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知識去解釋生活,每個人都是樸素的心理學家。
大家好,這裡是雜談小鋪,好久不見,甚是想念。在瞭解今天的知識之前先看看下面的故事。
在一個茶館中,一位公安局長正在和一個老頭兒下象棋,突然,一個小孩跑了進來對公安局長說:“快回家吧,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來了。”老頭問公安局長:“這孩子是你什麼人?”局長說:“這是我的兒子。”那麼,請問這兩個吵架的人和局長是什麼關係?有人拿這個問題問了100個人,結果只有兩個人答對了。
如果你仔細思考和推理,事情並不複雜。這個下棋的公安局長是個女局長,自然是孩子的媽媽。吵架的是孩子的爸爸和孩子的外公。而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公安局長“一般是”男性,上茶館跟老頭下棋的人也“一般是”男性。這是一個典型的刻板印象誤導人的判斷力的故事。
之所以要在瞭解歸因之前引入刻板印象,是因為兩者有著密切的關係。
歸因,是說我們基於對他人的觀察,來推斷他人的行為原因或內部的心理狀態。講人話就是說,在別人在做了某件事,我們會想他是出於什麼心裡才會做這件事。就比如,下雨天,有輛汽車從你旁邊急速駛過,濺了你一身泥,你怎麼解釋司機的行為呢?是有急事不得已而為之,還是故意取樂?這個過程就是你歸因的過程。而刻板印象往往就是在,不同情景下不同的心理狀態形成的。有時候他會禁錮我們的思維,有時候卻又是快速適應新環境和減少大腦認知負荷的有效途徑。
心理學對其的解釋是,在對他人行為進行歸因時,往往傾向於把別人的行為歸結為其沒在的原因,而低估了情景的影響。
這很好解釋,就比如你在街上看到一個男人正在打女人。通常,腦子裡第一想法是這個男人品性惡劣,怎麼能打女人。但實際情況是這個女子是小偷。在這種時候做出判讀時,很容易聯想到時這個人有問題,而沒有想到所處的情景也在影響。
這種社會效應放在,文化背景的層面尤為突出。在強調集體主義的亞洲環境中,人們會更多注意事情發生的情景因素,而放在個人主義的歐美國家,對於個人的本性的推測會更多。
美國心理學家Quattrone(夸特龍),提出的雙級梯模型指出,他認為人們不由自主地、自動化地做出內在歸因,第二步才有可能有意識地、選擇地做出情景歸因。這提醒我們,在做出最後的判斷前多思考一下,是這個人真的就是這樣的人,還是有其他原因在影響他。下次如果女朋友再對你無理取鬧發脾氣,先不要抱怨她天天沒事找事,去看看是不是她購物車裡有一樣一直想買的東西你沒有給她買(學會知道,ta行為發生的外部原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