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心理學相對來講還是一門非常年輕的學科。在生物學和大腦科學蓬勃發展的基礎上,心理學也從之前“算命”的誤區裡逐漸走向科學化。但是,心理學畢竟研究的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心 ———一個看不著,摸不到的東西。因此,在很多方面自然還存在像“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問題。以下是五個心理學爭論不休的問題:

1.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發展的。這場爭論主要集中在人之所以成為了這個人是因為內在的、生物的因素還是在隨著環境發展的。拿你自己舉一個例子吧,如果你是一個外向型的人,那你的這種外向有什麼來決定的?贊成“先天決定”的,可能會引用基因在決定外向性水平中起作用的科學研究來論證。而“後天發展”理論則支援一個人的生長環境對於塑造人的基本人格特徵上有很大影響。

2. 人的行為是唯物主義還是建構主義。一些心理學家關注行為的物理基礎,認為人的行為只不過我們身體內部的神經活動的結果。而建構主義支持者認為人的行為是由我們所處的心環境給我們塑造了一個心理現實而引起的。讓我們用情緒反應來做進一步的解釋。一個唯物主義者可能認為一個人的對某個事情的情緒反應僅僅是一組特定的基因和一組生理結構設定的某種方式而已。而一個建構主義者看到一個人產生情緒是基於他的社會角色,社會對於這個角色的期望。

3. 人的行為是因人的內在因素產生的還是因為外在的情境。關於人們的行為是由這兩個因素的哪個因素起決定性作用的,現在還沒有結論。傾向內在因素理論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內在的比如人格特質或情緒所引發的。而情境主義者更關注情境中對行為產生影響的因素。比如,小王在看一場籃球比賽,只見他叫喊著什麼,但是是具體聽不清楚他在叫什麼。這時內在因素理論會分析說,小王是一個衝動的人,自我情緒的控制能力很差,社交風格可能屬於主動出擊型。而情境主義者可能更多的是去了解看同一場比賽的其他人是否也有這樣的行為,以此來跟小王的行為做比較,如果大家的行為都差不多那麼這樣的行為就是由這個特定的比賽而引起的。

4. 一個人的一生是保持一致的還是不斷地在變化的。人的一生中是否會自己改變自己,是心理學的另一個熱議的話題。有人認為,我們的性格在童年晚期基本上已經形成,而且非常穩定。另外一些人則認為,就算是性格也可能被改變。對於這個問題的研究結果也是很有趣,有一些資料表明,一個人的基本性格在一生中幾乎沒有什麼變化;而另外一些研究資料表明,從長期來看,性格有可能會發生實質性的變化。

5. 文化共性與文化變性。無論你走到哪裡,在哪裡生活,你都是一樣的你嗎?回答“是”和“不是”得各佔一半。可以肯定的是,在全球範圍內,人類的有表達方式和表達的內容是相同的。比如,在所有的文化裡微笑是用來表達幸福和善意的,這些行為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一些文化又可以塑造個人的行為。一些宗教活動在不同的宗教團體中會看起來大相徑庭。行為的普遍性與文化變異性對行為的影響也是心理學的一個熱門的前沿話題。

在中國講究的是“中”。可能以上這幾條,可以採用“兩者皆有“來解釋。那新的問題又出現了,兩者又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皆有"呢?總之,心理學需要探討的問題是即大還看似無解。還是交給科學家去研究吧。

1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關於心理諮詢中的目標、框架和邊界,你有什麼看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