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心理治療可以改變一個人嗎?
對很多人來說,這是一個比較難回答的問題。
一方面,大家會莫名覺得心理治療師很厲害,“讀心術”、“催眠大師”、“操縱潛意識”,各種技術被傳得神乎其神,似乎治療師透過一個微小的動作可能就會看穿你的內心;
另一方面,大家又對自身的傷痛抱有強大的執念:
我的問題是屬於我個人的隱私,已經打上了我成長的烙印;雖然它有時會讓我很疼,可我也並不相信一個陌生人僅憑几句話的交流就可以治癒傷痛、改變人生。
既期望改變,又不敢相信他人,所以很多人在痛苦來襲時只能默默忍受,或者是暴力轉嫁他人。也因此,心理治療在我國是一個遠未興盛發展的行業。
那麼,心理治療到底能不能改變一個人?如果能的話,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一個人?改變,又需要多長的時間?這種改變是穩定的嗎?還是說遇到類似的刺激又會復發?改變之後,我的生活真的會變好嗎?
以上種種疑問,幾乎是每一個對心理治療感興趣的人都會想到的問題,而今天介紹的這本《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就係統又深刻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參與心理治療,我們的人生到底將發生怎樣的改變。
它由加拿大心理學博士Monique Brillon執筆,從心理治療實務出發,根據自己40年的臨床經驗,結合神經科學與心理治療最前沿的理論所撰寫的一本書。
它深度剖析了心理治療的本質與精髓,堅定地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可塑性,都有變得更好的潛能。
在心理治療中,信任,是治療師和來訪者必須面對的重大關口。
想象一下,你會願意對一個陌生人隨意敞開心扉,毫無保留地地談論著內心深處最羞恥、最痛苦的回憶嗎?
沒有人願意這樣做,尤其是那些身在痛苦之中的人。
對於急需幫助的來訪者來說,如果他無法信任治療師,無法全情地投入到這場治療中,那麼這種坦露無疑會讓傷口“雪上加霜”,甚至引發一系列“感染反應”。
信任他人,是存在巨大風險的。
在電視劇《士兵突擊》中,李晨扮演的吳哲曾說過一句話:“過分相信他人是一種天賦,而我沒有這種天賦。”
他說這句話的背景,是他與許三多在教官袁朗組織的考核演習中。
考核中許三多並不知道這是一次演習,雖然他也發現了很多奇怪的地方,但還是傻乎乎地往前衝,最後他在距離目標最近的地點被擊斃。即便如此,他還是本次演習中表現最好的人。
而吳哲,這個軍事、外語雙學士,軍事院校的高材生,在發現了任務中很多不合常理之處時,果斷選擇了退出。他認為自己受到了玩弄,不願意繼續前進。
袁朗問他:“你想沒有想過,如果你不懷疑,你就可以離目標更近一步。”
吳哲看了看蹲在牆角的許三多,坦然回答:“我做不了許三多,但是他也取代不了我。”
這個場景讓我印象如此深刻,觀劇時不由自主地想:
當我們處於危險之中時,當前方的路並不明朗時,我們是否願意付出如此的信任,把命運交給他人?
這其實也是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的一個重大課題:
當來訪者並不瞭解治療師、並不確定對方能否有效幫助到自己時,他要如何建立對治療師的信任,如何毫無保留地敞開自己,充滿信心地跟隨對方穿越這段不知歸期與終點的旅程?
專業的心理治療與普通關係中的聊天說話有本質的區別。
它並不是一次簡單的答疑解惑,也不是聽任來訪者肆意地發洩情緒,更不是完全迎合來訪者的認同“站隊”。
心理治療的過程,更像是治療師與來訪者之間的一段“雙人舞”:
“每一位心理治療師和來訪者都在演出雙人舞,他們隨時變換節奏,你走一走,他走一走,有時還要停下來,等一等,而不是一味地催促。
最終的舞步是否優美,不取決於治療師一個人跳得有多快、有多好,而在於雙方的配合……找不到這樣的配合也沒有關係,重要的是你心裡有底,改變正在發生。”
對於來訪者來說,這是一段艱難的開始:
有人習慣了讓自己淹沒在當前的痛苦之中,並不願意去尋找真正的原因,因為一旦深入探尋,自己可能會處於更痛苦的處境;
有人選擇用理智化來壓抑內心真實的感受,面對著治療師他們侃侃而談、有條有理,但實際上卻是情感僵化、捕捉不到自己內心真實的流動;
還有一些人治療的動機質量並不是那麼高——來訪者是被某些原因逼迫,或者是出於自配偶或醫生的建議來進行心理治療,本人並不認為需要幫助……
防禦是人類面對痛苦時本能地反應,它的表現形式,既可以是固執地認為“我沒病”,也可以是強烈地要求“幫幫我”,還可以是順從乖巧地表示“都聽你的”。
無論何種,來訪者們都是在抱著一層厚厚的防禦“鎧甲”在求助。
而治療師的任務,不是用武力打破這“鎧甲”,也不是用高超的理論勸說來訪者自己脫下“鎧甲”,而是允許來訪者帶著這層“鎧甲”一起來探討:
為什麼見到我時你會有這層“鎧甲”?是治療過程中某個細節觸動了你嗎?還是這層“鎧甲”在你生活中一直都存在? 你在用它來保護什麼?為什麼這個地方需要保護?……
允許來訪者帶著防禦進入,這是建立信任的重要一步,也是治療開始的第一步。
對治療師來說,你看到了來訪者的防禦,你並不高高在上地要求對方輕易除去,你接納這是他獨特個體的一部分,你尊重並重視他這份“獨特”,這,就是最好的開始。
雖然心理治療有眾多流派,並且強調每一個來訪者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但是真實的治療流程,仍然有固定的治療框架,包括日程、節奏、收費標準、付費方式等。
為什麼需要這樣一個固定框架?它不能夠根據治療的進展隨時調整嗎?還是隻是為了保證心理治療這種商業模式的穩定創收?對於來訪者來說,它又有什麼好處?
“在心理治療中,框架決定了改變過程能夠被觸發的環境。”
作者認為,鑑於心理治療師與來訪者即將投身的工作的性質,他們的關係很可能會經歷震盪、憤怒、爭吵和修復時刻,這需要誠實和相互尊重。
因此需要營造一個環境,讓來訪者能在其中感受到足夠的自由,從而去感受內心產生的所有情緒,容忍所有浮現在腦海中的想法,甚至可能是攻擊心理治療師的想法。
簡單的說,框架就是一個“容器”,因為有了這個“容器”,來訪者的感受才能自在湧動。
想要撥開迷霧、突破層層防鎖進入一個人的內心,並沒有那麼簡單。
2010年,由 “小李子”萊昂納多主演的電影《盜夢空間》上映,講述了一個“造夢師”試圖透過在對方腦中打造層層夢境而“植入想法”的故事。
影片一經上映,就引發了眾多心理學愛好者的探討:
萊昂納多造夢的方法,是“繞開”意識的“大門”,用特殊的手段將想法放入對方的“潛意識”,讓對方在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認為“這本來就是我自己的想法”,從而神不知鬼不覺實現改變對方的目的。
但是現實中,我們真的能如此輕易地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嗎?
很難很難。因為甚至連我們自己,都不能輕易地進入自己的潛意識。
很多人對自己的瞭解,只存在意識中;對於潛意識裡的想法和感受,他沒有任何察覺。而這種“無知”,會隨著心理治療框架的確定、治療過程的逐步推進,慢慢顯現出來。
例如,在心理治療過程中,來訪者可能會遲到,也可能會臨時取消治療。原因當然有很多:臨時有事,鬧鐘不響,堵車了,今天不方便……
這些都是很客觀實際的理由,來訪者本人也沒有任何敷衍。
但是在治療師的眼中,問題並不是這麼簡單——所有有意識的行為背後都存在無意識或者潛意識的影子:
由於心理治療將直面來訪者長期以來試圖迴避的問題,來訪者本身會在某些時刻更強烈地感受到痛苦,感到自我防禦機制不再有效,所以治療本身就包含著動搖、懷疑和不確定的時刻。
那麼,這一次的遲到或者缺席,究竟只是因為這些客觀因素,還是因為來訪者內心發生了動搖?動搖的背後,又是哪些潛意識在進行投射?
像《盜夢空間》裡造夢師一層一層搭建夢境一樣,在心理治療過程中,治療師需要穿過的防禦,也是一層又一層。這個過程,不能說像影片中那樣“兇險無比”,但也同樣是暗流湧動,危機四伏。
從最開始的評估動機,到心理診斷、訂立協議,爾後正式進入治療,心理治療師所做的每一步,都是在面對著巨大的風險:
“當我們如此親密地進入一個被痛苦折磨的情感世界時,我們其實會面臨很大的風險,我們可能會陷入他的經歷和痛苦之中無法脫身。
……尤其在面對那些情感嚴重缺失,想要與心理治療師形影不離的脆弱來訪者時,心理治療師這種失去自由度的風險會更大。
如果對來訪者表現得太親近,就會引起他們情感需求的高度期望,但這隻能為來訪者帶來失望並引起他們的攻擊性反應……”
而治療框架的確定,除了能保障來訪者心理自由地流動,也同樣能保護心理治療師——治療師也必須透過適當的距離來保護自己自由思考的能力。
這是一段風險與美景共存的旅程,好與壞,都需要兩個人共同承擔。
最後,特別想提一下這本書的讀者:究竟什麼樣的人,才適合讀這本書?
從內容上來看,這本書具備一定的專業深度,比如書中對於“主體間性”的表述:
“在這種隱形的情感交流中,出現了一個主體間世界。在這個世界中,他人的情緒和思想與我們自己的情緒和思想在不斷地進行對話,互相影響和改變。這種與他人共同創造的持續交流構成了丹尼爾·斯特恩(2003)提出的’主體間母性’……”
看起來很晦澀,似乎不容易太懂……但是沒關係,閱讀時你跳過這些專業的詞彙,一樣可以順利地理解接下來的內容。
而作為一名非心理學專業人士,我更看重這本書對於普通人的啟迪與影響:
瞭解心理治療的過程、原理與規律,會對我們的生活有哪些幫助?
好處會在不經意中浮現:
當對方保持沉默時,你不會只知道焦急地催促,而是明白沉默其實是一種“阻抗”,對方是在用行為向你傳遞比語言更重要的東西;
當對方咄咄逼人、嚴厲苛刻時,你不會心慌,而是會思考對方強硬的態勢下究竟掩藏了什麼,他是在實事求是,還是隻是虛張聲勢?
而面對他人的脆弱、崩潰、偏執、猜疑、依賴、過度索取……懂一點心理學知識,就會知道如何在他人“跌落”時去接住對方,同時又清楚自己幫助的“邊界”,不讓自己受傷。
有人曾說,在這個時代,每個人其實都有病。
區別在於,有人足夠幸運,能得到溫暖的家人和朋友,能在愛中被擁抱、被療愈;
而有的人則孤單無助,只能默默忍受;忍受不了,不得已去求助專業的心理治療師。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需要被治癒,我們每個人也都有機會去治癒別人。
因此,再次推薦加拿大心理學博士Monique Brillon的《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不管你是從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角度去讀這本書,它都會給你帶來觸動與啟發:
在人與人的相互影響中,關係就是一切;最重要的時光不是在遠方,就是在當下;而人的感受,就是治療的核心。
後續:
由於這本書讀起來感覺是在太好,一篇文章遠不足以寫完它對我的啟發,所以接下來會陸續推出《心理治療如何改變人》的拆書短文(2000字左右),對心理學感興趣的童鞋可以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