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戀愛就有失戀,這是一個辯證的自然法則。所謂失戀是指一個痴情人被其戀愛物件拋棄。失戀引起的主要情緒反應是痛苦和煩惱。大多數失戀者能正確對待和處理好這種戀愛受挫現象,愉快地走向新的生活。然而,也有一些失戀者不能及時排解這種強烈的情緒,導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
具體到不同的個體,失戀者常常出現以下幾種消極心態:
首先是羞愧難當,陷入自卑和迷茫,心灰意冷,走向怯懦封閉,甚至絕望、輕生,成為愛情的殉葬品。其次,失戀者會對拋棄自己的人一往情深,對愛情生活充滿了美好的回憶和幻想,自欺欺人,否認失戀的存在,從而陷入單相思的泥潭。也有人會出現一個特殊的感情矛盾——既愛又恨, 不能自拔。失戀者或因失戀而絕望暴怒,失去理智,也可能產生報復心理,造成毀壞性的結局;或從此嫉俗厭世,懷疑一切,看著什麼都不順眼,愛發牢騷;或從此玩世不恭,得過且過,尋求刺激,發洩心中不滿。
失戀的種族不良心態會嚴重影響青年朋友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所以,正為失戀而痛苦纏身的不幸者必須學會自我心理調整。
傾吐是緩解失戀後不良心理快捷的方式。失戀者精神遭受打擊,被悔恨、遺憾、急怒、惆悵、失望、孤獨等不良情緒困擾,應該找一個可以交心的物件,一吐為快,以釋放心理的負荷。可以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煩惱和苦悶向知心朋友毫不保留的傾吐出來,並聽聽他們的勸慰和評說,這樣心情會平靜一些。也可以用書面文字,如寫日記或書信把自己的苦悶記錄下來,或給自己看,或寄給朋友看,這樣便能釋放自己的苦惱,並尋得心理安慰和寄託。
失戀者要藉助理智來獲得解脫,用理智的我來提醒、暗示和戰勝感情的我。要想想,愛情是以互愛為前提的,不可因一廂情願而強求,應該尊重對方選擇愛人的權利。也可以進行反向思維,多想對方的不足點,分析自己的優勢,鼓足勇氣,迎接新的生活。還可以這樣設想,失戀固然是失去了一次機會,然而卻讓你進入了另一個充滿機會的世界。正如海倫.凱勒所言:“一扇幸福之門對你關閉的同時,另一扇幸福之門卻在你面前洞開了。”
在行為上,及時適當地把情感轉移到失戀物件以外的他人、事或物上。與朋友發展更密切的關係,交流思想,傾吐苦悶,求得開導和安慰;積極參加各種娛樂活動,釋解苦悶,陶冶性情;投身到大自然中去,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的博大胸懷中,從而達到撫慰。當然密切自己與其他異性的交往,也不失為一個合適的舉措。
失戀者往往蘊含著巨大的心理動力,積極的態度會使“自我”得到更新和昇華,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或許可以創造出了輝煌的成就。像歌德、貝多芬、羅曼羅蘭、諾貝爾、居里夫人、牛頓等歷史名人,都曾飽受過失戀的痛苦。他們是以奮鬥來更新“自我”,積極轉移失戀痛苦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