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焦慮無處不在。我們那麼努力地生活,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渾渾噩噩地過日子,混混沌沌地生活。內心發出一種聲音,不能再這樣蹉跎下去,但是找不到方向,也找不到方法,在渴望與不可得之間煎熬。

一、什麼是焦慮

《認知覺醒》的作者周嶺,在36歲之前也曾處於焦慮狀態。他把焦慮分成五種:

(1)完成焦慮:每天活在截止期限面前。

(2)定位焦慮:錯誤的對標,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3)選擇焦慮:在多個選擇之間搖擺不定,不能專心做重要的事情。

(4)環境焦慮:環境的限制,讓我們無法做想做的事情。

(5)難度焦慮:無法面對必可避免的核心困難。

周嶺給出一個結論,焦慮的原因在於,想同時做很多事情,又想立刻看到結果。

想學畫畫,報了培訓班,上了幾次就覺得無趣;想練書法,買了字帖,沒寫幾頁就束之高閣;想學Python,剛聽了幾節課就放棄了;想考個證,買了一堆資料卻看不進去,想做自媒體,寫了幾篇文章就不想寫了……頭腦中有各種各樣的想法,被敗給各種各樣放棄的理由,我們還是那個一事無成的我們。

王小波說,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焦慮也是如此,我們渴望成長,渴望變得優秀,但是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又缺乏耐心,屢屢被困難和無聊打敗,不斷爬起來,不斷被打趴下。自己的能力遠遠追不上自己的慾望。

二、能力成長法則

無論個體還是群體,其能力都以“舒適區—拉伸區—困難區”的形式分佈,要想讓自己高效成長,必須讓自己始終處於舒適區的邊緣,貿然跨到困難區會讓自己受挫,而始終停留在舒適區會讓自己停滯。

人的本性是即時滿足,人受本能腦和情緒腦控制,本能地要停留在舒適區,只有充分發揮理智腦的作用,才能讓自己處於拉伸區,不斷提升自己。

但是,即使處於拉伸區,能力的也不是呈線性增長。就像減肥一樣,經過一個時期的鍛鍊,會達到平臺期,在平臺期內,無論多麼努力,體重都穩如泰山。能力成長也一樣,是一個“成長期——平臺期——成長期——平臺期”迴圈往復的過程。在平臺期,即使投入再多的時間和精力,也看不到效果。這時,就需要耐心,幫助我們打破平臺期,打破長時間的挫折感。

三、用耐心打敗焦慮

長時間處於平臺期,有人選擇堅持,有人選擇放棄。堅持過去,就是雨後彩虹,爆發式的成長,一旦放棄,一切都歸零。

耐心,能幫助我們度過平臺期,實現自身的成長,讓自己的能力追得上慾望,從而打敗焦慮。

如何才能擁有耐心?作者給出瞭如下方法:

首先,面對天性,放下心理包袱,坦然接納自己。貪圖舒適,即時滿足,是人類的天性,察覺到自己缺乏耐心時,不要苛責自己,因為培養耐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一個極具耐心的過程。

其次,面對誘惑,學會延遲滿足,變對抗為溝通。當自己不知不覺拿起手機打遊戲時,要給自己幾秒鐘的時間,讓理智腦與本能腦情緒腦溝通一下,我們先學習,完成自己的任務後再打遊戲。將享樂的快感建立在完成重要任務後的成就感之上

最後,面對困難,主動改變視角,賦予行動意義。用理智腦發揮自己的策略,讓本能腦和情緒腦體會到戰勝困難的樂趣,釋放本能腦和情緒腦的強大力量。

焦慮的根源,在於對自己不認可,成長可解;成長是困難的,耐心可解。按照周嶺提供的辦法,從一點一滴開始,慢慢培養自己的耐心,不斷戰勝成長道路上的坎坷和孤寂,我們終將收穫更好的自己。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每天學點心理學——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學習辨識相似物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