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恰當運用“解釋”的技術,幫助來訪者從一個新的角度去了解和認識自己及周圍事物,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從而有助於他的認知、情緒乃至行為的改變。正如人們常說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來訪者在其參照系中,從未理解到的事情,藉助於諮詢師的幫助產生了新的認識,這就是解釋的作用。

“小時候一直被寄養在農村的親戚家中,因姓氏與村中人們不同,作為外姓人常常受到欺負。長大以後與人相處不是很好,沒有交往很深的朋友。與別人談自己感興趣的事情還可以,如談的東西自己不太瞭解就會感到索然無味、然後會沉默或獨自離開。來訪者不知道問題出在什麼地方,希望改變這種狀況,改善人際交往的能力。”

對於上述案例,精神分析學派的解釋可能要追溯到童年經歷,因為從小與人交往就缺乏安全感,以避開或不與兒時夥伴一起玩耍的方式躲避欺辱。成人後與人交往仍是如此。當別人談的東西自己不知道時,害怕的心理佔上風,因此一走了之。與他人沒有深交也源於潛意識之中安全感的缺乏。

行為學派的解釋可能是,與人交往感到害怕、緊張、焦慮,採取某些逃避措施之後,緊張害怕的心情有所緩和,焦慮下降。最初是偶然的、無意識地這樣做,以後則形成了條件反射,建立起逃避行為模式。由於逃避行為受到了強化,在以後有類似的情境出現時,就採用同樣的逃避行為以減輕焦慮。

認知學派的解釋則更關心這個人在面對他人時是怎樣想的,也就是說關心認知結構。其解釋是當時的認知使他產生了離開人群的行為。他的認知可能會是:別人聊的東西自己不知道,如果別人知道自己不懂,他們會怎樣看自己?別人一定看不起自己,受不了別人那種看不起自己的眼光等。有了這樣的想法,才會產生逃避式的行為。

上述三種理論的解釋和分析,並非實際諮詢中的解釋。在實際諮詢中,解釋也許僅僅是一、兩句話。如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諮詢可能會解釋說:你從小到大與人交往時都缺少安全感的內心現實,影響著你現在的人際交往。從而把來訪者幼年經歷和心理體驗與現在的行為聯絡到一起。

解釋能夠幫助來訪者找到自身問題及障礙產生的原因,但是從來訪者外顯行為改變的要求來看,要使問題行為真正得以改變,還需指導來訪者改變其思維方式或行為的模式,必要的時候還需要進行模擬、扮演和訓練。

注意:上述案例為虛構案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2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你為什麼容易感到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