個理由。而之所以說心理賬戶是個思維模型,是因為它能解決一類問題,而不僅僅只是金錢方面支出的得失,它還可以跨界引申到其他方面,比如時間安排:
可以將每天的時間作為心理賬戶的支出項。確認你的中長期目標,以及這個目標計劃需要花多次時間來實現,在心裡建立這個心理賬戶的分類,確認每天支出計劃的時間。最後就是按計劃推進,直至達到目標。
下班後的幾個小時,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你把時間花在哪裡,最後的收穫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