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最近一個時期以來,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出現了多發頻發且年齡偏小的現象,急需引起各方面,尤其是家長的關注,學校教育中已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重要內容貫穿始終並以制度的方式加以強化落實,家庭教育中亦不可缺失才對。

總體而言,筆者認為,孩子出現心理問題是由於其內心的期望值與外界客觀存在之間出現了較大落差,而自己又無法調適,久而久之造成的心理上的焦慮不安,恐懼,懷疑,易怒,無法控制自己等情緒表現。據專業人士分析,青少年出現心理疾病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遺傳因素,不少人認為心理疾病不是生理上的是不會遺傳的。有病理專家統計分析發現,心理疾病也是具有一定的遺傳性的,只不過其具體表現不同,且其遺傳性表現並不是與生理疾病一樣具有必然性,準確地說,心理疾病的遺傳性可以理解為後代的易感性稍強一些,但其易感性大小也與後代身體素質,個性性格,生活環境密切相關,後代也極有可能不會患心理疾病。這種貴遺傳性雖然與生俱來,我們很難改變,但只要用心,想辦法,還是可以改變的;

2、家庭環境因素,親子關係對孩子的健康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陪伴孩子成長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之一。和睦和諧民主平等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可現實社會,有的父母由於工作忙,還有的父母離異,還有的父母長年在外地工作或長年出差在外,導致過分疏離孩子,基本上沒有跟孩子親近和接觸的機會,不瞭解孩子所思所想,不能及時替孩子化解內心的矛盾,從而導致孩子出現情緒問題。留守兒童,單親家庭的孩子是典型代表。

有的父母過分苛刻、嚴厲,對孩子動不動就是訓斥批評,責罰,讓孩子在家裡只能謹小慎為,生怕犯錯,從而產生緊張情緒。

還有的父母對待孩子的問題簡單粗暴,沒有耐心,不會循循善誘,導致有問題更時根本不敢跟父母講,只能自己承受可孩子的承受能力是極其有限的,久而久之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有的父母則恰恰相反,他們過分寵溺,沒有原則,跟孩子的距離沒有界限,以孩子為中心,事事順從,這樣孩子覺得一切都有父母操心,不會經歷任何逆境,稍有挫折就會受不了,這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心理方面的問題;

還有的家庭,由於父母家人之間關係不和諧,總是吵架或冷戰,孩子夾在中間左右為難,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也是極大的。

3、孩子本身性格因素,性格的形成大多是由環境造成的。有的孩子性格孤僻內向,不愛與人交流,集體生活中不喜歡與人打交道,不合群,漸漸地就會被孤立冷落,從而導致心理障礙。還有的孩子內心細膩,情感豐富,愛琢磨,愛分析別人,有的問題,有的矛盾得不到及時化解。還有的孩子自尊心強,受不得失敗挫折,更受不得批評,一旦受到挫折就會鬱積於心,從而出現情緒問題。

4、孩子本身缺陷因素,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的孩子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陷,影響孩子的自信心,甚至失去朋友,從而導致孩子心理出現障礙。比如有的孩子先天殘疾等。

5、社會環境因素,社會對孩子的影響力不可低估。孩子在社會環境中間也會受到影響,比如學校裡來自老師的學習上的壓力過大,來自同學之間的競爭過於激烈,抑或是因為同學關係處理不好,師生關係處理不好,也或者是因為缺少朋友等,也會導致孩子出現一些心理和情緒的問題。

當然,每個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造成心理,情緒上的問題的原因也各不相同,都需要我們去關注,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光要欣賞孩子,更要用心觀察分析孩子,及時掌握孩子心理健康狀況,有的放矢,否則後悔莫及。

儘管心理健康問題很突出,影響巨大,但也不應該把什麼問題都歸於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要確定,然後再治療。關鍵是預防。

7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超越自卑之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