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放假通知:本號工作人員2月11日-21日春節放假,這段時間停止發文,22日起恢復,特此通知。
在英國著名兒科醫生、兒童精神學家唐納德·威尼康特看來,要養育出身心健康的孩子,你不必非得是完美媽咪。用他的話說,只須當一個“過得去的媽媽”就好了。
這個結論從何而來,請看完下面這些兒童心理從業研究者的諮詢案例。
01為什麼完美的父母,會養出“精神病人”?
一位旅英華人諮詢師曾接待過這樣一位來訪者:
20多歲的女孩,聰慧美貌。她因為極度空虛而走進諮詢室,她的症狀有:
這位“空心病”女孩家族史上沒有抑鬱症或焦慮症病人,且有堅實的友情、親密的家庭。
她還說,令人沮喪的是,她找不出來自己到底是對什麼不滿。
她說她有一對“棒極了”的父母,兩個出色的手足,支援她的朋友,極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體,漂亮的房子。
令這位諮詢師沒有想到的是——類似的病人越來越多。
諮詢師的沙發上坐滿了二三十歲的成年人,自述患上憂鬱和焦慮,很難選擇或專注於某個令人滿足的職業走向,不能維持良好的“親密”關係,有種空虛感或缺乏目標感———但他們的爹媽無可指摘。
恰恰相反,這些病人都說到他們是多麼“崇拜”父母,說父母是自己在這世上“最貼心的朋友”,從來都是有求必應,甚至出錢讓他們來接受心理治療(當然也在替他們付房租和汽車保險),這讓他們既愧疚又困惑。畢竟,他們最大的抱怨就是無可抱怨!
而且,諮詢師與這些求助者相處一段時間後,也證實他們說的都是真的!
我們來好好看看,這些父母有多偉大吧:
給孩子“發現自己”的自由鼓勵孩子想做什麼都行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陪孩子做作業當孩子在學校受欺凌或孤立時出手相助在孩子為數學發愁時及時請家教看到孩子對某個樂器表現出一絲興趣就掏錢讓他們上課(喪失興趣時又允許他們放棄)當孩子違規時跟他們談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懲罰。一句話,這些父母很“體貼”,投入地引導他們的孩子順利透過童年的種種考驗和磨難。
閱讀文章的你們,此時可能會有很多人在驚歎:這不就是我嗎?
此時,這位諮詢師要告訴大家一句非常無情的話:
這些父母是否做得太多了?
這些父母為了給孩子提供正確的養育,拼盡全力、精疲力竭,而他們長大之後卻坐在諮詢師的辦公室裡,訴說他們感覺空虛、迷惑、焦慮。
同時,令這位留學博士諮詢師困惑的是:
高等學府心理專業的臨床焦點基本都是放在“缺乏父母體貼如何影響孩子”,沒有任何一個人會想到問一問:“如果父母過度體貼的話,這些孩子會如何呢?”
02我們總說要讓孩子幸福,到底到什麼程度才算幸福呢?
所有育兒法的根本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
將孩子培養為有生產能力的、幸福的成年人。
近年來出現的變化則是:人們對幸福的看法和定義不同了。
暢銷書《幸福工程》作者的幸福困境
“我幸福,”格雷琴·魯賓在暢銷書《幸福工程》中寫道:“但我還應該更幸福。”這種追尋已經風靡全美,變成一場舉國運動。
那到底應該幸福到什麼程度?魯賓也不確定。
聽上去她和那些“空心病”的年輕人的情況完全一樣:
擁有絕佳的父母“高大、黝黑、英俊”(並富有)的丈夫兩個健康可愛的孩子一大幫朋友,在上東區買了豪宅耶魯大學法學學位和成功的自由撰稿事業……儘管如此,魯賓仍不滿意,“似乎缺了點什麼”。為了消解“憂鬱、不安、低落和四散的內疚”,她開始了一段“幸福旅程”:列出行動清單,每週一買3本新雜誌,不斷收拾衣櫥。
在付出整整一年努力之後,魯賓承認她仍在掙扎。她寫道:“從某種意義上說,我讓自己更不幸福了。”
接著她揭示了所謂“成年的奧秘”之一:“幸福並不總讓你感到幸福。”
社會學教授:幸福會導致災難
“幸福作為生活的副產品,是很棒的一個東西,”斯沃斯莫爾學院社會學教授巴里·施瓦茲說,“但把幸福作為目標來追求,只會導致災難。”
而現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著這個目標,卻適得其反。
諮詢師們開始懷疑:會不會是父母在孩子小時過於保護他們,避免讓他們不幸福,才剝奪了他們成年後的幸福感呢?
精神病醫生:不要剝奪孩子體驗焦慮的機會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精神病醫生保羅·波恩說,答案可能是肯定的。
在臨床實踐中,波恩發現很多父母會盡一切可能避免孩子體驗到哪怕一丁點的不適、焦慮或者失望。
當孩子長大,面對正常的挫折,就以為事情嚴重出錯了。
他說:當學步兒在公園裡被石頭絆倒,剛剛倒地,還沒來得及哭呢,一些父母就會飛撲過來,抱起孩子,開始安慰。
這事實上剝奪了孩子的安全感——不僅在遊樂場,而且在生活中。
如果你不讓孩子體驗那剎那間的困惑,給她一點時間,讓她明白髮生了什麼(“噢,我跌倒了”),讓她先把握跌倒的挫折感,並且試圖自己爬起來,她就不會知道難受是什麼感覺,以後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時也不知道該如何應對。
這些孩子上大學時,會因為最小的麻煩發簡訊給父母求救,而不會自己找辦法解決問題。
假如,當孩子被石頭絆倒,父母允許她自己恢復一秒鐘,再去安撫她的話,孩子就學習到:“剛才有一秒鐘挺嚇人的,但我現在沒事兒了。如果有不快的事情發生,我能自己擺平。”
波恩說,多數情況下,孩子會自己應付得很好,但很多父母永遠弄不懂這一點,因為他們忙於在孩子不需要保護時過早伸出援手。
03兒童心理學家:孩子需要養成“心理上的免疫力”
哈佛大學講師、兒童心理學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體驗痛苦的感覺,就無法發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這就像身體免疫系統發育的過程,”他解釋說,“你得讓孩子接觸病原體,不然身體不知如何應對進攻。孩子也需要接觸挫折、失敗和掙扎。“
我們是否做過這樣一些事情:
六一兒童節,孩子沒有得到登臺表演的機會,我們就給學校打電話抱怨。孩子說他不喜歡跟他一起乘車上學的另外一個孩子,我們不是引導孩子學會容忍他人,而是乾脆親自開車送孩子上學。家庭心理師:孩子應該體驗正常的焦慮
洛杉磯家庭心理師傑夫·布盧姆說:
“即便擁有世界上最優秀的父母,你還是會經歷不那麼開心的時光。”
“一個孩子應該體驗正常的焦慮,才會有適應性。如果我們希望孩子長大後更加獨立,就應該每天為他們將來的離開做好準備。”
布盧姆相信,我們很多人根本捨不得孩子離開,因為我們依賴他們來填補自己生活中的感情空洞。不錯,我們在孩子身上付出了無數時間、精力和財富,但那是為了誰?
“我們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並認為這是最佳育兒之道,”布盧姆解釋道,“目睹這種現象令人傷感。我曾無數次告訴家長,他們因為自身的心理問題而在孩子的感受上投入過多關注。如果一個心理醫生告訴你——你需要在孩子身上少花精力的話,你應該知道問題已經很嚴重了!”
是孩子需要父母,還是父母離不開孩子?
《紐約時報雜誌》有一篇文章描述路易斯安那州一名媽媽瑞內·巴徹送女兒去美國東北部上大學後她的空虛感。
巴徹本來想從其他身為人母的朋友那裡得到一些安慰,沒想到人家正忙著給孩子的大學宿舍買冰箱,或者衝回家幫助中學生孩子關電腦。
於是巴徹也不時去女兒宿舍,找各種藉口挑剔女兒的寓友,以幫忙搬家為由待上很久,開始她辯解說是為了女兒好,但最終承認:“人家所說的‘直升機父母’就是我這種人。”
每年開學時,父母們賴在校園裡不走,大學管理者不得不動用各種招數“驅趕”新生父母。
芝加哥大學在開學典禮結尾時加了一曲風笛演奏——第一曲帶領新生到下一個活動場合,第二曲意在把家長從孩子身邊趕開。
佛蒙特大學聘用了“家長驅逐員”,專門負責把緊跟不放的家長擋在門外。很多學校還指定了非正式的“家長接待院長”,專門對付難纏的成年人。
近幾年有很多文章探討為什麼那麼多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拒絕長大,但問題往往不在於孩子拒絕分離和個體化,而在於父母阻撓他們這樣做。
想想我們自己是否做過下面這些事情:
我們真心想與孩子相處更多時光。我們渴望甚至有賴於他們把我們當成知己,而不是僅僅要他們感念我們。我們每天和孩子互發多條簡訊,如果錯過了簡訊就會悵然若失。當孩子為小事求我們幫忙時,我們不但不生氣,反而鼓勵他們這樣做。由於我們比祖輩生的孩子更少,每個孩子都變得更加珍貴。而在中國,那麼多的獨生子女家庭,這孩子就寶貝得不行了。
我們從孩子身上索求的也更多——更多陪伴,更多成就,更多幸福,在此過程中,無私(讓孩子幸福)與自私(讓我們自己高興)界限越來越模糊。
很多父母嘴上說希望孩子能過著幸福的生活,其實在父母的眼中是“幸福的銀行家”、“幸福的外科醫生”,但其實這些“幸福的”職業“不一定讓人幸福”。
甚至有些父母,如果孩子當收銀員,孩子每天開開心心的,但父母認為“孩子並不幸福。
“他們高興,但我們不高興。”心理諮詢師說,“儘管我們說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們幸福,我們會竭盡所能幫他們獲得幸福,但父母的幸福該終於何處,孩子的幸福該始於何處,我們並不清楚。”
04過度的賞識教育,會養出自命不凡的“怪人”
聖迭戈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自戀流行病》作者之一珍·圖文齊說:
很多病人聲稱自己有過非常幸福的童年,但成年後對生活不滿。
當父母為了增強孩子的自信而總說孩子“做得好!”連孩子在他那個年齡應該會自己學會穿鞋,每天早上穿鞋時都會得到這樣的誇讚,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做的每件事都很特別。
同樣,如果孩子參加活動,僅因“努力嘗試”就得到獎勵的貼紙,那他永遠都得不到關於自己的負面評價(所有失敗都被粉飾成“努力嘗試”)。
圖文齊說,自1980年代以來,在中學和大學裡,孩子的自我評價指數日益上升。但健康的自信很快就會變成有害的自我膨脹,和自戀症如出一轍的自我中心和不勞而獲感。
與此同時,焦慮和沮喪人群比例也在上升。為什麼會這樣?
“自戀者年輕時會很快樂,因為他們是宇宙的中心,”圖文齊解釋說,“父母就像僕人,開車帶他們參加各種活動,滿足他們每一個願望。父母不斷地告訴孩子,他們是多麼特別,多麼有才華。這給他們一種錯覺,彷彿與其他人類相比,他們簡直卓爾不群。他們不是自我感覺良好,而是比所有人感覺都好。”
步入成年後,這成為一個大問題。
自命不凡的人會有怎樣的表現呢?圖文齊這麼描述:
他們不知如何在團隊裡合作,不知如何面對限制。在辦公室裡,他們希望時刻得到新奇的刺激,因為他們的世界總是充滿各種活動。他們不喜歡老闆說他們的工作尚需改進。如果沒有得到源源不斷的褒獎,他們會喪失安全感。他們在一個泡泡里長大,出了這個泡泡來到現實世界時,就感到迷惑和無助,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
但他們沒錯——他們的確不知道怎麼解決問題。
為什麼孩子要麼是學習障礙、要麼是天才,成績平平的大多數在哪裡?
有些做興趣培訓班的人,為了順應孩子的玻璃心,舉辦一些不設比分或者只要參與就會得獎的比賽。因為有些孩子如果輸得太慘,會悲痛欲絕。
心理諮詢師說:“現在的孩子要麼有學習障礙,要麼是天才,要麼兩者兼具,沒有平庸之輩。”
因為父母們寧可相信他們的孩子有學習障礙,以便解釋孩子不夠卓越的表現,也不願意相信孩子本身資質普通。
05焦慮的父母都藏著一個秘密那就是:
如果我們做對了,孩子不僅會成長為快樂的大人,而且會成為讓我們快樂的成年人。
這個期望是如此的有誘惑力,以至於父母們寧可心力交瘁也要達到目的。
就像賭博一樣,投入得越多心態就會越失衡。
但我們忽略了一個最最重要的決定性因素——無論你怎麼努力教育都無法完全戰勝孩子的天性!
我們可以讓孩子接觸藝術,但不能教給他們創造力;
我們可以保護他們迴避卑劣同窗、糟糕成績、各類拒絕、自身侷限等等,但最終他們會親身遭遇這些事情。
事實上,在不遺餘力為孩子提供完美童年的時候,我們卻讓孩子的成長變得更加艱難。
孩子不是我們的作品。
06結論學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追求完美”是焦慮和抑鬱的根源之一,為人父母,在家庭教育這件事情上也請不要“追求完美”。我們是父母,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我們有自己的個性,也會有脾氣。在孩子面前,我們以一個正常人的狀態與他相處就好,不要對自己要求太高,不要動不動自責,做一個“過得去的父母”就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