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大概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幾個這樣的朋友:因為一點小事兒就大發雷霆,事後又總是覺得自己不該那樣;因為其他人的一句“壞”話,就馬上情緒低落,但也會因為一點小事就立刻恢復愉快的心情。每一天,他們都在情緒的跌宕起伏中度過,於是他們覺得這樣很不好,又不知道無法解決。

情緒問題是非常普遍的,只是在一部分人身上,情緒化確實更為嚴重。這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總結起來大致有兩個原因:

影響情緒的因素有很多,從一個人的基因、依戀型別,到早餐吃了什麼、昨晚睡眠如何、上班路上發生了什麼。這所有的一切,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情緒。我們沒有辦法界定情緒化到什麼程度是“正常的”,比如,因為其他同事不配合自己的工作,於是非常不爽,有人直接忍了,有人則選擇開撕。但是,我們可能無法判斷,究竟是忍了的人情緒化程度比較重,還是開撕的人情緒受到的影響更大。

但即便情緒如此複雜,還是有一些國外的專業人士提到,許多人確實經歷了比他們需要的更高、更持久的痛苦情緒。

情緒的失控或過度,有時是因為人們的確在某些情境下沒控制住,但是在大多數情況下,通常是一些微妙的心理因素導致了人們過於情緒化。

比起基因或是無法改變的童年經歷,我們的很多心理因素都是可以自己控制的,這讓我們有機會能夠嘗試去理解和調節情緒。今天就和你分享幾條可能引起情緒過度的心理原因,如果你能夠在生活中提高對這些因素的覺察度,就有可能利用好這些知識來有效調節情緒,讓自己的情緒更加趨向平衡

更新期望

期望,指的是對其他人或事物應該如何表現、進行或結果的信念。因為兩個原因,期望可以導致情緒高漲:

1、它的更新迭代速度很慢

假設你對自己有個期望:你一直都能保持對理想工作的嚮往。當你剛剛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時,作為一個年輕氣盛且精力足夠的年輕人,有使不完的力氣和靈活的頭腦。這時,期待在某種程度上也許是合理的。但當你年齡越來越大時,你結婚生子,開始有了房貸、養了兩個娃,父母身體狀態開始下降,如果還是以理想為驅動去定義工作,這可能就不那麼合理了。

我不是說人一定要向現實低頭,但是對一件事的執念,往往是完美主義背後的驅動力。這種完美主義,則可能會帶來大量的壓力、過度焦慮還有自我批評。

2、人們會把期望作為一種防禦機制

當你相信某件事或某個人應該成為某種樣子或做某種事時,它會給你一種確定性的錯覺,讓你對根本不在你控制之下的事情產生控制感,也因此會產生焦慮感。

比如當你期待孩子每次考試都能拿全班第一、年組第一時,這也許會讓你感受到,自己作為父母是合格或是優秀的。但實際上,孩子是否能考第一,你也許根本沒有辦法控制。這種期待背後的含義就是:“孩子,你可一定要考第一,要不然可就暴露了我根本沒時間照顧你的事實,我會內疚。”

不斷地期待孩子學習越來越好,會讓自己產生一種控制感:你看,我在孩子教育這塊兒,拿捏得還不錯。但這種以期待表現出來的防禦,大機率會在某些重要場合崩塌,比如孩子使了半天勁沒考上理想的初中,或是期末考試考砸了,於是你的焦慮湧上心頭。

對於不合理期待的處理方法,是確保你對自己的期望是深思熟慮、有意為之以及能夠掌控的。多花點時間檢查你對生活中的他人及關係的期望,並調整它們,使之儘可能現實和有用。

停止擔心

擔心是一種對未知的恐懼,這種恐懼往往會引發焦慮。如果我們隨便問幾個身邊的人,他們在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通常會是一種什麼體驗,回答大機率會是焦慮或煩躁。而煩躁,也是焦慮的一種體現。

從本質上來講,擔心是一種思維方式,更精準一點來說,它是一種消極的自我對話。

擔心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你無法解決的問題,比如地震、洪水、海嘯等等,這些事物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另一種是本身不是問題的“問題”,比如毫無理由地擔心今天上班路上會不會有意外、老闆會不會在會上cue自己發言等等。

情緒的一個特點是,你無法決定自己到底選擇哪種情緒,你只能透過思維方式來間接地影響自己的情緒。也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大名鼎鼎的“理性情緒療法”,又稱“ABC法則”。

如果我們不希望自己繼續焦慮下去,一種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更好地管理自己容易擔心的習慣。

當我們再有擔心的情形時,不妨多去問問自己:我擔心這件事到底有多大機率發生?如果發生了,那我可以如何應對?這件事真的會發生嗎?

當問得多了,我們的思維也就被激活了,逐漸從消極的自我對話中脫離出來,焦慮自然就會減輕。

不再糾結

當我們擔心一些事時,會利用我們的想象力進行毫無用處的思考,在頭腦中解決未來的問題。就好像我們買了一張彩票,然後就漫無目的地想象自己中了五百萬之後的場景,以此來緩解現實中囊中略微羞澀的問題。

而當我們陷入糾結時,則是嘗試在頭腦中解決已經過去的問題,進行那些毫無益處的思考。

比如,當你帶著一些負面情緒回到家,好不容易可以和另一半交流一會兒,或是陪孩子玩一會遊戲的時候,卻一直重複你在部門會議上被經理數落的事情。

不論你重複多少次,過去的事情是無法改變的,而且不斷吐槽只能讓自己的情緒更加不穩定。當一個人經常糾結於過去的事情時,就非常容易助長自己的憤怒和羞恥情緒,即便是你在吐槽的時候,的確可以緩解焦慮並獲得一定的掌控感。

與其一直重複被經理數落的情景,不如針對這場不愉快的體驗做個深度分析,找出問題點,讓自己下次能夠打個漂亮的“翻身仗”。

你也可以在壓抑不住自己的怒火,就是想要一直糾結一件事的時候,讓自己能停下來兩分鐘去思考:我如此糾結這件事情,究竟是在緩解我的焦慮、尷尬、羞恥,還是我希望下次更好?

這個簡單的問題,就能讓你在高速運轉的情緒公路上暫停下來,覆盤自己的行為和心理狀態。

沒有如果

如果有時間,我就去跑跑步;

如果我有足夠的靈感,我一定會接下那個專案;

如果我有足夠的知識儲備,我就會好好寫文章……

我們中的多數人,會把做事的動力掛在嘴邊上,只有動力十足,才會克服困難。但問題是,這樣說的人,往往是永遠都不具備那個動力。

但是如果有醫生告訴你,如果你不跑步的話,身體將會迅速衰老然後死亡,那你一定不會等到“有時間”再跑步;如果有人說,這個專案做下來你可以得到100萬,那麼你的靈感是不是足夠,可能就不那麼重要了,諸如此類。

這背後的邏輯,其實是我們完全有能力做困難的事情,問題是我們有那麼一點不喜歡它。“如果……”的思維方式,會幫助我們緩解起伏的情緒,比如因為沒有去跑步而產生的羞愧感;沒有接下那個專案而產生的失落感等等。

於是我們就坐在那裡等著做重要的事情,等著時機成熟,等到有一天我們心情好了再去做。

但是這種等待“時機成熟”的習慣會導致長期的羞愧感、悲傷和自我批評。因為這本質上是生活在一種長期的拖延狀態裡:拖延你很清楚的,你本應該做的事情,並做一些更容易的事情來代替。

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導致一種永久的低自尊和低自我價值的狀態,這會讓你在困難的事件和負面情緒面前非常脆弱。

當你開始積極主動去做事的時候,也許你覺得困難和不適,但一定能緩衝壓力和痛苦情緒的影響。比如當你開始跑步,雖然你累得氣喘吁吁,但是你開始動了。你會發現身體逐漸變得輕盈。雖然你的體重沒有變化,但似乎精力旺盛了一些,而堅持一段時間下來,改變就逐漸發生了。

總結

有人說,被壞情緒控制,受壞情緒擺佈的人,往往是生活的弱者,因為他們沒有辦法去剋制壞脾氣,只能任由它們牽拉著自己走向更糟糕的局面。

但我們對情緒瞭解得越多,就越能掌控它。從自身細微的事件出發,逐漸改變,總有一天我們會成為可以掌控自己情緒的人。

11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趙小明:你的男友心裡有了別的女人,什麼地方會露出“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