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適區
舊經驗的顯現化就是我們的心理舒適區,這裡的心理舒適區並不是我們一般概念中那個對於自己心理舒適的環境。準確地說,心理舒適區不是讓我們心理舒適的地方,而是讓我們的心理感覺熟悉的地方。在感覺上,他是經歷自己舊的經驗舊的刺激的具體環境。
打一個比方,一個人在小城市裡找了一份安逸的環境,雖然沒有太大的成就感,但是比較舒適,用個比較形象化但實質上並不恰當的比喻,就好比溫水煮青蛙,人們總是慢慢在安逸中為自己尋找並沒有的自我滿足安慰。其實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我個人一直認為這種心理和現象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是一種客觀事實,只是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尋求安逸或是努力蛻變,都是自己的選擇,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把選擇的權利牢牢的把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
還記得電影《肖申克救贖》中的老布嗎?他是個心裡舒適區的特例,它在監獄裡被關押了50年,監獄裡的一切就是他的所有。當他被放出來,進入到正常的生活中,他反而感覺到了不適應。在外面,他嘗試著去舉刀殺人,只是為了自己可以再回到監獄的環境裡。當再一次出獄,他實在受不了外面的環境了,最後只好選擇了上吊自殺。可憐的老布活到了最後,竟然連自己選擇的機會都沒有。
可能一般人會覺得老布可真是個奇葩,住不了監獄裡面還會難受到上吊自殺,但是我們得知道,那是他長達五十多年的生活環境,他只會也只能和監獄裡的人打交道。就像作者陳海賢博士說的一樣:有時候,人們即使處於很痛苦,很艱難的環境中,仍然不願意改變,只是因為人們熟悉它。
你想要改變嗎?試著找找自己的心理舒適區,慢慢地自己做一個突破。不要一次性地全部走出,要讓自己的心理慢慢去適應。比如自己曾經養成的每天一個習慣,想要改掉它。先每週的一三五還繼續保留,每週的二四六日用新的習慣代替舊的習慣,潛移默化地進行改變,你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才更有可能去接受你的新習慣。
蛻變吧!了不起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