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心靈捕手》上映於1997年,奧斯卡獲獎影片,無人不曉。影片講述了天才問題男孩威爾在一位社群心理教師桑恩的幫助下自我救贖的成長故事。這是一部堪稱心理學典範影片,是一部治癒心靈的良藥。

每一次觀看都會對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肖恩,隱隱的心疼。為他失去的妻子,為他的深情,為他孤獨豁達。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愈發成為那些看不懂肖恩的人,被世俗的成就所迷惑,對真實越來越少觸及。曾經不懂影中意,看懂已是影中人。

一、天才和蠢材,常人和病人,成功與失敗:每個人都秉持著自己的一套固定邏輯,相信自己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威爾的邏輯:

威爾智商過人,過目不忘。他從不懷疑自己的聰明、善學。雖博覽群書,卻僅限於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戳穿所謂的“聰明人”,“三分鐘擺平一個笨蛋”是他戰勝世界的宣戰。

在智商學歷上,他桀驁不馴,藐視一切照本宣科的高學歷。生活上,他零打散工、打架鬥毆、酗酒偷竊,襲警拒捕多次進少年管教所,過的一塌糊塗。

威爾的生活邏輯在別人拋棄自己之前,選學會逃離。他用自己“天才成分”捍衛朋友的尊嚴,用自己“常人”的生活軌跡去說服朋友的親密。

藍勃教授的邏輯:

麻省理工學院MIT的藍勃教授,是數學界中大名鼎鼎的學者,獲得過數學界中的“諾貝爾獎”的菲爾茨獎。他是名利雙收的福斯眼中的“成功人士”,代表著智商高於一切的成功界定。

藍勃教授惜才如命,他可以清晰判斷一個人的天賦,助其增長專業能力,並展翔於世界。他的邏輯就是,人分為天才和蠢材,天才就不能糟蹋天賦,他相信那是大部分人畢生所求。

心理醫生的普遍邏輯:

藍勃教授為威爾連續請了5位心理諮詢師,想掃清天才青年的心理障礙。為了迅速達到目的,卻忽視整個過程的精準和用心。

每一位大牌心理諮詢師對待這樣一個曾受到家庭虐待的天才青年,通常按照處理“病人”程式,毫無心靈交流,形式化的去對待威爾。

每一人,都在以他的理解和經歷,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然後,在用這個思維模式,去理解這個世界。

二、永遠不要隨意評判別人,我們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1895年,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與布羅伊爾合作發表《歇斯底里研究》,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論”也就傳佈於世。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論中,他認為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樣,露出來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識的層面,剩下的絕大部分是處於無意識的,而這絕大部分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人的發展和行為。

冰山漂浮在海面上的時候,我們只能看到它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可是在水下,卻潛藏著巨大的山體。然而大部分人對於別人的評判,僅僅處於看見冰山一角的層面。

威爾第一次看到的肖恩:

威爾和肖恩的第一次會面,如果多次觀看細節,相信大家一定會和我有一樣的感受,就是人們常常不自覺的對陌生人產生隨意評判。

威爾看到肖恩辦公室裡放著成套歷史和心理學書籍,覺得一般人都是買來做裝飾用,虛偽的彰顯學識而已。但幾句交鋒,肖恩輕而易舉的能夠舉出書中觀點。

威爾看見肖恩自做的繪畫,認為他必定經歷過無比痛苦和迷惘心境,賣弄聰明輕言判斷:“也許你正在暴風雨中,也許你急切需要港口,也許你娶錯了女人。”

當肖恩被“也許你娶錯了女人”這句無禮的話激怒,掐住威爾的脖子予以警告,威爾漏出了隱祕的勝利笑容,堅信威爾被女人背叛。此時,作為觀眾,是不是也如威爾一樣,堅信這應該就是肖恩的痛楚。

藍勃教授20年看到的肖恩:

藍勃教授和肖恩是大學同學,顯然他們智力上曾經旗鼓相當。但在藍勃教授看來,肖恩在社群大學教書和他在MIT當教授是“失敗”和“成功”的論證。

藍勃認為肖恩這麼多年不去同學聚會,是因為作為“失敗者”無地自容,顏面掃地。

藍勃教授雖然是數學天才,卻面對認識了20年的朋友,依舊處於冰山頂峰的認知,表面而寒冷。

隨著影片敘述結構,通過對話漸入冰山底層看到的肖恩:

在肖恩和威爾的心理諮詢對話中,肖恩緩緩的講述者與妻子的細節和感受。

威爾講述第一次和妻子定情,是在紅襪隊比賽當天,全國男人都認為極其重要的比賽。肖恩選擇和妻子約會在酒吧安靜的喝酒,肖恩說一點也不後悔,否則就錯過了此生所愛。

這件事其實是一個隱喻,表達了肖恩對於親密關係,值得愛的人可以放棄常人所認為重要的東西,譬如球賽,也譬如名和利。

影片最動人的故事不是海誓山盟,生死離別片段。而是肖恩向威爾講述太太放屁的故事,隱喻著親密關係總,最尷尬和不堪,都可以擁有幸福和祕密。

“問藝術,你可能會提出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有關米開朗基羅,你知道很多,他的滿腔政治熱情,與教皇相交莫逆,耽於性愛,你對他很清楚吧?但你連西斯汀教堂的氣味也不知道吧?你沒試過站在那兒,昂首眺望天花板上的名畫吧?肯定未見過吧?”

“問愛情,你會引述十四行詩,但你從沒看過女人的脆弱。她能用雙眼擊倒你,感覺上帝讓天使為你下凡,她能從地獄將你拯救出來,你不了解成為她天使的滋味。擁有對她的愛直到永遠,經歷這一切,經歷癌症,你無法體會在醫院睡整整兩個月,握著她的手,因為醫生看到你的眼神就明白會客時間的規定對你無效。”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於自己才能體會,我懷疑你不敢那樣愛人。”

“你是個天才,沒人否認的,沒人能了解你的深度。 但你看我的畫就認定你了解我的全部人生?你把我的人生撕裂了。”

“你是孤兒,對吧?你想我覺得你日子有多苦,你的感受,你是誰,只是是因為我看過《霧都孤兒》然後就輕易認定你?”

“你知道嗎?我不願僅僅靠書籍來認識你。除非你想談自己,告訴我你到底是誰,那我才會有興趣,我願意加入進來。但是你並不想那麼做,對嗎?你怕你會被說出來的話嚇到。”

這是肖恩和威爾經典會面,肖恩給觀眾和威爾一起上了一堂生動的人生之課。

外人所認為的成功,對於自己到底有多大意義?或者只有自己才真正知道,當一個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而生活,再大的成功都毫無意義。有時候,錯的不是世界,錯的,是理解世界的思維模式。

《小王子》中一句觸及心靈的話:“真正重要的東西,用眼睛是看不到,要用心去看。”

三、“自我”就像一座冰山,常常表露於外,長期壓抑被忽略的“內在”自問:我是誰?最想做什麼事?對於自己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美國家庭治療師薩提亞家,提到一個重要隱喻——“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樣。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為,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不為人所見,恰如冰山。包括行為、應對方式、感受、觀點、期待、渴望、自我七個層次。

在影片中,肖恩為威爾共展現了八次諮詢情景,每一次,我們都感受到強有力的自我反思。而層層推進,其實也是冰山理論的逐層深入,讓威爾逐漸開啟心扉,一起探索有關封閉很久的“自我”課題。

在第六次諮詢中,肖恩提出來幾個問題,堪稱靈魂拷問:

有沒有心靈伴侶?敞開心扉,觸動你心靈的人?你熱愛什麼?你想成為誰?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尋找自我”是個人人都知道的話題,但卻帶著問題迷失在人群中,正如肖恩所說:“每個人都會給出很多答案,但最簡單的問題卻答不出來,因為你不知道。”

威爾深入探索了冰山下的“自我”,瞬間就清晰了所有行為上的疑惑,在問題之前有勇氣詢問自己,其實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自我認知的提升,意味著思想成熟的過程,逃脫非黑即白的認知定式,獲得更辯證、更靈活的視角,缺少自我認知的時候,我們會認為世界應該是完美的,我們會被各種不完美所困擾,為之傷心痛苦。

四、小結:

藍勃教授代表著世界的成功準則,在成功學、經濟學大當其道的今日,成功的定義簡單而直接。聰明的大腦,和站在領域頂端,享有盛名和聲譽,就是成功的定義。

肖恩教授是代表著常規的平庸人生。浪費了學識和機遇,過著普通的生活。但這其中的豐富多彩,是別人無法體會的溫暖和幸福。一個有趣而溫暖的靈魂,可以洞察其一生令人生羨的經歷。

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不要為了自己的苟且就得意洋洋,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勇敢更有熱量的人們。因為,我們看到的永遠只是冰山一角。

永遠都不要放棄,探索“自我”海底兩萬裡下隱藏的巨大山體,那裡有最真實的自己。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設計」如果你有拖延症,這篇文章教你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