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目的在於糾正病人的認知歪曲,建立靈活和積極的思考方式,並練習新的應對方式。這些認知歪曲包括對外界事物負性方面的選擇性注意,以及對後果非現實的病態推論,例如病人認為自己預計做任何事都會失敗。美國國立精神衛生研究院(NIMH)的合作研究表明,藥物治療並心理治療是治療抑鬱發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1)目的及操作原理:
①識別與抑鬱情緒相關的認知歪曲:如絕對化的思想,以偏概全,過於普遍化;對積極事物視而不見;對事物作災難性推想,或者過度縮小化;自我輕視,將事件往人(包括自己)的主觀原因上聯絡;情緒化推理,寧可相信直覺,不願接受事實,精神過濾、情感上的推論、自我輕視等,為將要採用的認知行為干預提供基本的目標。
②建立求助動機:患者和治療師對要解決的問題上達成意見統一,對不良表現給予解釋並且估計治療所能達到的預期結果,建立患者求治和恢復心理健康的信心。
④改變患者自我的認知:作為新認知和治療的結果,使患者重新評價自我。治療師可透過指導強化患者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
(2)具體治療步驟:
①首先對患者用較淺顯的說法,說明一個人的認識或思維方式會影響他的情感。消極的情緒的產生是因為他們的認知有問題,或思維方式不對。所以,要使自己產生積極的情緒,首先應該矯正錯誤認知或思維方式。
②讓患者識別、監察和記錄消極的自動性思想。讓患者每天記錄想法,來確定表現出消極情緒、對自己失去信心的消極認知和不恰當的思維方式。
④向患者說明和示範積極的認知模式,用更接近現實的解釋替代消極的認知,鼓勵患者換一種積極的思考問題的方式。
⑤鼓勵患者真實性檢驗,驗證這些替代的新的思考方式結果如何。治療師應該與患者共同制定一份日常活動表,要求患者記錄自己完成日常活動的情況。如完成了就記一個“好”,如不僅完成而且產生愉快體驗就記一個“真棒”。記錄的結果,患者將發現他能完成的事情很多,有不少的事情可以使人愉快,從而對那些認為自己無用,經常感到不愉快的認知開始產生懷疑。當患者認識到自己原來的自動性思想不正確時,新的、更接近現實的信念便會取而代之。從而使患者學會自己認知和改變導致不正確情感的錯誤信念,建立起積極的認知模式。——《走出絕望:心理醫生教你擺脫抑鬱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