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你的生存焦慮是不是正在偷偷的傳遞給你的孩子?

現在的孩子不需要體驗飢餓寒冷帶來的生存壓力,為什麼還處處有聲音說,“現在的孩子不容易,孩子競爭太激烈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聲音呢?

可見這就是焦慮,其實就是家長的生存焦慮。

家長有自己的期待,家長曾經沒有實現的願望希望孩子能實現,光宗耀祖,彌補自己的缺憾。也有的家長真實的感覺到生活的不容易,希望孩子避開這些不容易,走一條輕鬆容易的路。

這些焦慮被社會上的培訓機構捕捉到,製造出看起來有理由的恐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0歲開始教育你就晚了”。這些聲音更進一步的加重了家長的焦慮,家長就會幫孩子報名各種早教班、輔導班、興趣班。本該遊戲人生的孩子,卻被迫隨父母奔波在各種課外班中,儘管千百般的不願意,卻仍然聽話照做著家長安排的事。

現在的孩子不懂上一代父母的焦慮,因為生活的年代不同,焦慮的角度也不一樣,上一代父母擔心吃飯穿衣問題,並且靠省吃儉用省下來的錢來培養孩子,而這一代的孩子沒有親身體驗過由於飢餓寒冷帶來的危機感,也不知道過去一個雞蛋竟然有可能要分給幾個人吃的,這叫做“我不懂你的焦慮”,孩子不能懂家長的焦慮,家長也無法從孩子的角度來理解孩子的感受,造成了理解上的錯位。

家長焦慮孩子學習成績,孩子就把注意力放到學習上,家長重視孩子的身體發育上,孩子就把注意力轉移到身體發育上,家長重視孩子的人際關係和人格發展上,孩子就感覺自己非常有必要提高人際關係的能力。

最明顯的焦慮衝突,就是學習。家長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學習好是為了考上好大學,考上好大學就會有好的工作,有了好的工作就會有好的生活,這些觀念傳遞到孩子身上就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除了學習其他的一切都不需要做。

作為新一代的孩子,根本不能理解家長的意思,他們因為家長要求好好學習,錯失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機會,他們想做的事情都沒有辦法做到,所以,孩子有情緒,孩子一邊聽著家長的話,一邊憎恨著家長的話。

因為他們最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以為學習是給家長學的,好成績也是給家長考的,跟自己沒有關係。以至於孩子學習沒動力,逃避學習。

家長的語言:學習等於生存,孩子的語言:學習等於焦慮,孩子接收到是父母的生存焦慮。

還有一種孩子會把學習看的非常重要,學習不好就會很難受,內疚難過的無法自拔。

看起來孩子很想學習好,並且追求完美,不想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細節,對每一次考試都非常重視,無法接受成績的下降,也不能接受被老師批評,非常在乎同學和老師的評價,這看起來和家長的焦慮沒有什麼關係,這是孩子想要的一種學習狀態。

其實不然,這也是家長所影響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分解一下不難理解。

這類孩子最初是喜歡學習的,並且有學習的特質,家長看到孩子的這個特質,欣喜之下,會特別重視發揮孩子的學習天賦,對孩子的學習和考試成績出現了超出平常的重視,也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炫耀的物件去炫耀,這也成了自己提高自我價值的一種方式。

這經常讓孩子感覺到優秀和出眾才是自己應該有的狀態,很小就生活在光彩籠罩的世界裡。孩子沒有做成孩子的本真,倒活成了別人口中的榜樣,俗稱“別人家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優秀的孩子也會不堪重負,當發現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優秀,自己也是普通人的時候,挫敗感和無助感猛地襲擊過來,讓孩子無法接受,從而造成了孩子的自責感,內疚感。

害怕老師和同學識破自己的普通,看到自己的無能的地方,不敢面對現實,不敢承認自己的失敗,這也成了一部分厭學孩子的原因。

中國有句古話說“德不配位”,孩子小小的年齡就成了別人的榜樣,只是在成長中有超過某些人的特質,就被大家捧起來當成了榜樣,給孩子太大的虛榮感和壓力感,剝奪了孩子做自己的權利,沒有做成自己,自然就做成了其他人所塑造的樣子。

家長的生存焦慮,管理不當就容易剝奪孩子的本真,拿走孩子的快樂。

如何正確的管理家長的生存焦慮呢?以下是從心理學方面分析幾點建議:

首先,家長需要了解自己的生存焦慮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著。

是把焦慮當成了對孩子的各方面的控制嗎?比如學習、身體狀況等,如果是,請停下來,看看這種焦慮是如何影響孩子的,怎麼樣才能讓這種焦慮正確發揮積極作用,而不是用來管控孩子,如果一味的對孩子輸出生存焦慮,孩子不但不能理解,還會影響孩子生命力的發揮,導致孩子出現各種問題,如心理問題、性格問題、以及厭學、自卑、低自尊等。

其次,發揮焦慮的正面積極意義。

焦慮情緒是有正面意義的,焦慮值在一定的範圍內,可以幫助一個人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優勢。

在心理學上,有個實驗表明,中等焦慮能使人發揮最大的潛能。人在考試的時候,如果能保持中等強度的焦慮,能發揮出最好的水平。

焦慮需要自己管理,當焦慮值太高的時候,可以透過轉移或者心理諮詢幫助自己緩解焦慮。

▎常見的焦慮轉移有:

(1)職場焦慮,在職場上有所成就,成了一些人的追求目標,如果在職場上不被領導和同事肯定就會非常挫敗,收入不高也會感覺沒有價值感,在別人面前沒有面子等。

(2)學習焦慮,常聽來訪者說到自己週末的時間都得用來學習,追劇、看電影都不能很好的看,甚至快進一倍或者兩倍的速度,感覺做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就是在浪費時間,我能感受到來訪者的深深的焦慮感,當然把這種焦慮調整到適當的狀態,週末充充電,合理協調休息時間也是有必要的。

(3)生活焦慮,有人會在意吃東西的健康,有人會比較在意養生,也有人在意自己內心的自由自在,不管是哪一種,合理利用發揮這種焦慮也是保護自己生活更好的一種釋放。

再次,家長需要幫助孩子識別和管理他自己的焦慮情緒。

孩子也是有焦慮的,只是孩子不太會表達他的焦慮,經常做的就是發脾氣和哭鬧來表達焦慮,緩解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覺。

家長需要先幫孩子澄清他的焦慮情緒,教會孩子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幫助孩子釋放過度的焦慮,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

比如,上了學的孩子會有考試焦慮,睡不著,吃不好,學習效率降低,家長可以幫助孩子看到自己的焦慮情緒,並且幫助孩子緩解或者釋放這種焦慮情緒。

幫助孩子識別焦慮情緒,從小就學會正確的管理焦慮情緒,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最後,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學會一種合理的表達方式,一致性溝通自己的情緒,來獲得理解和支援。

什麼是一致性溝通呢?

一致性溝通是帶著關愛自己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表達自己的感受,兼顧事實,並且照顧到雙方當事人以及溝通需要達成的目標。

“一致性溝通”用到人際關係上,會發現彼此間更敞開、更和諧。“一致性溝通”讓我們內在的空間變大,豐盛了我們的思想藍圖,從而使溝通更高效。

綜上,希望家長能更好的識別自己的生存焦慮,合理的管理好這種情緒,同時幫助孩子具備管理他自己焦慮情緒的能力,把焦慮值管理到合理可控的範圍,發揮它的最大作用。

14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操控心理的誘導術2021」讓人無法抗拒,成為誘導大師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