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心理學經常有一些實驗,用實驗來驗證人類心理規律。以至於很多心理學實驗驗證完之後,突然被後人發現實驗本身就存在著嚴重的問題,並且完全是主觀主義判斷,也就失掉了權威性。那麼,心理學實驗真的能驗證什麼嗎?

不一定能驗證什麼。譬如羅森塔爾效應,用“權威性謊言”暗示老師,從而調動老師對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存在某種期待心理,過一段時間,那些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成績普遍提高。其實,只是一種良性心理暗示。但是這種實驗有著明顯的侷限性,一是沒有那麼多的“權威”去認定,去影響教師;二是有些學生真的不是“權威性謊言”所能改變的。一廂情願去實驗,只能用先入為主的觀念影響了實驗結果。這種羅森塔爾效應又叫皮格馬利翁效應,說的是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皮格馬利翁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渴望這尊塑像變成一個真人,最終這個雕像復活,變成了真人。那麼,這種空想就有了意義。而這種空想是不是來源於空想社會主義?只是空想是不是有些太過於主觀?透過良性暗示影響別人是可以的,但有些人真的無法透過暗示來改變。

還有所謂的破窗效應,說的是一座房子窗戶破了,沒人去修補,隔不多久,其他窗戶就會被人莫名其妙地打破。地上有垃圾,沒人清理,很快就會變成垃圾堆積,臭氣熏天。心理學家研究的是到底到什麼程度才是人們心理“引爆點”,譬如垃圾堆積,堆積到什麼程度才是人們隨意扔垃圾的心理臨界點?這個實驗看似很有道理,其實也有毛病,那就是關於“引爆點”的詭辯。壞到一定程度才會引起人們破壞的心理,而這種程度就是一種不確定的東西,會根據具體環境和人們心理而變化,有時候又和文化、經濟、政治等有關。

有個俄羅斯的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就是把兩隻老鼠投進水缸裡,在兩隻老鼠溺水的時候,給第一隻老鼠投一根木棍,讓它得以喘息,不給第二隻老鼠任何東西。過一會兒,把它們撈出來。等它們恢復體力,再投進水裡,再給第一隻老鼠投一根木棍,如此再三,最後不給任何一隻老鼠投送木棍,直到把兩隻老鼠全部淹死。他發現第一隻老鼠堅持的時間最長,而第二隻老鼠死得更快。由此得出結論,等著木棍的老鼠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活得更長久。由老鼠引申到人身上,人要是有希望也能活得更長久。這個實驗看似很合理,其實還是有問題的。老鼠不會語言表達,老鼠的心態人不懂。人只能揣測老鼠的心態,進而得出結論。由此不確定性的結論引申到人身上就會出問題,這不是看得見的醫學解剖,而是看不見的心理研究。人類似乎不懂老鼠,也不懂自己。人類比老鼠更為智慧,學習能力更強,也更善變。用研究老鼠得出的結論來說人怎樣怎樣,其實已經犯了邏輯學的錯誤。

心理學的實驗大多這樣,總是充滿一種先入為主的經驗,然後在動物身上驗證,或者在人群中驗證,其實還是忽視了人的學習和多變,變得機械而死板。尤其是一些所謂的效應,只是一些心理現象,並不能代表全體,有些個體根本就不是那樣的,於是就讓那些效應不攻自破了。

11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解決人生難題的12條法則」如何成為強大的自己11-12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