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心理健康,是指對於環境及周圍的人、事、物能夠高效而愉快地適應。心理健康的人,能保持平靜的情緒、敏銳的智慧、適應社會環境的行為和氣質。那麼,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
1.具有正常的智力智力正常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標準。智力不是某種單一的心理成分,而是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活動能力的綜合,是大腦活動整體功能的體現,其中思維能力是核心。與同齡人的智力水平相比較,是衡量一個人的智力發展水平的基本方法,可以及早發現和防止智力的畸形發展。
2.能夠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心理健康者能經常保持愉快、樂觀、開朗的心境,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當然也會有悲、憂、哀、愁等消極情緒體驗,但總能主動調節,控制情緒的過分表達。
3.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性心理健康者能夠保持自己的心理狀態平衡,正確對待、處理和協調好各種人際關係,有較強的適應自然環境和適應不同情境的能力。根據客觀環境的需要,不斷調整自己的身心行為,並充分發揮個人心理潛能和優勢,達到與客觀環境和睦相處的協調狀態。
4.具有健全的意志品質意志是人意識能動性的集中體現,是個體重要的精神支柱。每個人都有或大或小的理想,自覺地確定理想目標,並支配自己的行動,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5.具有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指構成人格的各要素,如氣質、能力、性格、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各方面平衡、健全地發展。有相對完整統一的心理特徵,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人格的多個要素不存在明顯缺陷和偏差,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識。
6.心理特徵符合心理年齡每個人都有3種年齡:實際年齡、生理年齡和心理年齡。實際年齡是指人們的自然年齡。生理年齡是指人的生理發育成長所呈現出來的年齡特點。心理年齡是指人的整體心理狀況所呈現出的年齡特徵。心理特點符合心理年齡,主要有兩方面的標準:(1)個體的實際年齡應當與心理年齡、生理年齡相符。(2)個體在不同心理發育期應表現出相應的心理特徵。
人們總是把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對自己的身體呵護備至,卻忽略了自己的心理健康,但人的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心理健康是身體健康的精神支柱,身體健康是心理健康的物質基礎。一個人身體與心理都健康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