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原創 Luna 外灘教育看點 每一代人的親子關係中,似乎都存在過度控制這一問題。尤其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當代社會,父母更傾向於去控制孩子的發展,找到一條失誤最少、效率最高的成長路徑。可是,家長對孩子控制慾的邊界在哪裡?怎樣才能掌握好管教力度,讓親子關係健康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副教授田宏傑認為,父母應該成為能看得見孩子需求的權威型父母,幫助發展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文丨Luna 編丨Jennifer最近,鋼琴演奏家郎朗吉娜夫婦官宣得子。在年末音樂會後的採訪中,郎朗面對是否會做“虎爸”這個問題,表示自己不想做這樣的父親。“這事兒我還得求我爸,發火的時候,我是有點下不了手,還是找他吧,他有這個基因,(壞人)一直當下去挺好的。”郎朗說父親有“虎爸基因”,並非虛言。在郎朗成為世界頂級鋼琴大師的路途中,沒少遭遇父親嚴厲的控制型教育:因為從小輾轉外地學琴,與母親長期分離,父親卻以“會讓兒子練琴分心”為由,不允許母子相見。有一次父親大發脾氣,把郎朗拉到公寓11樓的天台上,拿出一瓶抗生素逼兒子吃下去。郎朗不肯吃,父親尖叫道:“那你就跳樓!跳下去死!”像朗朗父親這樣極端的例子,或許是少數,但是父母對孩子的過度控制在生活中並不少見。考試成績絕對不能比別人差,考差了就要做更多練習補回來;練琴反覆出錯,父母急到打罵,覺得孩子是故意的;為了學得更多,報越來越多的補習班,但是從不問孩子的意見……許多父母曾也是被自己爸媽嚴厲管教的孩子,而如今面對自己的孩子,自己成為了“怎樣管教”這個問題的答題者。家長對孩子控制慾的邊界在哪裡?原本是天性的控制慾是如何過度的?怎樣才能掌握好管教孩子的力度,讓親子關係健康發展?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外灘君與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博士,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青少年教育與發展研究基地副教授田宏傑進行了一次談話。

田宏傑只看到未來,看不到當下催生了過度的控制慾面對家長的控制慾這個問題,田宏傑認為,首先,控制慾是每一代家長、每一個人都會有的一種天性。早上想賴床的時候,強迫自己起床;想吃甜點的時候,告訴自己要少吃一點……諸如此類的控制,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生活中存在。而家長對於孩子的控制,則體現為在孩子年紀還小,對未來看得不夠長遠的時候,父母根據社會的要求和自己的認知,讓孩子根據這些要求去行事。“但是這幾十年間,社會變化這麼大,家長可能深切地體會到一種未來的不確定性。家長會覺得對孩子最好的辦法,就是去控制孩子的發展,讓孩子走一條最優的路徑,讓可能的失誤變得最少,用最高效率養成最積極的品質。”在田宏傑看來,父母為了孩子的未來設定目標,盡心盡責,並無不妥。但是別忘了,日子要一天天地過。一旦父母對孩子的養育,變得只看得見“幸福的”未來,而忽略了孩子當下的需求,那麼這樣的控制也就變了味,過了度。

田宏傑分享了一個琴童小朋友的故事。和許許多多從小學音樂的孩子一樣,這個小朋友也是從小就開始了辛苦的練習,四年級就通過了鋼琴10級。但是進入初中後,孩子卻得了抑鬱症,不肯出門,不肯上學。這時,孩子的媽媽不再讓孩子練琴,也不要求孩子去學校,只想帶她出去走一走。“春天天氣這麼好,我們出去走走吧?去公園轉一轉,你喜歡什麼樣的衣服我們去買。”但是孩子已經對一切都不感興趣了,媽媽只能在痛苦中反覆地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她開始後悔自己當初強迫孩子練琴,不給孩子一點喘息的機會。有一次,也是在春天,去老師家的時間早了,孩子看到外面鶯飛草長便開心地去園子裡摘花。剛過三分鐘,看著玩得正開心的孩子,媽媽心中的警笛忽然響起來,催促孩子趕緊去背譜。孩子眼中滿是不捨,向媽媽哀求再玩5分鐘,但是媽媽堅持不能再玩了。“現在把琴練好了,以後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田宏傑分析,這是許多父母會落入的“過度控制的誤區”。父母眼中看到的是孩子光明的未來——孩子因為刻苦練習鋼琴,因此獲得各種機會;無意之中,向孩子傳達的資訊是“只有獲得別人對你琴藝的稱讚才是最重要的”。孩子是單純的,小時候他們的慾望只在眼前,對於那個小琴童來說,也許就是在春天去聞聞小花,看看小草。但父母卻用控制的方法,在他們腦中植入了“我的需求不重要/看小花小草不重要”這樣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覺得自己的想法和需求真的不重要。

對此,田宏傑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心理學概念做了簡單的解釋:“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我們控制自己不賴床,不多吃甜食,都是因為我們預見到了可能的結果,而做出的選擇。父母對孩子的長遠規劃也屬於這個範疇。但是這種長遠意識,在年紀尚小的孩子身上還沒有很好地發展出來,也就是他們的“超我”還沒有完整形成。孩子只有完全遵循本能慾望的“本我”,和具有意識的“自我”。簡單來說,影響孩子最大的是他們當下的需求——“我不想彈琴”、“我想出去玩”。當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過度了,孩子們就會和內心的的需求斷開連線,因為那些需求都“不重要”。對孩子來說,他們等不到一個“想玩就玩”的未來了,反而可能會陷入抑鬱症。不做控制慾過度的父母要看得見孩子的需求在田宏傑做心理諮詢的工作經歷中,遇見了許多為自己當初管教過度而後悔的事例。在這些家庭經歷中,她發現孩子們有三類表現,體現了父母的控制已經過度。一是自控力極差,有沒有父母管教天差地別。比如有些父母發現,一旦自己不監督孩子寫作業,孩子一個字都不會寫。二是過度焦慮。尤其到了考試前,孩子開始產生過多的焦慮,擔心自己考不好。有些孩子甚至焦慮到了不想上學的程度。三是逆反心理特別重。父母說什麼,孩子都要反著來,堅決和父母作對。要想補救或是避免這種控制過度,管教過多的情況,田宏傑認為可以從權威型父母的“接受+控制”兩個維度出發。

首先是要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為孩子設定一個他能夠達到的要求。《鄭爽與母親漫長的戰爭》一文中,提到鄭爽練琴時的一個細節:有天晚上,娘倆兒在臥室練琴。那天的曲目裡有個複雜的跳音,劉豔會了,鄭爽卻做不好,又犯困,惹怒了母親。她開始對著女兒發飆……這樣的例子其實在生活中並不少見。田老師分享的例子裡,有位爸爸反覆教自己二年級的孩子英文的疑問句,但是孩子卻總是學不會。“He goes to school on foot.”改成“Does he go to school on foot?”在爸爸看來就是加個助動詞而已,孩子學不會,一定是不用心。但是他卻沒有看到,孩子自己都急哭了,仍舊沒有理解疑問句的方法,並不是沒有用心學。田宏傑分析,這位爸爸也許忘了,自己學了很多年的英文,已經習慣了語法,自然講解起來覺得很簡單。但是對於孩子來說,尤其是隻有二年級的小朋友,一是中文中沒有類似的疑問句表達,二是抽象思維還沒有很好地發展起來,這樣的疑問句練習對他而言,真的很難。如果父母眼中沒有孩子的發展水平,一味地提要求,其實就是以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了。在學英語這個例子裡,孩子理解不了語法,父母能做的就是幫助他們持之以恆地大量練習,慢慢地去理解語言背後的規慮。而不是動輒打罵,甚至認為孩子只是單純不用心不努力。

其次,眼中要有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一定有求必應,但要去了解。田宏傑曾看到這樣一個媽媽,願意花費成千上萬的真金白銀給孩子報各種輔導班,給孩子買的玩具也都是價值不菲的正版商品。但有次出門,孩子哭著鬧著要一個小商店裡看起來就很劣質的小喇叭。媽媽非常不理解,這個小喇叭聲音刺耳,材料劣質。堅決不給孩子買,還跟孩子強調,我們要買有品位的東西。田宏傑問媽媽,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想要那個小喇叭嗎?媽媽說自己不知道,也不關心。換言之,媽媽心中只有自己的需求。其實,田宏傑自己也遇到過類似的事。去市場買菜時,孩子特別想要路邊售賣的動物餅乾。她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能買,擔心餅乾吃起來不安全。但是,孩子為什麼忽然想要呢?難道真的是心血來潮,或者無理取鬧嗎?一問才知道,其實孩子的心思很簡單。幼兒園裡每天到下午的點心時間,誰當天表現好,老師就會發一塊動物餅乾。對孩子來說,這樣一塊餅乾就是最想要的誇獎。在孩子年紀尚小的時候,他們的許多需求決定都在家長手中。家長想要避免專斷,就要對孩子的需求有好奇心,去詢問和傾聽他們的想法,孩子的需求自有他們的道理。即便最後的決定權還是在自家長手裡,瞭解孩子的需求後,告訴他們自己做決定的原因,也能夠建立起彼此尊重的親子關係。

其實,對於年紀較大的孩子,這種方法仍然適用。很多孩子進入青春期,進入高中以後,自我管理能力已經逐漸形成,父母的管教在他們耳中也就成了嘮叨。他們最需要的不是父母告訴自己應該怎麼做,而是父母能夠坐下來,聽聽自己的感受。“還把他當孩子,還想給他方法,你們的關係只能變差。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當他想說的時候,你就聽好奇地問,關心他的感受,不給一句建議,一個方法。他是他世界的親歷者,自己知道事情的難處,如果你能簡單地給方法就解決問題的話,孩子自己早就解決了。”不管就會失控?終極目的,應該正是為了不管對於家長來說,一個沒有教養的孩子是不願意看到的結果,因此,自己的管教孩子除了是出於對未來不確定性的焦慮,還有就是擔心孩子的自制力不夠。因此,去加強自己對孩子的控制。美國心理學家戴安娜·鮑姆林德認為,父母對孩子的管教可以從情感和行為控制兩個維度來評估:其一是父母對待兒童的情感態度,即接受-拒絕維度,或者說愛-不愛孩子;其二是父母對兒童行為的要求和控制程度,即控制-放任維度,對孩子有要求-沒要求。由此也劃分了四種教養型別:有愛有要求的權威型父母,沒愛有要求的專制型父母,有愛沒要求的溺愛型父母,沒要求的放任型父母。

溺愛型父母就是許多人擔心的,對孩子放任不管的型別之一。他們對孩子有求必應,完全沒有底線,也不要求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知乎上曾有答主回答,四年級的孩子猛推自己懷有身孕的嫂子,只是為了看看是不是孕婦摔倒了就會流產。事後,孩子的奶奶反而埋怨答主不該教訓自己的孫子。但是,反其道而行之,什麼都管就能解決問題了嗎?未必。去年,14歲少年報警稱父親裝監控侵犯自己隱私的新聞讓人唏噓不已。父親說,孩子總是會熬夜打遊戲,怕他荒廢學業才裝了攝像頭。孩子則認為,在監視之下,自己的一舉一動都沒有了自由,到了令人窒息的底地步。田宏傑認為,在管教這個問題上,父母並不是只有“管或不管”兩個選擇,而是從父母管教過渡到孩子自我管理的一個過程。“父母在前期管孩子的目的一定是為了到最後不管,為了孩子之後能夠獨立,讓孩子學會自己管自己。”在田宏傑看來,適當的管教應該幫助孩子不斷超越舒適區,發展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德國心理學家湯姆·森寧納關於壓力區域的理論正是如此:“舒適區“的學習者因為沒有挑戰,所以也沒有在學習;“學習區”的學習者不斷學習和成長;而“恐慌區“的學習者壓力很大,學習受到阻礙。比如學跆拳道的孩子,開始時候覺得特別有意思,穿上了新衣服,還有新奇的動作。可是五六次課後,開始被重複的訓練消磨了興致,不想再學了。如果父母有求必應,聽從孩子的意思,隨意的放棄,那麼孩子就永遠只能在自己的舒適圈裡徘徊。如果這時候父母能夠推一把,讓孩子突破自己的瓶頸,也許就會真的愛上跆拳道這項運動。其實,不管父母的意圖是怎樣的,隨著孩子年紀增長,都會進入自我管理的時期。而孩子自我管理的方法,就來自與父母對孩子的管教方法。如果父母對孩子完全不管教,那麼孩子極有可能就成長為一個我行我素,對他人沒有同理性的人。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管教過於嚴格,那麼孩子長大後也會用父母對自己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練琴練不好會覺得自己手笨,考試考不好就會覺得自己沒用,甚至一到考試前夕就會過度擔心,引起焦慮。因此,幫助孩子突破舒適區,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幫助他們培養起自主學習和掛管理的能力。

回顧自己的成長生涯,田宏傑自己對於父母的控制也有著深刻的體會。小時候,一到放寒假就光想著玩,直到媽媽要檢查寒假作業,才會逼著自己在三天內寫完作業。後來,她就想著在假期的前三天做完作業,然後放心地享受假期。但是沒有媽媽檢查作業的壓力,這三天的任務不斷成為了“明天再做”的任務,結果既沒玩好,也沒寫好作業。田宏傑感嘆道,其實父母有時候看不到孩子的難。孩子自己也有壓力,想做好事情,但可能沒有自制力或毅力去完成。俗話說“預則立,不預則廢”。比起全然不管,或是事無鉅細地過度控制,家長管教孩子最重要的方法還是幫助孩子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天花幾分鐘幫助孩子梳理一下學習的難點,和生活中的難題,和他們一起制定一個可以執行下去的提升計劃,最終形成自主學習能力,或許才是破除控制慾魔咒的最好辦法。原標題:《兒童心理學專家田宏傑:孩子不管就失控,毀掉孩子自控力的恰恰是家長管太多》

1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築愛心理丨夢的解析:夢的刺激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