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來訪者周先生(37歲,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由於自小家庭教育嚴苛,導致我一直深度自卑。好像從初中開始就不太願意與人交往,高中更是自我封閉,一心放在學習上,父母也覺得我很正常,因為我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後來順利考上大學,考上公務員,有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但我與人交往的障礙不但沒有減輕,反而變得更嚴重了。

查了很多資料,感覺我的情況很像社交恐懼症,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同事們一起去飯堂吃飯,我總是要等他們都吃完了才敢去;部門安排座談發言,我總是能推就推,因為我非常害怕在很多人面前發言;參加活動,我總是習慣性想要逃離;即使周圍全是陌生人,我都很擔心他們在審視我,擔心自己哪裡表現不好被人笑話。所以我除了上班,基本上很少出門,也很少說話,感覺離社會越來越遠。

同事、家人都說我怪癖,甚至覺得我“精神不正常”。他們根本不能理解我內心的恐懼和痛苦,我是多麼害怕去接觸和麵對這個社會。朱老師,我這樣的情況還有救嗎?

社交恐懼症,又名社交焦慮症,是一種對任何社交或公開場合感到強烈恐懼或憂慮的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會引起羞辱或難堪,從而抗拒並害怕社交活動。社交恐懼症多數和原生家庭的成長環境和教育方式有關。

社交恐懼症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嚴重者甚至演變成抑鬱症、自閉症,進而導致患者社會功能退行甚至喪失,一定要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非先天性社交恐懼,都是可以治療的,並不是不治之症。

若水三千綜合眾多社交恐懼症調整、治療實踐經驗,推薦以下治療方法供大家參考。其中認知行為療法最為常用,且效果明顯,愈後穩定性好。

①暴露療法

故意讓患者暴露於能引起焦慮煩惱的各種不同的現實刺激性情境中,在暴露期間有目的有步驟地使患者產生更嚴重的焦慮反應,鼓勵患者堅持到焦慮緩和為止,使之逐漸耐受並能適應。

暴露療法又稱滿灌療法,有時又稱為集中練習,即反覆暴露練習、持續“滿貫”體驗,而不給太多的間歇時間休息,以取得更好的適應效果。眾多案例表明,暴露治療能有效地緩解各種恐怖症,且療效比較持久,可維持數年。

②催眠療法

催眠師透過言語暗示或催眠術使患者處於類似睡眠的狀態,使患者的意識範圍變得狹窄,藉助暗示性語言,挖掘患者心靈或記憶深處的東西,探尋其是否經歷過某種窘迫的事件,試圖尋找到發病的根源,以消除病理心理和軀體障礙。

患者所具有的可暗示性,以及患者的合作態度及接受治療的積極性是催眠治療成功的必要條件。透過催眠方法,將人誘導進入一種特殊的意識狀態,將催眠師的言語或動作植入患者的思維和情感,從而產生治療效果。

認知行為療法認為,社交焦慮中有心理成分、認知成分和行為成分,是一個三重的理論結構。所以無論是團體、家庭或者個體治療,都要包括基於以上三個部分的技巧指導、心理支援以及防禦復發的防禦計劃。

首先要從認知角度幫助患者認識到自己的情緒問題源於自己的認知方式,進而形成建設性的自我觀念,學會用正確、合理的觀念(如:每個人都不完美都有缺陷)來代替引起焦慮的想法(如:我這麼差勁別人肯定會笑話我),放下慣有的不現實和非合理的認知;其次透過行為訓練進行系統脫敏,在行為訓練過程中對引起恐懼的情況進行分析,透過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擬由低到高進行系統脫敏。

再透過指定作業,在療程之外的實際生活情景中使用治療中學到的行為技巧進行自我突破,把治療行動延展到諮詢室以外的生活中,並在生活中檢驗治療成效;最後,制定科學合理、患者可操作的防禦計劃,並將治療中習得的認知概念化、技能系統化,以應對未來實際生活中的真實情景,形成抵抗社交恐懼的常態心理機制和行為機制。

④森田療法

森田認為,由於患者對事、對人、對己過分敏感,可能產生某些神經症狀。患者大多數有疑病心理,追求完善,追求舒適,常對自己的健康狀態過分擔心。比如常把自己正常變化如心跳快、思慮多等誤認為病態,並集中精神注意這些表現,從而出現焦慮和緊張,使不適的感覺進一步增強,導致各種主觀症狀越來越明顯。這種惡性迴圈就是所謂“精神互動作用”。

森田療法對社交恐懼症的指導意義在於,告訴我們要接受社交中的“膽怯、緊張、心理不安”這一既定事實,不再把其當作身心異物加以排斥,不再關注體察心理症狀,而是要帶著緊張、膽怯象正常人一樣交往,順其自然,為所當為,使症狀在不知不覺中消失。

⑤精神分析法

精神分析療法:透過自由聯想和夢的解析,主要針對童年是否有創傷經歷以及創傷對患者症狀的影響,讓潛意識的東西呈現在意識裡,併發洩壓抑和累積的情緒,在潛意識層面進行疏導。

此種方法可能加深患者對問題的過度審視,增加對問題的恐懼度,故應少用和慎用。

⑥系統脫敏療法

系統脫敏療法又稱互動抑制法,主要是誘導患者緩慢、漸進地暴露出導致神經症焦慮的情境,並透過心理的放鬆狀態來對抗這種焦慮情緒,從而達到消除神經症焦慮習慣的目的。在心理治療時應遵循從低向高、循序漸進原則,從能引起個體較低程度的焦慮或恐怖反應的刺激物開始進行治療。

一旦某個刺激不會再引起求治者焦慮和恐怖反應時,治療師可向處於放鬆狀態的患者呈現另一個比前一刺激略強一點的刺激。如果一個刺激所引起的焦慮或恐怖狀態在患者所能忍受的範圍之內,並經過多次反覆呈現,其不再對該刺激感到焦慮和恐怖,即實現治療目標。

⑦綜合療法

綜合療法包括社交技能訓練和認知行為集體治療這兩種治療手段,類似於認知行為療法,包括對恐怖情境的暴露和脫敏等。

社交技能訓練透過像微笑、保持目光的接觸、適宜的語調、如何接受讚美、提問、以及發現和迴應同伴的情緒變化等一些社交場合基本技巧的學習應用去應對社交恐懼,甚至人為設計小型的社交場景來增加患者的社交經驗。

認知行為集體治療著重糾正社交中的錯誤認知,綜合了“暴露療法”“認知行為療法”,透過團體互動和帶領達成療效。

藥物不能單純地消除患者的恐懼情緒,但可用苯二氮卓藥物和普萘洛爾等藥物緩解恐懼帶來的軀體焦慮反應,降低植物神經反應。SSRI類如帕羅西汀、舍曲林等治療社交焦慮障礙有效,三環類抗抑鬱劑米帕明和氯米帕明、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嗎氯貝胺對恐懼症也有療效。

藥物的不良反應限制了藥物的應用。使用藥物治療務必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

⑨其它治療

除了以上方法,鬆弛療法、冥想法、氣功、瑜伽、太極等對患者也有幫助。

需要說明的是,心理治療無定法,也不能照搬某個個案的“成功經驗”。由於存在個體差異性,加上患者配合度、執行力參差不齊,所以一定要因人而異、因症施策、對因努力,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展開針對性治療。

無論採取何種治療方法,請務必在專業人士指導下進行。把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是恆久不滅的真理。(作者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專業從事心理諮詢工作十餘年,完成各類案例上萬個。)

11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學課程——影響力的武器,幫助我們更好的進行生活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