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2021#寒假到了,孩子們在家各種放飛自我,沒幾天就開始作息混亂,沉迷電視不做作業,老玩手機,這真心讓家長們開始不淡定了。有些家庭會選擇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假期訓練營,也有些家長因為工作不便,會提前把孩子送回農村老家。
前不久,就有媽媽跟我抱怨,其實她不想跟孩子分開,每次分離對她來說都很痛苦。因為想到孩子不在身邊,她會非常想念,但想到自己陪伴孩子的時間也太少了,也無能為力。到了送別孩子的時候,這位媽媽感覺特別無助,覺得孩子很孤獨弱小,太可憐了。這樣的心情,是也很正常的,我們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都會遇到,比如上學,進幼兒園、進入小學時,離家遠行或者父母要長時間和孩子分開。分離時,孩子特別會和媽媽表達自己的情緒,和爸爸或其他撫養者反倒更好些。這對媽媽的內心真是不小的考驗和衝擊。
這讓我想到心理學上的一個詞叫“分離焦慮”,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正常的分離焦慮,在每個人的嬰幼兒時期特別常見。嬰兒還不會說話,會用哭鬧錶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心理學研究證明,分離焦慮一般出現在一週歲之前(此時嬰兒正在形成最初的社會性依戀),在14-20周時達到頂峰,然後在整個嬰兒期和學前期,其強度逐漸減弱。
分離是人一生要學會面對的主題,如果早期情緒發展受阻或經歷了一些重大分離事件,就會給他帶來內心的衝突,伴隨這個人的成長以及人格的發展。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早期情緒依戀向嬰兒提供了一種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兒童在以後的生活中能夠與別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聯絡。安全型依戀的嬰兒,和媽媽或主要撫養者之間的關係是親密的,也是有空間的,孩子有機會自我玩耍探索,當他回過頭尋找媽媽或撫養者的時候,她能很快捕捉到孩子的需要,不用時刻粘在一起,雙方都可以輕鬆陪伴,也沒有太多焦慮。除了安全型依戀嬰兒,還會有迴避型依戀和反抗型依戀。
分離焦慮達到一定標準,就可能形成分離焦慮障礙。(參考後文標準)分離焦慮,並不只限於兒童,也會表現在成人身上。只不過兒童表現得更為明顯,孩子透過哭鬧錶達情緒,可以隨時表達自己的需要,而成人則相對隱蔽,他們因為年齡的關係,沒辦法自如表達分離時的恐懼悲傷情緒。在前面說到的媽媽,當和孩子的分離的時候,如果孩子的情緒能得到安撫,有所緩解,而媽媽卻一直深陷痛苦,不能自拔,那就是媽媽這方面的“分離焦慮”在發生了。當分離引發的情緒超過了本人承受的能力,就有可能產生抑鬱。
分離焦慮障礙的DSM-5診斷標準可參考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 第五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