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這是我的第3篇文章,在文章的開頭,我問一個小問題:假如你感冒發燒了去看醫生。醫生僅僅告訴你感冒的原因“你之所以會感冒是因為昨天出門的時候穿得太薄”,你對這樣的話會滿意嗎?說不定會忍不住給他翻一個白眼。感冒原因是穿得薄也好、淋了雨也罷,這都無所謂。問題是現在正受著高燒的折磨這個事實,關鍵在於症狀。如果是醫生的話,就應該好好開藥或者打針,以一些專業性的處理來進行治療,你告訴我原因有什麼用。你想的沒錯,但是當我們因為心理問題去諮詢精神科的醫生時,一般的醫生不正是僅僅告訴我們“你之所以痛苦是因為過去的事情”,繼而簡單地安慰“所以錯不在你”。(這真的治好了我們的心理問題嗎?)這種“心理創傷論”也被稱為原因論。

這麼一看,原因論是不是挺沒意義的?那你和心理學三巨頭之一——“阿德勒“想到一塊兒去了。阿德勒進一步說,決定我們自己的不是“經驗本身”而是“賦予經驗的意義”。並不是說遭遇大的災害或者幼年受到虐待之類的事件對人格形成毫無影響。相反,影響會很大。但關鍵是經歷本身不會決定什麼。我們給過去的經歷“賦予了什麼樣的意義”,這直接決定了我們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

人並不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而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裡。

由此他提出了“目的論”:我們的所作所為都有著自己的目的,即使是過去不好的經歷,也只不過是客觀存在的過去罷了,我們隨時可以從痛苦中抽身,我們之所以不抽身是因為這是我們故意為之。

這話聽著太扎耳了,這不明顯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哪裡知道我們的過去多痛苦?怎麼著?阿德勒的意思是我們把“不好的過去”當“創傷”還是我們故意的唄?我倒要看看你這個阿德勒怎麼解釋你的言論。

下面他和青年的對話能讓我們更好的理解“目的論”。

青年:哎呀,多好啊!很符合女學生的話題。為了向意中人告白,首先必須治好臉紅恐懼症。

哲人:事情果真如此嗎?我的判斷是並非如此。為什麼她會患上臉紅恐懼症呢?又為什麼總是治不好呢?那是因為她自己“需要臉紅這一症狀”。

哲人:你認為對她來說最害怕的事情、最想逃避的事情是什麼呢?當然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拒絕了,是失戀可能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因為青春期的失戀在這方面的特徵非常明顯。但是,只要有臉紅恐懼症存在,她就可以用“我之所以不能和他交往都是因為這個臉紅恐懼症”這樣的想法來進行自我逃避,如此便可以不必鼓起告白的勇氣或者即使被拒絕也可以說服自己;而且,最終也可以抱著“如果治好了臉紅恐懼症我也可以……”之類的想法活在幻想之中。

青年:那麼您是說她是為了給無法告白的自己找一個藉口或者是怕被拒絕才捏造了“臉紅恐懼症”。

哲人:直率地說就是如此。

青年:有意思,真是有意思的解釋。但是,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根本沒辦法治好嗎?那不就是她一方面需要“臉紅恐懼症”,另一方面又為其苦惱嗎?煩惱永遠不會消失。

哲人:所以,我跟她進行了下面的對話。“臉紅恐懼症這樣的病很好治。”“真的嗎?”“但我不會給你治。”“為什麼?”“因為你是靠著臉紅恐懼症才能讓自己接受對自我或者社會的不滿以及不順利的人生。你還要用‘這都是因為臉紅恐懼症’之類的話來安慰自己呢。”“怎麼……”“但是,如果我給你治好了臉紅恐懼症,事態也沒有任何變化的話,那你會怎麼做呢?你一定會再次跑來對我說‘請讓我再患上臉紅恐懼症’吧。那我可就真的束手無策了。”這種情況不只限於她。考生會想“如果考中的話人生就會一片光明”,公司職員則會想“如果能夠改行的話一切都會順利發展”。但是,很多情況下即使那些願望實現了,事態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看起來好像有點道理,那我應該怎麼辦呢?要是我一出生就家庭優渥、從小就身心健康成長就好了,我怎麼是現在這樣?我對自己太不滿意了。巧了,那個青年和我們想的一樣。

青年:明白了。那麼,我再說說另一位朋友的事情。我有位朋友Y是一位非常開朗的男士,即使和陌生人也能談得來。他深受大家的喜愛,可以瞬間令周圍的人展露笑容,簡直是一位向日葵般的人。而我就是一個不善與人交往的人,在與他人攀談的時候總覺得很不自然。那麼先生您認為我可以變成像Y那樣的人嗎?當然,我是真心地想要變成Y那樣的人。

哲人:那麼我來問你,你究竟為什麼想要成為Y那樣的人呢?Y也好,其他什麼人也好,總之你想變成別人,其“目的”是什麼呢?

青年:又是“目的”的話題嗎?剛才已經說過了,我很欣賞Y,認為如果能夠變成他那樣就會很幸福。

哲人:你認為如果能夠像他那樣就會幸福。也就是說,你現在不幸福,對嗎?

青年:啊……!!

哲人:你現在無法體會到幸福,因為你不會愛你自己。而且,為了能夠愛自己,你希望“變成別人”,希望捨棄現在的自我變成像Y一樣的人。我這麼說沒錯吧?

哲人:沒關係。面對喜不喜歡自己這個問題,能夠坦然回答“喜歡”的人幾乎沒有。青年:先生您怎麼樣呢?喜歡自己嗎?

哲人:至少我不想變成別人,也能悅納目前的自己。

青年:悅納目前的自己?

哲人:不是嗎?即使你再想變成Y,也不可能成為Y,你不是Y。你是“你”就可以了。但是,這並不是說你要一直這樣下去。如果不能感到幸福的話,就不可以“一直這樣”,不可以止步不前,必須不斷向前邁進。

重要的不是被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只一味關注著“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

好吧好吧,道理我都懂。那阿德勒的哲學究竟想說什麼呢?

人時常在選擇著自己的生活方式。你把自己說成不幸的人,還說想要馬上改變,甚至說想要變成別人。儘管如此還是沒能改變,這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你在不斷地下著不改變自己生活方式的決心。

阿德勒心理學就是勇氣心理學。你之所以不幸並不是因為過去或者環境,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你只不過是缺乏“勇氣”,可以說是缺乏“獲得幸福的勇氣”。你現在首先應該做的是什麼呢?那就是要有“擯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如果要改變對世界或自己的看法(生活方式)就必須改變與世界的溝通方式,甚至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

請不要忘記“必須改變”的究竟是什麼。你依然是“你”,只要重新選擇生活方式就可以了。雖然可能是很嚴厲的道理,但也很簡單。

我怎麼覺得我喝了一碗雞湯而已,好歹被叫做“心理學巨頭”,就這?現代社會競爭那麼激烈,你以為我們選擇自己的路那麼容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還有人際關係太讓人煩惱了,處理和父母、子女、領導的關係就讓我頭疼得不行,你這個阿德勒怎麼幫我們解決。最後,我感受不到自己在這個社會的價值,絲毫沒有存在感。什麼?之後的幾篇文章會給出阿德勒的解答?那好,讓我們之後看看阿德勒怎麼自圓其說。

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希君生羽翼 一化北溟魚 我是如何克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