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當我感到抑鬱、焦慮時,我不會得到照顧,沒有人願意與這樣的我在一起。”

“我自己可以,我不需要任何人。”

“他們接近我,最後還是會離開我。算了,不值得。”

“與其被關係拋棄,不如我先做那個放棄關係的人。”

……

面對親密關係、朋友家人,甚至自己時,你是否有過類似的想法,也是這樣在不斷地拒絕者自己和他人。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迴避型人格

迴避型人格主要外在表現為:

一貫感到緊張、提心吊膽、不安全和自卑;

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對拒絕批評處境的過分敏感;

因習慣性地誇大日常處境的潛在危險,所以有迴避某些活動、他人和關係的傾向。

心理學上定義,人格 是由不同成分組成,由遺傳環境因素的互動作用,以及孩子與父母(依戀物件)最早的互動體驗,這些形成凝聚的、持續的結構。

就像我們個人的生理存活需要氧氣,而心理存活需要他人的迴應,需要他人的關係和連線。

父母作為我們最親密的接觸者,可以說,父母是怎樣的一個人,影響了孩子的人格成長。

在嬰幼兒及孩童時期,與重要他人的關係構成持續一生心理生活本質。

由此看來,迴避型人格看似在拒絕他人,實際上是為了保護自己,免於再次重複過去和父母(依戀物件)相處時那些最痛苦的體驗——懼怕再次被創傷。

這種恐懼的失敗的體驗通常是兩個階段依序發生:

在第一個階段,孩子情緒上(心理)的需要被父母回絕後導致痛苦的情緒反應;

緊接著第二個階段,孩子渴望父母的迴應,以減輕受到挫敗的痛苦反應。

可是,父母(或重要養育者)常常斷然拒絕孩子的這種需要,頻繁重複這些令人失望的互動。

在這樣的認知下,孩子常常否認、隔離、迴避這些痛苦感受,這樣就不至於危及自己與父母的聯結,逐漸就發展形成為迴避型人格。

如何應對“迴避型人格”?

- 做 自 己

任何心理問題,其實都存在著認知上的侷限性,要解決問題就需要擴充套件自己的認知。

同樣的一件事情,可以有多一些解釋,或者從多個角度去解讀。

比如,可能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跟愛人說:“洗衣機的衣服洗完後晾到樓頂上去”。結果晚上回到家卻發現衣服被晾在了陽臺上!

這個時候,其實可以有一百種解釋,比如他今天比較忙,沒時間拿到樓頂;他早上沒有聽清楚、今天他拿到樓頂的時候天有點陰,所以又拿下來了......

所以,你可以嘗試透過擴充套件自己的認知,來突破原有固執的思維方式,然後不斷的自我察覺來刻意練習,慢慢就可以調適迴避型人格障礙。

如果很長一段時間還是沒有得到改善,持續的生活在痛苦當中,建議及時做心理諮詢。

- 做 朋 友

如果你想要幫助這樣的“迴避型”的朋友,你可以告訴TA你是可以被信任和依賴的,幫助TA形成新的體驗,並驗證這樣的體驗。

與此同時,新的認知也在慢慢地形成,矯正原來固有的內在思維。

當TA感受到被接納、被理解,一個安全的場被建立起來,願意有人在TA抑鬱、難過時陪伴,並且不會被拋棄、放棄。

TA原先的厚厚的壁壘會一點又一點地被軟化,生命活力會慢慢綻放。

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醫生管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