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日常交談中,你經常看著對方的眼睛嗎?還是眼睛望向別處,躲躲閃閃,不敢與對方的眼神有所交匯與碰撞?
性格開朗外向者,通常會直視對方眼神,並與對方形成良好互動交流;性格安靜內向者,往往會出現前文所說的第二種情況——與談話物件少有眼神交流,偶有交匯,也立刻避開,不敢與對方目光有所銜接。
人們往往會根據交談者的這些行為特點,推斷出他的性格特徵。
顯然,那些敢於與談話物件進行眼神交流的人,一般都是自信的人;不敢與談話物件進行眼神交流的人,則不那麼自信,甚至是害羞的、缺乏社交經驗的。
這樣的性格推論準確嗎?準確,但卻還不夠全面。
行為心理學:眼神與肢體語言洩露人的內心在行為心理學家看來,通常情況下,一個人 80%的心理活動和個性特徵,都能從眼神和肢體語言中被識別出來,例如:
1.撒謊者往往不會迴避對方眼神,反而頻繁加強眼神交流,以此判斷你是否相信他的話;
2.陳述時眼球看向左下方,代表大腦正在回憶,說的是真話,而說謊往往不需要回憶。所以有“回憶向左,撒謊眼神向右”的犯罪心理學識別方法;
3.真正吃驚的表情會轉瞬即逝,一旦超過一秒,就一定是裝的;
4.明知故問時,他的眉毛會微微上揚;
5.一個人在假笑的時候,眼角是沒有皺紋的;
6.虛情假意的人,絕不會對你有眨眼動作;
7.談話中把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自己有所羞愧;
8.“你拿過我的錢包嗎?不,我從沒拿過你的錢包”,對問題的生硬重複,往往就是撒謊;
9.摩挲自己的手,是自我安慰的表現。當一個人不確信自己的話,就會這樣做使自己安心;
10.人害怕的時候,會出現生理逃跑反應———血液迅速從四肢迴流到腿部(做好逃跑準備),而此時,人手的體表溫度會下降;
11.描述一連串發生的事情時,說謊者的編造都是按時間順序進行的;能否流利準確地進行倒敘,是判斷對方說謊與否的最好檢驗方法;
12.當面部表情不對稱時,90%的可能性,他們臉上這種表情是裝出來的;
13.男性的鼻子下方是海綿體,摸鼻子往往代表他正在掩飾些什麼;
14.說話時單肩聳動,表示這個人對自己所說的話極不自信,是說謊表現;
15.如果對方對你的質問表示不屑和不耐煩,通常情況下你質問他的情況往往是真的;
16.雙手抱在胸口並且退後一步——這是在用肢體抗議,同時也說明他的話不可信;
17.縱火案犯與強姦犯的犯罪動機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一時快感和毀滅對方。
18.談話中抿嘴超過兩次,表示對是否贊同對方的觀點有所猶豫,是典型的模稜兩可。
看了以上行為心理學對我們的眼神與肢體語言的解讀後,你是不是感同身受?
套用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雖然表情虛偽,但好在身體誠實”。
身體為什麼比表情或情緒真實?這是因為,肌體反應是生物體的第一反應,天生偽裝不了。行為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情感系統的啟動,通常會比大腦理性分析系統的啟動快7-10秒。
這就意味著,當人接觸到外界資訊和刺激時,至少7-10秒之內,他做出的反應都是自然而然,毫無掩飾的生理反應。並且眼睛的反應速度就更是快得驚人,所以,眼神所洩露出來的資訊,會比身體其他部位來得更快更準確。
眼神的秘密對眼神的研究,心理學界通常採用的是比較心理學,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眼球的移動方向、眨眼頻率以及瞳孔的變化。
德國心理學家理查德·森做了一個實驗,他讓患有自閉症的患者分別接觸不同的陌生成年人。其中一組成年人矇住雙眼,而另一組不矇眼。
結果顯示,在沒有任何眼神接觸的情況下,自閉症患者與陌生人安然待在一起的時間,是正常情況下的三倍。所以,理查德得出一個結論:人與人之間的眼神接觸,會極大地影響內向性格人的交際狀態。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大量的心理疾病患者都會有眼神飄忽不定的共同特徵。
因為,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一個人眼球的轉動,眼皮的開合,以及視線的轉移速度和方向,乃至眼睛與頭部動作的配合,都是身體的行為組合,都能向外傳遞資訊,在與外界進行交流。所以,只需仔細觀察,就能發現對方的真實狀況。
為什麼眼神飄忽躲閃 = 不自信 = 性格缺陷?眼神飄忽就是心理上不自信,這已成為共識。然而眼神飄忽為什麼就是不自信的表現呢?
這就涉及到心理學上的另一個概念:自我效能感。
作為自我效能感的概念之一,自信是人對自我能力的一種肯定。
當個體能夠成功應對特定情境時,他就會表現出自信的狀態,這種自信狀態會逐漸加固為一種專注力。而當人專注於解決某一問題時,他的眼神就會聚焦於問題本身,而不會逃跑躲閃迴避。
所以,當一個人對自己有自信時,他會專注於談話物件,認真聽取對方的談話內容、身體所釋放出的訊息,並努力去解讀這些資訊以做出正確判斷。
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認為,作為自我效能感之一的自信心,主要作用不在於真正去做什麼,而在於,當事人明確地知道,自己擁有的技能可以幫助自己實現什麼。
所以,當一個人在與他人的面對面交談中,總是傾向於躲藏,眼神飄忽不定,或看向別處時,我們可非常肯定地瞭解到,交談物件正在以躲避的方式阻斷與自己的資訊交流,從而達到遮掩自我的目的。
然而,事實上,眼神迴避者完全沒有意識到,這種躲避不僅徒勞,而且是欲蓋彌彰,反而將內心的惶恐悉數洩露出來,展露無疑。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參考資料:[1]Phillip L. rice. Trans. Shi Lin et al. Stress and health.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2000
[2] Maslow, A. H., & Frager, R. (1987). 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 New Delhi: Pearson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