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不只貼標籤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現實中許多父母一旦發現孩子做的不能使他們滿意,就會不停地指責和抱怨,孩子會越來越覺得窒息,甚至產生"無能感",對自己失去信心,行為也出現倒退。因而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即父母對孩子要求越高,越是看不慣孩子,孩子就越是拖延。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如果父母能夠換一個角度,當子完成對他們來說比較難的某件事情時能夠給予積極肯定,例如"這本名著非常厚,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讀完真不容易""你小小年紀就能自己鋪床了,比媽媽小時候厲害多了"等。這些話對於成人而言也許並不值得重視,但是對於孩子而言,卻能夠使他們接收到父母的積極訊息,從而擁有自信,主動做事,不再拖延。

還又是什麼原因呢?其實,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就是期望效應: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對個體的由衷讚賞和認可,會極大地提升個體的自信心,使個體向著優於一般表現的方向發展。這個期望出現在學校裡就是"教師期望",出現在職場上就是"主管期望",而在家庭中,這個期望來自於父母。

美國現代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很小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因為缺乏管束,他成了公認的壞男孩。9歲的時候他有了一位繼母,第一天父親就指著卡耐基告訴她:"他可是全鎮最壞的男孩,簡直叫人防不勝防。"然而,繼母卻走到卡耐基面前,摸著他的頭,溫柔地說道∶"他不是全鎮最壞的男孩,而是最快樂、最聰明的男孩。"這句話成了少年卡耐基激勵自己的動力,多年後他成了享譽世界的成功學大師。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也說過:"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當父母期望孩子朝著特定的方向發展,那麼最好的方法就是積極按照所期望的樣子去誇讚孩子,給予孩子良性的、積極的心理暗示,孩子就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努力使自己符合被期望的樣子,這與"標籤效應"恰好相反。

同樣的道理,當面對孩子的拖延,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抱怨,而是對孩子充滿信心,多鼓勵、誇獎孩子。在教育過程中,應該被放大和強調的是孩子的優點和進步,而不是缺點和不足。

一直以來源源的表現都不錯,別人都說他是個乖巧懂事的孩子,老師也認為他在學習上比較主動。然而,每當源源取得好成績,喜滋滋地回家向爸爸媽媽報告,爸爸還能肯定源源,媽媽卻總是當即就提出更高的要求:"不要驕傲哦,班級裡還有很多同學比你更優秀。你要把目標定得更高一些,才能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雖然媽媽也是在肯定源源,但是源源總覺得不管他怎麼努力,媽媽都不能真心地認可和讚賞他。漸漸地,他在對待學習上變得越來越不在意,有事能拖就拖,再也不積極主動了。

期中考試源源的成績退步了很多,看到成績單的那一刻媽媽很驚訝,等到家長會散會,她馬上拿著成績單去找老師溝通。老師納悶地說:"我也很奇怪。以前他很積極主動,現在卻對學習不上心,而且對於學習成績也不在乎。你們家裡最近發生了什麼事情嗎?"媽媽疑惑地說:"沒有啊,前段時間他拿著月考成績回家,我還告訴他要繼續努力、再接再厲呢!"老師似乎意識到了什麼,接著問媽媽:"你表揚他了嗎?"媽媽說∶"沒有表揚,不過他爸爸表揚了。我怕他驕傲,就叮囑他要更努力、更上進。"老師想了想說:"源源媽媽,你要學會先表揚孩子,再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孩子心思簡單,特別希望得到表揚,雖然源源已經上五年級了但也還是個孩子。如果你在他進步的時候不認可他,也許他會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毫無意義呢!"

老師的話使媽媽恍然大悟,回到家之後,雖然源源考試成績有所下滑,她還是沒有批評源源,反而誇源源是一個勇於戰勝困難的小朋友,下次肯定可以取得好成績。媽媽明顯看到源源的眼睛裡閃爍著光輝,似乎整個人都興奮起來了。

源源就是因為始終沒有如願以償地得到媽媽的認可和讚許,對於學習才一改積極主動的常態,變得拖延、消極,似乎沒有信心在學習上取得更大的進步了。老師說得很對,每個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讚許,更何況源源一直以來都乖巧懂事、成績優異,儘管爸爸對他表示了肯定,但對於總是對他提出更高要求的媽媽的意見,他似乎看得更重。幸好老師一語驚醒媽媽,使她意識到源源需要得到表揚,他才能繼續對學習充滿熱情,鬥志昂揚。

父母要學會善用讚美和鼓勵的力量,但是要注意兩點: 第一,期望要適中,要符合孩子的實際水平,設定在孩子透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範圍內,否則期待值過高或過低都會打消孩子的積極性。比如孩子原來三個小時才能完成作業,那麼父母就應該把期待值定在兩個半小時,而不是一個小時。第二,謹防虛偽、誇張的讚美,表揚孩子一定要建立在已有成績的基礎上。如果孩子的畫明明畫得很差,父母為了不讓他喪失信心,就顛倒是非地誇他畫得好,這樣非但達不到鼓勵的效果,反而會導致孩子盲目驕傲,甚至歪曲認知,以後都不能客觀理性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1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終於理解年輕人得癌症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