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心理健康網,國家級心理助推平臺。
導語:安慰物是寶寶用於使自己感到更安全、更愉悅的東西,寶寶依戀安慰物是常有的,基本發生在嬰幼兒時期,一些爸媽對這種偏執現象迷惑不解,甚至擔心寶寶是不是有毛病了。其實這不是病態,是嬰幼兒生理、心理特點的反映。
寶寶的神經系統比較脆弱,容易發生輕度紊亂、失衡(是階段性的),從而導致寶寶心理緊張,感覺不安全,於是將精神的依靠寄託於安慰物或其他自慰的行為(如咬指甲、吮手指)。安慰物有助於寶寶適應與媽媽分離的過程,克服焦慮,使他感到平靜和鬆弛,有安全感;若安慰物沒有了,就會緊張、煩躁,產生不安全的感覺。
寶寶戀物是普遍的,例如有些寶寶特別鍾情於玩具小熊,像對朋友一樣和小熊說悄悄話,把小熊視為家庭成員。這在大人看來實在莫名其妙,然而對於寶Bora說卻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寶寶很正常的心理狀態。寶寶有一種不同於大人的心理特點,就是“擬人化”,具有泛靈的傾向,在他們的眼裡,世間萬物都是像人一樣有生命、有情感的,所以寶寶特別富於想像,他們會說:“別掐花,花兒會疼的”。爸媽對此不但不需要糾正,還應該順應寶寶,促使寶寶的想像力充分發展。
寶寶依戀安慰物傾向有不同的程度,輕度的傾向是不過於固執的、比較容易轉移、不是特別依賴安慰物、不是長時間依戀同一安慰物。而重度的傾向則是非常依賴、過於執著,沒有安慰物神經就特別緊張,無法正常生活。
當然,不是所有寶寶皆如此,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是有個體差異的,有的神經系統屬強型,有的屬弱型。一般來說,依戀情況比較嚴重的,多發生於神經系統比較弱的寶寶。
有這種情況寶寶的爸媽,不要著急,因為這種情況是正常的,而且是階段性的,一般不會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隨著寶寶的長大,神經系統會逐漸加強起來,依戀安慰物的行為會逐漸消失。一位資深人士說:我親戚的寶寶在小的時候也有自己的安慰物,他們都是女孩,玲玲的安慰物是絨毛熊,洋洋的是一塊毛巾,安慰物陪伴了她們長大。後來洋洋的毛巾變得破爛不堪,鮮豔的顏色也沒有了,玲玲的絨毛熊的絨毛已經掉光了,但她們依然視它們為寶貝,不肯換新的,一直到上小學,不知道什麼時候,突然發現她們的身邊沒有安慰物的陪伴了,才醒悟:“她長大了!”看來她們的爸媽當初沒有強迫寶寶離開安慰物,沒有粗暴地將他們破爛不堪的安慰物扔掉,沒有認為寶寶這樣做是有問題了的處理方式,是很明智的。現在玲玲已經小學畢業,學習優秀、人際交往能力強;洋洋已上大學二年級,是學校活動的積極組織者,她們完全沒有產生社會的不適應感。
心理專家意見:
針對以上情況,心理專家提供一些參考意見:
不要強行撤銷寶寶的安慰物。這樣會加劇寶寶的神經緊張,不利於寶寶的心理健康。但要保證安慰物的清潔與安全。
不要為此給寶寶講大道理。因為這是下意識的行為,是寶寶自己也難以控制的,與是不是明白道理基本無關,而喋喋說教反而會強化寶寶對安慰物的依戀。
若寶寶過分依戀安慰物,可以巧妙地幫助寶寶逐漸減少依戀,例如想辦法轉移寶寶的依戀物件,用興趣轉移法讓寶寶“移情別戀”,如此一再轉移依戀物件,有利於緩解依戀的執著。
有些安慰物不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應儘快替換。如奶瓶、手指、家人、吃手的小猴等。
最後提醒爸媽,要透過這種表面現象把握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不是隻消極地順應寶寶的需求,更要積極鍛鍊寶寶,促使寶寶由弱變強起來。為此,要實行積極的家庭教養方式,改變過度保護和過分的親子依戀,減少寶寶的依賴性,增強寶寶的心理承受能力,鍛鍊寶寶的獨立性等,這樣不僅有利於改善寶寶的戀物情結,更是有利於寶寶個性的良性發展。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文化發展中心主管主辦的國家級心理行業助推平臺。以“為國民提供優質心理服務,促進人類健康與幸福”為使命,以“政產研學用”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資料”為基礎,依託國家級專家智庫,通過國民心理產業聯盟、產業基金、慈善基金、產業園等,集聚學術、資金、技術、專案等各方面的優質資源,支援心理機構、產品與專案落地,推動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國心理行業發展。
國民心理健康網
國家級心理服務平臺
免責宣告:部分文章和圖片來源於網際網路,轉發內容僅作資訊分享及參考,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立即與小編聯絡(微訊號:gmxljkw),我們將迅速採取適當的措施。本訂閱號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