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恐懼是人在面臨並企圖擺脫某種危險情境而又無能為力時產生的情緒體驗。恐懼是人性的弱點之一。伴隨恐懼而來的往往是自信的消弭,於是心生恐懼的人常常會產生縮回或逃避的行為。

不僅成人會恐懼,就算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孩子們,也常常陷入恐懼。從心理學的角度而言,恐懼是不分年齡、性別的,只不過孩子因為小,對世界和人生認知不足,無法準確清晰地意識到恐懼的存在,也不知道如何戰勝和消除恐懼,只是出自本能地表現出猶豫和拖延。

得知奶奶去世的訊息,一年級的布丁看著爸爸媽媽都在收拾東西趕回家,她卻呆呆地坐在沙發上,不願意收拾自己的衣服。媽媽著急地催促:"布丁,你要快一點呀,要不然就趕不上飛機了。"布丁看著媽媽,一臉懵懂,直到媽媽再三催促,她才說:"媽媽,我能不能不回家呢?"媽媽大吃一驚:"奶奶去世了,你當然要回去,你不記得奶奶多疼你了嗎?"布丁依然說:"但是,媽媽……"看到她欲言又止的樣子,媽媽又催促,布丁說:"人死了會變成殭屍嗎?會變成吸血鬼嗎?"爸爸一下子意識到布丁在擔心什麼,因而說:"寶貝,人死是不能復生的,電視上和圖畫書上說的都是假的。再說奶奶怎麼會嚇唬她最疼愛的孫女。"爸爸的話讓布丁稍微放心些了,布丁這才開始收拾衣服。

對於才一年級的孩子而言,布丁顯然還無法正確地理解生死的意義,所以她才會擔心奶奶死後變成殭屍或者吸血鬼。因為不瞭解死亡,死亡對於孩子來說完全是未知的,所以恐懼也就變得更加深重。幸好爸爸及時瞭解了布丁的心理情況,馬上展開安撫,解答了布丁心中的疑惑,才減輕了她的恐懼感。

在確定是恐懼導致的拖延之後,就要努力幫助孩子戰勝恐懼。首先要鼓勵孩子主動和父母交流,引導孩子開誠佈公地說出心中的困惑和擔憂。對於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完善的低齡兒童,父母還要安撫孩子的情緒,用孩子的邏輯思考問題,從他們的隻言片語中發掘出令他們害怕的東西。孩子恐懼的來源有很多,比如自然界的雷鳴、閃電、暴雨,電視或電影裡出現的恐怖鏡頭。在明確了根源後,父母就要採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傳授科學知識,教孩子正確認識各種自然和生活現象。當孩子足夠了解世界,自信可以安全地去做某些事的時候,他們自然不會再逃避和拖延。

母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對於小孩子表現出來的恐懼,他們會理所當然地進行安撫,而面對年齡大一點的孩子表達自己的恐懼心理,父母往往就沒那麼有耐心了,甚至還會嘲笑、責罵孩子,這是絕對不可取的。例如,一個已經上六年級的男孩,在上游冰課時始終不肯下水,老師的勸說、父母的責令都不管用。原來,他在小時候看過一部電影,電影裡有一條鯊魚遊進了遊冰池,並且咬傷了人,從此他便對遊冰池產生了難以克服的恐懼。為人父母一定要謹記,孩子形成恐懼心理都不是毫無緣由的,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大了就簡單粗暴地去壓制孩子的恐懼感。

13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如何避免被這四種心理效應所操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