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自我防禦

自我防禦機制是自我在尋求表現的本我衝動與否定它們的超我要求之間的日常衝突中用來保護自身的心理策略。在精神分析理論中,這些機制對個體應對重大內部衝突是極為重要的。透過使用自我防禦機制,個體可以保持滿意的自我意象和受歡迎的社會形象。例如,一個兒童強烈地憎恨他的父親,如果付諸行動就會有危險,而壓抑就會相安無事。因而這種敵意衝動在意識範圍內不再急於要求滿足,甚至它的存在也不會被注意到。然而,儘管這種衝動不會被看到或聽到,但它並沒有消失;這種情感始終在人格功能中產生影響。例如。兒童對父親建立強烈的認同,可增加其自我價值感,並減少因敵意衝動被發現而產生的無意識恐懼。

壓抑與自我防禦

有時本我和超我之間的妥協就如同是“在本我上加個蓋子”。極端的慾望被排除在意識之外而保留在不被察覺的無意識當中。壓抑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 理過程,以免因不被接受的和/或可能引起危險的衝動、願望或記憶而體驗到極度焦慮或罪惡感。透過壓抑使資訊排除在意識之外的過程。壓抑是個體克服有威脅的衝動的最基本的自我防禦方式。

焦慮與自我防禦

焦慮是被壓期的衝突要出現在意識領域時所引發的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焦慮是種危險訊號:壓抑失效!紅色警報!需要更多的防禦!這時就需要第二道防禦,它將會動用其他的自我防禦機制緩解焦慮,並將令人煩惱的衝動送回到無意識中去。例如,一位不喜歡也不想照顧兒子的母親可能會使用反向形成,將其不被接受的衝動轉變到相反的方向:“我不能恨我的孩子”變成“我愛我的孩子,看我是多麼愛我的孩子呀!”這種防禦是緩解和應對焦慮的一種功能。

如果防禦機制有助於你克服焦慮,為什麼它們還會有負面的結果呢?自我防禦機制雖然有用,但終究是自我欺騙。當人們過度使用時,會產生更多的麻煩,要多過其所解決的問題。為了減少焦慮,人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理能量去歪曲、偽裝以及改變不被接受的衝動,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其後果是,人們沒有精力去有意義地生活或建立滿意的人際關係。

16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疾病的來源,“病”的漢字構造形態就早已說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