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公元2021年1月30日

【壹】

引子

什麼是“主觀”?什麼是“客觀”?

有時候,人家對我們說:

你這個人“主觀能動性”太強,你看待問題“太主觀”、“不客觀”,所以你不能獲得好的效果!(說得我們好像“錯了、要失敗”一樣…)

那麼有時候我們會跟他去爭辯、爭論:“你說我不客觀?你才不客觀呢!”

甚至有時候我們就會直接“懷疑自己”、不相信自己的判斷了,因為他們說我們 看待問題“不客觀”、我們“太主觀”了,好像告訴我們:我們“看待問題”是錯的、“我們的判斷”是錯的……

那到底什麼是“主觀”?什麼是“客觀”呢?

【貳】

案例說明

01.

昨天我參加了一場婚禮,遇見了我許久未見到的表弟。

表弟現在是在“位元組跳動”從事“新媒體”——“抖音”方面的工作。是專注在:“直播、帶貨、團購、變現……”等等的這一類“生意模式”。

02.

由於他有關注到:我最近在做一些影片。所以他覺得我應該也是想做“新媒體”、“自媒體”。

於是他就想跟我聊聊這方面。

03.

由於我對“這個領域”真的是非常地不瞭解、也不專業,所以:我必然不能獲得很好的成績,因為我不會啊!

對於“這個領域”我瞭解得又不夠通透、又不夠完整,我怎麼可能“看待問題很客觀”呢?

………

所以表弟就認為:我對這個領域看得“太不客觀”。他說我“主觀能動性”太強!

………

表弟給我舉了個例子:

他拿起來一個瓶子,把“瓶底”的一面對著我,說:“你看到這個瓶子沒有?你從這個角度看,你看到的是一個圓……”

然後他用另一隻手比劃示意了一下,說明從他的角度(側面)看,能看到“瓶身”。

表弟繼續說:“但是我看到的,是一個長的瓶子!所以說,我看到是'客觀'的,而你看到的則非常'主觀'。”

………

但我告訴他:

事實上,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主觀”。

你從你的角度看,你覺得瓶子是“長條”的。我從我的角度看,它是個“圓”的。

如果我下定結論:這就是一個“圓”!

或者你認為:這就是一個“長方”!

那麼 這都“不客觀”。

………

那所以:怎樣才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呢?

我們需要完整地瞭解這個“瓶子”。完完整整地、全面地研究這個“瓶子”,包括“什麼材質”、包括“它的每一個細節”(結構、效能、用途、歷史、演化發展有無規律……等等)!把它瞭解得、熟悉得“瞭如指掌”,如此一來,我們就更加能夠還原“這個事物本來的面貌”。

我們才能夠知道:“更加客觀地看待這個事物”是個怎樣的“狀態”?

04.

所以:什麼是“客觀”?什麼是“主觀”?

【叄】

到底什麼是“客觀”?什麼是“主觀”?

我們來查“百度百科”,就會知道這個“詞彙概念”的答案:

①客觀

“客觀”就是:我們不帶“個人評判”地去還原一個事物“本來的面貌”。

這個叫做“客觀”。

那什麼是“主觀”呢?

②主觀

“主觀”就是:人對事物的“看法”和“判斷”。

這就叫做“主觀”。

這就是為什麼: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主觀”。(因為“主觀”就是人對事物的看法和判斷。)

【肆】

追求“客觀”的心:為何要追求“客觀”?

“你這個人看問題很不客觀…”

“你這個人‘主觀能動性’太強…”

“原因”是什麼?

原因是因為:大家心底裡想要把握一個“更加客觀”的“看待問題的方式”!

為什麼人需要“客觀”?

因為“更加客觀地看待問題”,才能夠讓我們有“更加準確、有效”的判斷;才能夠讓我們對事物,採取更加正確有效的行動;才能夠讓我們面對各種各樣的事物,獲得更好的效果。

因此當我們面對一個“自己不擅長、不瞭解的領域”,我們極其難以做到“客觀”。因為我們完全就不瞭解“它”(該領域)。

那怎樣才能做到“客觀”?

【伍】

如何才能做到“客觀”?

“客觀”來自於:我們對這個事物(領域)瞭解得足夠通透、足夠完整,我們才更加能夠接近那個“絕對的客觀”,才能更加還原這個事物“本來的面貌”。

這個“完整性”是來自於…我一直講的一個“故事”,就是《盲人摸象》:

“盲人”看不到東西。所以當大象走在他面前:

他摸到“象腿”,他覺得大象就是“柱子”;

他摸到“象尾”,他覺得大象就是“繩子”;

他摸到“象牙”,他覺得大象就是一個“變形的錐子”………

所以“大象”究竟是怎樣的呢?

他們“看到”的,都非常地“不夠客觀”,因為他們對“大象”的“理解”完全偏離了“大象本來的面貌”,相差得有“十萬八千里”。所以我們會說他:太過“主觀”、太過“不客觀”。

所以:越是能夠“還原事物本來的面貌”,就越“客觀”。

我們生活在世界上,面對各個領域,我們都不是天生就瞭解這個領域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別特別不擅長的領域,因為這個世間萬物 包含有太多太多的領域,有生之年不可能全部都瞭解得通透、透徹。

不可避免地,我們看待問題就會存在:看得不夠客觀。

所以我們要能夠“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我們就需要更加完整地瞭解這個事物,更加通透地瞭解這個領域的這些事物。

正如:作為“盲人”,他看不見“大象”,但他能夠完整地摸完“整一頭大象”,那麼這個時候:“他心目中的大象”才更加接近“大象本來的面貌”。

【陸】

如何“正確看待”他人說我們“不客觀”?

所以,當日後有人與我們辯論:

“哎呀你這個人太過主觀,你看問題不客觀!”

這是什麼?

我們一定要先看:這是屬於哪一個“領域”?(涉及哪一些“領域”)

如果我們看到,這個“領域”我們不瞭解……

不用他說,我們都知道我們肯定不夠客觀的。

要“客觀”,我們需要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我們才能夠更加接近“客觀”。

所以,我們要變得更加“客觀”,我們需要“成為這個領域的專家”,建立起“結構性”、“系統性”的“知識體系”,那我們才能“更加客觀地看待事物”。

以及:“主觀”有沒有錯?

“主觀”沒有錯!

“主觀”就是“人對事物的判斷和看法”而已。

每個人都只能代表“他自己的判斷和看法”。就算是“專家”。

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我確定,自己抑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