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陪你一起育兒育己。
(溫馨提示:這篇文章有一點點燒腦哦,請耐心一點,慢慢看。)
01 孩子能夠正確判斷自己和同學在學習上的表現嗎?最近,大中小學的孩子們陸續放假了。不過,在孩子們正式開啟愉快的寒假生活之前,有一件事情是繞不過去的。
那就是期末考試!期末考試後,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面臨一個問題:我家孩子考得怎麼樣?
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一般是怎麼衡量孩子考得好還是不好的呢?比較常見的一個做法就是:和其它人比較一下。比如,看看孩子是比同學考得好,還是比同學考得差?如果考得比同學好,好了多少?如果比同學考得差,又差了多少?
同樣的,孩子也會默默地在心裡和同學進行比較。孩子內心的潛臺詞可能是,“我這次到底考得怎麼樣呢?我是比隔壁小明考得好,還是比他考得差呢?如果考得比他好,好了多少?如果考得比他差,又差了多少?”
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比較的目的都是為了更好的找到差距,從而調整今後的學習狀態,確保在未來的學習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然而,關鍵的問題來了。作為家長的我們,到底能不能準確、理性、客觀的判斷孩子和隔壁小明之間在學習上的差距呢?或者說,你家孩子自己到底能不能準確、理性、客觀的看待自己和同學之間在學習上的差距呢?
如果能,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是,今天大頭要非常遺憾地告訴大家,心理學研究的答案很有可能是“不能”。
心理學家發現:我們通常會錯誤的估計自己和別人之間在某種表現上的差距。這種現象叫做“差距知覺偏差”。這是一種在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02 在判斷自己和同學之間在學習上的差距,孩子會犯什麼樣的錯誤?接下來,我們就以孩子期末考試為例,一起來模擬一下。
第一種情況:假設孩子和隔壁小明都考得比較好。這裡所說的都考得比較好的判斷標準是孩子和隔壁小明都及格了(滿分100,60分及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有2種可能:
第1種可能:你家孩子考了90分,隔壁小明考了80分。
此時,你家孩子會如何看待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呢?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是:“我比小明考得好太多了,估計甩了他4條街”。
第2種可能:你家孩子考了80分,隔壁小明考了90分。
此時,你家孩子又會如何看待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呢?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是:“我比小明考得差不了多少,也就被他甩了2條街”。
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在這兩種可能的情況下,孩子和隔壁小明在學習上的差距是一樣大的,都是差了10分(在這裡,我們將其形象的比喻為“3條街的距離”)。但實際上孩子並不是這麼認為的。即當孩子和隔壁小明都考得好的情況下,並且當孩子考得比小明還好時,孩子會傾向於高估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即感覺自己和小明之間差了4條街);當孩子考得比小明差時,孩子會低估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即感覺自己和小明之間只差了2條街)。
以上是孩子和隔壁小明都考得比較好時的2種可能。接下來,我們繼續來看一下第二種情況:假設孩子和隔壁小明都沒有考好。同樣,這裡所說的沒考好指的是孩子和小明都沒有及格(滿分100,60分及格)。那麼,在這種情況下,也有2種可能:
第1種可能:你家孩子考了20分(相當於扣了80分),隔壁小明考了10分(相當於扣了90分)。此時,你家孩子會如何看待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是:“我比小明好不了多少,只甩了小明2條街”。
第2種可能:你家孩子考了10分(相當於扣了90分),隔壁小明考了20分(相當於扣了80分)。此時,你家孩子又會如何看待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呢?他內心的真實想法可能是:“我比小明差遠了,被小明甩了4條街”。
我們可以發現,在這兩種可能的情況下,孩子和小明在學習上的差距也是一樣大的,都是差了10分(我們仍然將其形象的比喻為“3條街的距離”)。但實際上,孩子也不是這麼認為的,他們依然會錯誤的估計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即當孩子和隔壁小明都沒考好的情況下,並且當孩子考得比小明好一點時,孩子會低估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即感覺自己和小明之間只差了2條街);當孩子考得比小明還差時,孩子會高估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即感覺自己和小明之間差了4條街)。
看到這裡,也許你已經發現了一個秘密。為什麼孩子考好的時候容易嘚瑟、驕傲自滿、盲目自大?而當孩子考得不好的時候容易發蔫、一蹶不振、自我懷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孩子不能夠正確的認識自己和別人之間在學習上的差距。
03 為什麼會存在這種距離知覺的偏差?為了解釋這個偏差產生的原因,接下來,我們再來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
真實的情況可能是,雖然在這4篇文章,你和小明之間的差距一直都是20個人的評價,但是你感受到的自己和小明之間的差距其實是不一樣的。如果你被讚了,無論是你獲得的贊多還是小明獲得的贊多,你都會高估自己的表現;如果你被踩了,無論是你獲得的踩多還是小明獲得的踩多,你都會低估自己的表現。
簡單說,就是我們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表現和處境會影響我們對自己的判斷,從而影響我們對自己和別人之間差距的判斷。具體來說就是:
同樣都是順境的時候,我們會高估自己。如果我比別人表現好,那麼我會覺得我比別人好很多;但是如果別人比我表現好,那麼我會覺得別人沒有比我好太多。
同樣都是逆境的時候,我們會低估自己。如果我比別人表現差,那麼我會覺得我比別人差很多;但是如果別人比我表現差,那麼我會覺得別人沒有比我差太多。
但是,實際上,我並沒有比小明好很多,也沒有比小明爛很多。我只是將自己在一件事情中的表現泛化了。這就是導致這種距離知覺偏差的一個重要原因。這種現象也被叫做“差距知覺泛化效應”。
這有點像我們平常所說的“暈輪效應”。也就是說,如果我們覺得一個人長得漂亮、可愛,那麼我們就會傾向於覺得他有更多好的品質,是一個好人,所什麼事情都是對的。這也可以解釋粉絲為什麼那麼瘋狂了。因為粉絲覺得這個明星唱歌好,長得漂亮,所以覺得他也不可能是一個壞人,他做的事情肯定都是好的。對於這一點,最近吃瓜的群眾肯定深有體會。
04 如何幫助孩子更準確的判斷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這種差距知覺泛化效應的存在,幫助孩子更準確的判斷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呢?
那就是幫助孩子認識到不同事物之間未必存在緊密、穩定的聯絡。
通常,如果某兩個事物之間存在某種關聯,那麼我們就容易認為這兩者之間的關聯緊密而穩定,因此不分具體情形的進行泛化。比如,如果我們認為價錢和質量之間有關聯,就會認為貴的一定都好,便宜肯定沒好貨。這就是導致泛化效應存在的一個主要原因。
因此,心理學家透過實驗告訴我們:只要幫助人們認識到不同事物之間未必存在緊密聯絡,就可以很好的減少或者消除泛化效應,從而減少或者消除有偏差的差距知覺。
比如,在實驗過程中,實驗人員直接告訴實驗物件:“生活中,我們常認為一些維度是緊密聯絡的,而事實上,它們可能沒有必然聯絡”,並且給實驗物件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比如“一名學生在考試中獲得了較低的分數,但排名很高;一位女孩的身材非常苗條,但她的食量事實上很大”。
透過這樣一些操作之後,最後實驗結果發現:當人們所認為的普遍聯絡被切斷之後,泛化效應明顯減小了,甚至消失了。
所以,我們想要幫助孩子更準確的判斷自己和他人之間的差距,關鍵是要幫助孩子認識到:儘管事物之間存在普遍聯絡,但是有時候,這種聯絡並不總是存在的。比如,一個人考試考了90分,並不一定考得好,因為總分可能是150分,或者實際上班級平均分是95分。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我們人類的大腦總是喜歡偷懶。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在生活中透過遊戲、家庭親子活動的形式和孩子多做這方面的訓練。
#期末考試##心理效應##家庭教育##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