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開始讀《心流》一書。
第一章:心流,快樂的源泉
從古至今,人們對幸福的渴求從未改變,但對幸福的理解還停留在亞里士多德時代,對如何得到幸福,更是毫無建樹。
人何時最幸福
這本書希望透過現代心理學的方法,探討一個古老的問題:人何時最幸福?如能找到解答,或許我們就可以調整生活秩序,享受更幸福的人生。
作者發現,幸福並非瞬間發生的,它不受外在事物的操縱,而是取決於我們對外界事物的闡釋;也不是存心去找就能找到的,是一個人全心投入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並把自己置之度外時,意外獲得的副產品。
那麼如何才能實現這個既無法直接追求又令人捉摸不定的目標呢?經過作者25年的研究,他認為路徑是從控制意識開始的。
最優體驗是什麼
我們對生命的看法,是由許多塑造體驗的力量彙集而成的,每股力量都會留下愉快或不愉快的感受,並且多數力量我們難以控制,但也有些時候,我們會覺得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動,主宰自己的命運,而不被莫名的力量牽著鼻子走,這種難得的時刻,我們會感到無比欣喜,這就是所謂的“最優體驗”。
一般人認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莫過於心無牽掛、完全放鬆的時刻,但作者告訴我們,雖然這些時候我們也有可能體會到快樂,但最愉悅的時刻通常在一個人為了某項艱鉅的任務而辛苦付出,把體能與智力都發揮到極致的時候,比如一個孩子用發抖的小手,將最後一塊積木安放到他從未堆過的那麼高的塔尖上時。這樣的體驗在當時並不見得愉快,但日積月累的最優體驗會彙集成一種掌控感,這是一種自行決定生命內涵的參與感,這就是我們所能想象的最接近所謂“幸福”的狀態。
心流是什麼
心流是一個人完全沉浸在某種活動當中,無視其他事物存在的狀態。每當我們感嘆“時間過的好快呀”時,我們可能剛結束一段心流狀態。
心流不僅是一個學術命題,它能對各行各業有所啟發。
最優體驗有賴於時刻用意識控制周遭事物,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唯有靠個人的努力與創意。這本書是呈現幸福人生的範例和一套理論架構,供我們自我省思和領悟;本書也將探討透過控制心靈活動得到幸福的過程。只有當注意力專注於實際目標,行動與機緣又搭配的天衣無縫時,才會出現心流,這種為克服挑戰而奮鬥的階段,就是一般人認為的一生中最愉快的時光;本書還會探討心流體驗形成的條件,如何控制意識,使意識清明等。
人類不滿的根源
作者認為幸福如此難以獲得,是因為宇宙初創之時,就沒有以人類的安逸舒適為念。它廣袤無邊,充斥著威脅人類生存的空洞與寒漠,它更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混沌的宇宙既不敵視人類,也不友善,只是漠不關心。
每個人對於自己這輩子希望完成的事,大致總有個模糊的概念,目標達到的程度就是衡量生活品質的指標。如果它始終遙不可及,我們就會變得怨天尤人、憤世嫉俗;但只要能完成一小部分,我們就會覺得幸福滿足。
生活越改善而越不滿足的矛盾表明,提高生活品質是一件永遠沒有盡頭的苦役。也有不少人能逃脫苦役,儘管他們物質條件不夠優越,但仍然能改善生活品質,知足常樂,還能使周遭的人生活得更快樂。以後再探討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先來說說人類抵禦混沌威脅的方式,以及這些防禦系統為何經常失靈。
文化編制的神話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發現自己在宇宙中的孤立以及生存機會的渺茫,於是建立起一套神話和信仰體系,把宇宙中無秩序的破壞力轉化成可控制或至少是可理解的模式。任何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護其子民不受混沌之擾,同時灌輸給他們一個信念:自我很重要,並且個人終究能成功。這只是理想狀況,有時過分相信宇宙的友善與安全,也是一種危機。盲目依賴文化編制的神話,失敗時會產生同樣極端的幻滅感。
反思生命真義
內在秩序的缺失,表現在某些人所謂的存在焦慮或存在恐懼等主觀狀況上,是一種對生存的恐懼,一種生命沒有意義、不值得繼續的感覺。
覺悟來臨時,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對,有些人試著忘記它的存在,繼續努力爭取更多一般人認為能使生活更美好的東西(金錢、權力、地位、財富),有些人則選擇直接對症下藥,如果身材變形,就開始節食、鍛鍊。
在無法同時滿足太多要求的挫折下,有些人乾脆投降,躲進自己的小天地,可能會培養一種高雅的嗜好,如蒐集抽象畫。
傳統意義上,宗教是最能直接觸及存在的問題,也有越來越多的心靈空虛無助的人求助於宗教,然而宗教只是能暫時化解生命的荒誕,卻不是永恆的解答,
為什麼在締造了許多過去連做夢也想不到的進步“奇蹟”後,卻會面臨這種窘境呢?我們在面對人生時,似乎表現得比生活簡約的老祖宗都不如。很明顯,儘管人類的物質力量增強了幾千倍,但在改善體驗的內涵上卻不見得有何長進。
除非個人自覺擔負起責任,否則不可能擺脫這種困境。我們必須善用心理學工具,這將有助於解答以下問題:如果我們就是現在這個樣子,有種種煩惱和壓抑,我們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呢?
做自己的主人
要克服現代生活的焦慮與沮喪,必須先從社會環境中獨立出來,不再只以社會賦予的賞罰為念,要具備這樣的自制力,個人首先得學會按照自己的優先順序,做自己的主人,找到快樂和目標。
問題是最近盛行把內心的感覺當作發乎真性情的行為準繩,許多人只信任直覺,如果我們不加詰問就服從基因的控制,放棄了對意識的控制,就無法自由控制內在的心靈。
求生,尤其是在一個複雜的社會中求生,絕對有必要為實現外在目標暫時犧牲一時的滿足,但不必因此而成為傀儡。最好的方法是不以社會的獎賞為念,試著以自己所能控制的獎賞取而代之。但這並不表示我們必須完全放棄社會認可的每一專案標;相反,我們要在別人用以利誘我們的目標之外,另行建立一套自己的目標。
釋放內在的生命
生活的品質取決於控制意識的能力,這是人類早已知道的簡單事實。東方有很多控制意識的技巧,能使人達到高層次的滿足感。印度瑜伽、中國道教及佛教禪宗,雖然不盡相同,但都以從生物或社會的命定論下解脫意識為宗旨。目的都在於擺脫混沌的威脅和生理衝動的嚴重製約,從而釋放內在的生命。
如果人類真的幾千年來一直懂得得到自由、控制自己生活的方法,為什麼會在這方面毫無進展呢?
首先,解放意識的知識或智慧不能累積,不能濃縮成一個秘訣,也不能背誦下來重複使用。
其次,控制意識的知識在文化背景改變時,也必須進行相應調整。神秘主義、蘇非教派(Sufi)、瑜伽行者或禪宗大師的智慧,在他們所處的時代或許是精妙絕倫的,但是若將那些體系移植到現代,就喪失了大部分原有的力量。
對意識的控制不能予以制度化,一旦成為社會規則與標準的一部分,它就失去了原有的作用。
既然掌握人生是永遠存在的中心議題,現代知識對此有什麼看法呢?一個人應該如何消除焦慮與恐懼,擺脫對社會獎賞的患得患失之心呢?正如前面所提過的,控制意識才能控制體驗的品質,任何在這方面最起碼的進步都足以提升生活的品質,使生活更快樂、更有意義。在設法改善體驗品質之前,有必要對意識的運作方式以及體驗的真正意義做個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