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林林和森森是一對雙胞胎兄弟。爸爸負責工作賺錢養家,媽媽則負責在家教養他們兄弟二人,照顧好全家人的生活起居。就這樣,爸爸的工作越來越忙,而媽媽每天在家裡也沒閒著,不是做家務,就是接送他們上幼兒園。於是,爸爸媽媽盼望著他們能夠獨立一些。

終於,兩個孩子都從幼兒園畢業了,也度過了小學時期的新生適應階段。三年級之初,媽媽就決定要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很多孩子還是由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接送,她卻讓兩個孩子自己上學放學,獨立完成作業。第一天,勇敢的森森戴著媽媽新買的兒童定位手錶,早早地就雄赳赳氣昂昂地出門了; 而林林呢,雖然是哥哥卻很膽小,根本不敢自己出門。整個早晨,他都在磨磨蹭蹭,不是說自己肚子疼要去廁所,就是說自己還沒吃飽要吃飯。後來,看到森森獨自出發了,他意識到自己連夥伴都沒有了,又擔心上學遲到被老師批評,著急地哭了起來。

媽媽不停地催促林林,還抱怨他做事情太磨蹭。爸爸發現了林林的異常,意識到他也許是因為害怕,因而制止了媽媽的抱怨,耐心地向林林解釋兒童定位手錶的用法。在爸爸不斷地鼓勵下,林林終於鼓起勇氣走出了家門。一路上,暗中尾隨的爸爸發現林林猶如受到驚嚇的小鹿,不時地回頭張望。直到看到林林順利進入校園,爸爸終於鬆了一口氣。

在這個事例中,林林之所以拖延著不肯出門上學就是因為缺乏自信。當然,對於才上小學的孩子而言,膽小是在所難免的,因為從來沒有自己一個人上過學,林林害怕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在這種情況下,媽媽一味地催促,不但起不到預期的作用,反而使林林更加緊張,更加無法勇敢地邁出家門。幸好爸爸非常細心,發現了林林的異常,也意識到他是因為沒有信心才導致上學拖延的,所以爸爸首先告訴林林兒童定位手錶的用法,給他更多的安全感,再耐心鼓勵林林,幫助他建立自信。這樣一來林林才鼓起信心和勇氣,邁出獨自去學校的第一步。

就算是成人也會面臨缺乏自信的情況。孩子與成人的區別就在於,成人能夠意識到自己缺乏自信,因而有意識地提升自信,給自己加油打氣,而孩子的自我意識還比較差,往往不知道問題的癥結在哪裡,所以他們總是膽小怯懦,在面對學習以及人生中的很多第一次時表現出畏縮。分析之後,我們會發現孩子之所以"不敢",一則是畏難;二則是害怕改變。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不但要讓孩子認識到自身的實力,還要把結果告訴孩子,幫助孩子坦然迎接生活中的改變。

每次看到孩子退縮,有的父母馬上就聲色俱厲地要求孩子必須勇敢面對,殊不知孩子的勇敢不是被逼出來的,唯有發自內心願意麵對問題,他們才會真正變得勇敢起來。父母首先要找到孩子畏懼和牴觸情緒背後的真實原因。也許有些父母會說,有壓力才有動力,這句話沒錯,是不是適合小學生或中學生?是否適合現階段的自家孩子?世界的道理那麼多,適合自己孩子的還需要父母用心挑選,以期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千萬不可以生搬硬套,削足適履,更不可以把孩子當試驗田,隨意灌溉。

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除了鼓勵孩子,給予孩子信心和支援之外,父母還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遭受失敗的磨難。很多孩子之所以恐懼,不僅僅是害怕不能取得成功,也害怕無法面對失敗,無法承受失敗的後果。在這種情況下,首先父母要端正心態,不要總是翼護著孩子,讓孩子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不經受任何風吹雨打。孩子需要不斷地經受各種歷練和磨難才能坦然面對成功與失敗這種生活常態,這樣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們才不會因為偶然的失敗而退縮。

1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女人的心理需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