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想要知道為什麼學習心理學哲學的人在生活中比較幼稚,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要明白他們為什麼學心理學、哲學?心理學、哲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二:是應該叫幼稚還是不斷實踐中的試錯?

三:不破不立,如何打破錯誤觀念重塑思想?

四:思想重塑需要多久?

先說第一點:要明白他們為什麼學心理學、哲學?心理學、哲學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舉個例子:你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人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人,做錯了事要接受處罰。然後你參加了工作,公司很小,只有三個員工,老闆規定每遲到一次扣款十元,你覺得沒問題。後來你偶爾會遲到,一年中有了那麼幾次,被扣了幾十元,你覺得這是應該的,誰讓自己遲到了呢!

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和另外兩個人聊天,你才知道他們比你遲到的次數多,可卻從來沒有被扣過錢。

你一個大寫的what?這不是明擺著欺負我嗎?可我確實做錯了事,應該受罰呀!可我這心裡咋還是難受哪?

再舉個例子:你從小被告知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然後你發現,咦?我爸打我。。。我媽打我。。。我爸我媽混合雙打我。。。!打我也是愛我嗎?然後你被告知:打是親,罵是愛。小小的你說:“哦,好吧。”

後來你長大了,看到一條觸目驚心的新聞:親媽後爹,往孩子身體裡扎鋼針,打斷孩子身上的骨頭,用開水燙孩子頭皮和身體。

你一個大寫的“畜生”!說好的愛呢?不是說所有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嗎?

當你生活中頻繁陷入此類事實與觀念相沖突的問題是,你一定會陷入迷茫:為什麼自己從小到大被灌輸的世界和真實的接觸的世界不一樣呢?為什麼自己總是受到傷害?為什麼自己的心裡總是不痛快?自己到底應該如何處理那些問題。

所有的問題均指向一種感情“痛苦”。

而躲避痛苦也是人的本能。

於是很多人走上了這樣一條路:我不甘心總是吃虧受苦,我要改變!既然我心裡這麼痛苦,那我可以學習心理學,調教自己的心情。聽說老莊思想,佛家理論非常修身養性,我也可以學習。

就這樣,這些心靈上備受煎熬的人走上了學習心理哲學的路。

再來說第二個問題:學習心理學哲學的人是很幼稚還是隻是成長過程中的不斷試錯?

幼稚是指處理問題,憑個人喜好,不全面,顧此失彼,趨向於幼兒的處理方式。

再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毛澤東主席有大量的哲學文章。但他在1911年時曾提出過這樣一個不成熟的建議,希望中央政府要孫中山當總統,康有為做總理,梁啟超當外交部長。

然而事實上,當時康有為已經離世,這樣的想法當然不可能實現。一個熱血青年空有一腔政治熱情,卻連基本的訊息獲取都不全面。那這樣的想法算不算幼稚呢?

而作為佛家的締造者,釋迦摩尼也做出了極為幼稚的事情。貴為一國王子卻放著榮華富貴不要,王位不要,置老父的期望不顧,拋妻棄子,丟下百姓,跑到深山老林中學習別人苦修,餓的形銷骨立,貧的衣不蔽體。

但現在我們會說他們的舉動幼稚嗎?

我們只會說他們是舉世少有的偉人。一個締造了新中國,拯救萬民於水火。一個建立了佛家理論基礎,給古往今來數不盡的人以心靈的安慰。

而他們曾經的舉動都是在自己思想理論不成熟之前的不斷嘗試。也正是因為這不斷的嘗試,才造就了後來無上的輝煌。

下來我們說第三個問題:不破不立,如何打破錯誤觀念重塑三觀?

那些學習心理學和哲學的人,之前我們已經說過,是由於接受的外界灌輸的知識和自己真正感受到的世界並不一致,導致自己的生活中總是受挫痛苦,進而學習已尋得真正的處世之道。

這是一個什麼過程呢?這其實就是一個重構三觀,重建自己的核心體系的過程。

所謂重建,首先要推翻舊有的錯誤的觀念,才能給新經驗,新觀念騰出地方。

以我們之前舉過的兩個例子為例:

1.人是不是要對自己做的事負責任,接受相應的處罰。

首先你需要去分辨人是不是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這句話。然後經歷過諸多事件後,你得出結論,沒有人能替你承擔責任,你當然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第二步,你需要去琢磨我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可為什麼聽到別人逃避責任,自己還是感受被欺負了呢。這個時候你發現:哦,原來自己確實被欺負了!既然是公司規章制度,那理應大家都遵守,監督的人也應做到一視同仁。所有員工都犯了錯誤,卻只處罰你一個人,這明擺著是規章制度只針對你一個人設立。事件的性質已經由要不要承擔責任問題轉移到處理方式不公平上來了。

曾經的你認為雖然只處罰了你一個人,感覺不舒服,但誰讓自己真的犯規了呢?你選擇忍耐、認了,然後你被認作老實、傻,不知道如何處理事情,幼稚。

現在的你會想,雖然我違規了,但你只針對我一個人進行處罰是什麼意思?你雖然犯了錯,卻會生氣的質問老闆,憑什麼針對你?然後你被認作厲害聰明,能抓住問題的關鍵點,成熟。

2.關於父母是不是都愛孩子的問題:

你也在不斷觀察。你發現周圍的家庭都無風無雨,沒有聽到哪家對孩子不好的。然後總在遠處有幾個禽獸不如的,虐待孩子、賣掉孩子、拋棄孩子。。。看的夠了,聽的多了,你知道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是一句假大空話。

第二步,你又去琢磨了:那我的爸爸媽媽是真的愛我嗎?他們打我罵我是因為愛嗎?你睜大眼睛去看他們的話語行徑,你發現他們會因為你生病著急上火,會每天為你準備飯菜。他們是愛你的!可他們也會在你做的事不符合他們的習慣,對你進行打擊責罵。他們還說,百善孝為先。什麼是孝?順者為孝。你不順從他們的意思,就是最大的不孝,是個不孝子!儘管那個時候他們還身強力壯,實際上並不需要你床前盡孝。然後你知道了,在他們的一生當中貫穿著對你的愛,也貫穿著他們自己的私慾。

曾經你認為爸爸媽媽比你年長,他們一切都是為你好,所以他們說的一定是對的。雖然很痛苦,但確實是你錯了,你選擇低頭承認錯誤。明眼人看了心裡一聲嘆息:這孩子還是太稚嫩,沒有成熟。

現在的你雖然和爸媽頂了嘴,但你拒絕低頭。此時此刻,他們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習慣來擺佈你,只是打著為你好的幌子想要你聽他們的話,你頂撞了他們和孝順之間沒有任何關係,你不想被他們用道德綁架,更拒絕接受他們的指責謾罵。明眼人看在眼裡:這孩子慢慢長大,慢慢成熟了,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

這就是破後重立的過程!

最後,四:那麼思想重塑的過程需要多久哪?

每個學習心理學哲學的人都希望自己學了以後能馬上成熟起來。然而在幼稚與成熟之間,隔著一條叫做“認識與實踐”的河。

這條河對於每個人來說寬度是不一樣的,要花多久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你所能做的,只是把你曾經歷過的事一件一件拎到陽光底下,拿起心理學哲學的放大鏡,就像上文分析的兩個案例那樣一一去凝視,去發現,發現那些似是而非的觀點,觀念,然後帶著你重新得出來的結論,去生活中檢驗實踐。

不必著急,不必焦慮,要知道總有一天,你會跨過山巔,看到山的那一邊的美麗景色。

10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學,你懂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