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少不了接觸,為何有的人卻害怕與別人交往?
結婚本是件幸福的事,但為何有人在大喜之日出逃?
這些都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它離我們並不遙遠。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呢?
社交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懼怕外界事物,而且是在患者知道這種反應不合理的情況下,仍然反覆出現,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患者通常會極力迴避從而影響其正常的生活。它分為以下兩種:
一般社交恐懼症:
在任何地方,任何情境中,你都會害怕自己成了別人注意的中心;你會發現周圍每個人都在看著你,觀察你的每個小動作;你害怕被介紹給陌生人;害怕在公共場所進餐、喝飲料,你會盡可能迴避去商場和進餐館;你從不敢和老闆、同事或任何人進行爭論。
平時跟陌生人打交道,或者周圍環境不熟悉,有恐懼症的人心裡就會不自在,不知道跟別人說什麼好,然後就不喜歡跟別人聚會。
特殊社交恐懼症:
會對某些特殊的情境或場合特別恐懼。害怕當眾發言,當眾表演。在與別人的一般交往中並沒有什麼異常,可是當他們需要上臺表演或者當眾演講時,他們會感到極度的恐懼,常常變得結結巴巴,甚至楞在當場。
比如,有的人特別怕領導,覺得對方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著自己,見了領導特別不處在,甚至遠遠看見都會繞道走。
還有的人,對談戀愛恐懼,他或她經歷過多次失戀,不知對方對自己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對未來有不可預知感覺,看到對方就犯怵,手足無措。
有社交恐懼症的人,一般自尊心較強,害怕被別人拒絕,或者對自己的外貌沒有信心。
還有的從小性格受到壓抑、在父母那時沒有學到社交的技能;還有的是不正確的思維方式造就了社交恐懼症。
那麼,該如何面對恐懼症,消除緊張不安呢?
首先,你得有某些方面的能力、底氣,這樣你面對別人時才會不恐懼。
第二,可以把使你緊張的場景簡化。
比如,面對發言、演講的大場面,站到臺上時,下面黑壓壓一片,多少雙眼睛盯著你,此時你可以只看其中一個熟悉的人,就像是對著這一個人在講,避免空間、人數給你造成的恐懼感。講著講著,感覺找到了,講順溜了,也就不緊張了。
或者不去關注那個使你緊張的人或事,就當對方不存在,也可以減輕緊張情緒。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要對自己有自信。
有時要用強迫、心理暗示的方法來增強自己的自信。比如,上臺發言前,可以給自己暗暗鼓勁:我準備的很充分,講的內容都是我做過的,我一定能講好等等。
郭德剛的相聲《我要幸福》中有一段,也用過這種方法,他衝進廁所,對著裡面的鏡子,說,“郭德剛,你是個了不起的人,雖說你沒念過什麼書,也沒人疼你,但是憑著你奮發圖強的精神,一定會打出一片春天的。你一定會成功的,你會幸福的,你跟超人唯一不同的地兒,就是把褲衩穿裡頭了。祝你幸福!”出來後,感覺心裡平靜許多,也踏實了許多。
所以,這個恐懼症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有許多人多多少少都有那麼一點。
當你正視它,提升自己的能力,修煉自己的內心,時不時的給自己加油打氣,它也就沒那麼可怕,戰勝它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