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本來是為了能擁有“更好的生活”才去工作,可誰知工作著工作著,工作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熟練 ,可“生活”卻越來越少了。

這是不是一種挺讓人遺憾的狀況呢?

而本來想著到了一定的年齡了再卸下“重擔”迴歸生活,可我們又陷入到操心孩子、操心孫輩的境況裡,似乎永遠沒有機會停下來追求自己內心想要的生活。

“現在確實競爭和壓力都很大,你就不要戳人家傷口、破大家的防了。”

這就有些見外了,畢竟,能寫出來這些,就至少需要先破自己的防。

“難道必須都得如此嗎”,可能有些朋友的內心中會出現這樣的疑問。

其實我很理解這種心情,而我自己在有些時候也會想“不行今天就撂挑子吧”、“雖然現實很殘酷,但是‘我覺得自己還能拯救一下’,指不定就時來運轉了呢”。

但其實之所以大部分的我們都需要走這樣的路,並不是因為我們想如此,而是我們被生理發展和社會現狀給決定了。

記得之前跟一位朋友閒聊的時候,她說“我今年太忙了,越忙就越想出去旅遊”,我就回她“旅遊這件事,你想去就去嘛,又沒有誰阻止你”,接著她說“旅遊有兩要素‘有錢’和‘有閒’,現在我哪個都沒有,基本上也就只能雲旅遊了”。

是啊,我們並不是真的想要工作,但是我們又不得不工作。

我們可以選擇不工作,決定權在我們自己的手裡。可隨著一般等價物在人類社會的地位越來越高,並且逐漸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也就使得我們陷入“需要有足夠的錢,才能保證自己活著”的局面。當然了,我們確實可以挨一兩天的餓,可時間久了,伴隨著飢餓感的增加我們的生存焦慮也會增加。隨之,生存本能就會蹦出來保護我們,讓我們開始“為了活著而放下之前的天真”。

如果生命是無限的,我們確實不用受制於生存本能。

不過也所幸我們受制於生存本能,所以才使得我們對世界的瞭解總是在增加、科技與社會總是在進步、我們擁有的東西也不斷在翻新。

而這時候,我們站在當下的社會面前,看著諸多“有可能擁有的東西”,也便不再滿足於“活著”,而開始轉而去追求“擁有的更多”、“活得更好”,接著投注在工作上的時間與精力也就越來越多了。

可是換個角度想一想,當我總是處於“想要活得更好”、“想要擁有的更多”這些狀態裡的時候,是否代表著“其實我對自己、對自己的當下、對自己當下的擁有十分不滿意”呢?

當然了,這種不滿意可能也會以“我值得更好的”、“我覺得我可以做的更好”、“憑什麼他人可以擁有這些,而我不能”為表現。

而雖然從結果來說“保持前進”並不是一件壞事,但就像前面說的一樣,我們總覺得現在不好、總是不滿意現在,這就會誘發內心深處的危機,讓我們總是處於“不努力未來怎麼辦”、“現在不多做點,以後可怎麼辦”、“我不努力就會被淘汰”的生存焦慮中,並隨著我們不斷地貫徹這樣的模式,而越來越焦慮、越來越容易焦慮,並最終被焦慮吞噬,要麼活在逼迫自己努力從而感知不到焦慮的狀況裡,要麼就再也努力不起來;

同時也還會基於“當下其實沒有很差,但自己覺得很差”而誕生出“有時候確實很努力,但懶散與拖延也很多”、“努力著努力著,就會越來越不想努力了”。就好像“生活並沒有很差”給了我們“喘息”的機會。

這時候可能就有朋友說了“這麼焦慮,難道不是因為生存壓力很大嗎”。

壓力確實存在,並且壓力確實也並不小。

但是在這個問題裡,壓力究竟有多大,並不是單純由壓力本身決定的。就比如,如果個體抗壓能力不行、愛亂想,還總是想得很負面,那即便家境殷實,他也還是會活在巨大的壓力中。所以,“壓力是否大”,這是由我們與壓力雙方共同決定的,並且我們的決定權佔大頭,就像“你真是太厲害了,經歷這麼多打擊還能這麼樂觀、還能保持善良,如果我是你,可能早就破罐子破摔了吧”。

那麼問題到這裡就變成了:

面對當下和未來,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如此的有壓力、為什麼我們對自己如此的沒有信心、為什麼不相信隨著自己的成長,自己可以逐漸強大起來,然後去解決未來的問題。

或者,就是因為我們進入社會後,面對的是與學生時代完全不同的東西,然後曾經所學基本上用不上,所以才讓我們猶如面對巨人的孩童一般,遇到衝突只能往回縮,一點抗爭、反抗的能力都沒有。

小小的我們,面對無限大的生活,也難怪會誕生出那麼多的生存焦慮。

“這都20多、30多歲了,怎麼能用小小的我呢?”

若增長的只是年齡,而不是智慧、成熟的只是身體,而不是心智,那即便40多、50多歲也還是擁有不了一個能支撐自己“日常消耗”、給予自己支援與動力的內在。

“那照你說的,我們這幾十年不就白活了嗎?”

白活了,但也沒有白活。

雖然可能幾十年的經歷,並沒有讓我們擁有鋼鐵般的意志、堅定的內在、成熟的心智,但也還是讓我們獲得了一些進步。即便這些進步並不能滿足當下現實對我們的要求,可這一點是不能否定的。

“就因為如此,所以說沒有白活嗎?”

當然不是的。活了幾十年,距離當下對我們的要求還很遠很遠,這確實有那麼一點白活了的意思。只是得出“白活”結論的依據,是建立在“每個人每經歷一件事、一段歲月,都應該從中汲取經驗與教訓,並從中收穫成長”這樣一個過分理論化的想法裡。

而現實是,人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是需要過程的,並非經歷一件事情,就能學到足夠的東西、就能把該學到的都學到。

“那你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怎麼不明白了。”

前面的“白活了”,其實代表的是每位朋友在初次經歷“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嚴重不足,面對不了當下、解決不了現在的問題、走不出自己的困境”後的心聲。雖然這份心聲也必然伴隨著焦慮的增加,但請相信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嚴重不足”其實代表著在之前我還是挺“自我感覺良好”的,而這時候的自我感覺良好可能是源於:複雜問題都由父母代勞解決了、自己從沒真正經歷過嚴肅的衝突、生活本身比較順利等因素。

我們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對自己擁有一個較高的認知,並且多少有了一些自我膨脹。但這時候對自己的認知是不客觀的,所以在經歷挫折、進入社會、意識到之前與現在大不相同的時候,便會因為這種巨大的前後差距、之前所學現在都用不上等因素的影響,而覺得自己“白活了”。

但其實這裡是出現了一種“斷檔”,也就是:

我的過去與當下有巨大的不同;

我的過去不能為我提供足夠的支撐;

我沒有從過去中找到能協助我解決當下問題的經驗。

可其實生活具備充足的連續性,這種“斷檔”並不是因為生活本身不連續,而是因為我們沒看到其中的連續。

就比如,在我們的眼中之前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進入社會後要做很多曾經沒做過的事情,自己確實也沒有經驗。可往深處挖掘,我們會發現雖然做的事情不一樣了,但還是在過每天、還是在努力做好自己、還是在努力讓自己可以過好每一天;雖然看起來經歷了很多新東西,但也還是在經歷喜怒哀樂與悲歡離合、還是在學習如何調整的情緒;雖然看起來我們接觸了很多新東西,但做的事情也還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與“自我最佳化”這三件事。

我們之所以覺得前後“斷檔”,沒有連續性,就是因為之前我們看到的東西都太過表面。但這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因為認知能力本就需要一步步提高、因為在之前我們本來就看不到這些。

而就像剛剛說的一樣“意識到自己的能力嚴重不足”其實是一個好的開始,因為在這個時候我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擁有大量的可以用於改變的動力,所以很多朋友在這個時候就會逼迫自己學習、逼迫自己努力。

學習與努力當然是必要存在的,可我們依舊不能忽略“前後斷檔”這個事實,所以在學習與努力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抽出一部分時間用日記、敘事、與他人分享、自我分析、他人協助等方式梳理自己的過去,在梳理的過程中撫平創傷、認識自己、深化了解、增加自信、汲取經驗、學習教訓、感悟人生,將過去與現在,以及自己的未來串聯起來。

這樣我們在面對“巨大的當下與未來”時就不再“弱小”,因為我們已經可以從過去找到關於“現在正面對的這個問題怎麼辦”的答案、找到“自己可能要面對的大概有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找到“我自己面對這些問題能做些什麼,可以做到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甚至於“我選擇了這個解決辦法,將對應什麼樣的結果、將有什麼樣的發展”這個問題的答案。

那你覺得在這個時候,我們在面對差異巨大的當下和未來時,還會有非常多的生存焦慮嗎?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不僅不能忘,還要看得更深、更廣,以及過去與現在的聯絡、其中不變的地方。而我們看到的越多,能收穫的答案、能選擇的方向與解決辦法就更多。

這時候,所有的經歷都沒有白費、所有的經歷都成為了對我們、對我們當下的支撐。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測試-什麼性格的女人才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