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斷崖實驗”是什麼?

發展心理學中有一個經驗的心理學實驗,叫視覺懸崖實驗,也被稱為斷崖實驗。這個實驗是由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研發的,主要是為了研究關於嬰兒深度知覺的實驗。

實驗步驟是這樣的,研究者製作了平坦的棋盤式的圖案,用不同的圖案構造以造成"視覺懸崖"的錯覺,並在圖案的上方覆蓋了厚厚的玻璃板。這樣,眼睛看上去像懸崖一樣。實驗透過考察嬰兒是否敢爬向具有懸崖特點的一側,來研究嬰兒對深度知覺的發展情況。

正式的實驗中,研究者將2~3個月大的嬰兒腹部向下放在"視覺懸崖"的一邊,發現嬰兒的心跳速度會減慢,這說明他們體驗到了物體深度:當把六個月左右的嬰兒放在玻璃板上,讓其母親在另一邊招呼嬰兒時,發現嬰兒會毫不猶豫地爬過沒有深度錯覺的一邊,但卻不願意爬過看起來具有懸崖特點的一側,縱使母親在對面怎麼叫也一樣。

從這個實驗中,心理學家得到一個結論,嬰兒已經有了深度知覺。

“斷崖實驗”再利用

再後來,有研究者根據這個實驗做了下面的實驗,徵集了好多對母子來進行這個懸崖實驗,母子兩兩一組來完成實驗。寶寶還是趴在上面,而對面的媽媽表現各不相同。在看到寶寶馬上爬到懸崖位置時,面對寶寶看到“懸崖”後緊張、害怕的情緒時,有的媽媽表現出命令、批評、指責,還有的媽媽一邊拿著寶寶喜愛的玩具,一邊表現出溫暖、支援、鼓勵、表揚.......

就這樣,在媽媽們不同的面具下,有了不同的實驗結果。有的寶寶,在表現出溫暖、鼓勵的媽媽的支援下,他們勇敢地嘗試著爬過了懸崖。

從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孩子在被信任的、溫暖的、被認可、被鼓勵的環境下,他們是更自信的,他們更有勇氣去迎接挑戰,更容易達成目標。

“你的自信程度決定了你是否相信自己的能力,是否相信自己。假如你根本不相信你能做到的話,那麼你就根本不會動手去做,而假如你不開始去做,那麼你就什麼也得不到。”

——《小狗錢錢》

回到當下

回到當下,孩子的期末考試單又來了,面對滿意的成績單,我們需要正強化孩子的成就時刻,引導孩子看到成績單背後的行為。當面對不滿意的成績單,也要沉著冷靜,在幫助孩子的目標下,分析原因、制定計劃、採取行動。

比如80分的成績,假如我們想提高5分,當下我們能做到的有哪些?

假如每一科都能提高几分,那麼提高後的總分,會處在哪個位置?

那個位置是我們想要的嗎?是有挑戰的嗎?是可以透過努力達成的嗎?

透過多方面的思考,給孩子點亮一盞燈,激發孩子的自信。然後,我們能給予的孩子們的,就是溫暖的、信任的、欣賞的、鼓勵的陪伴。

3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積累正面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