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對於很多朋友來說,我每天不斷重複、鮮少社交與娛樂的生活狀態確實枯燥與乏味,也確實不符合他們對“生活”的定義,可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呢,人這一生重要的是活好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活好自己,不是嗎?
但也不能否認的是,在人生的某些階段,我們也確實很容易受外界的看法影響,甚至這些影響間接決定了我們的人生。
“他們對這個世界喪失了希望與興趣,用這樣的描述並沒有什麼不合適吧?”
你知道嗎?當我們處於“情緒比較活躍和濃厚”的狀態中時,我們會突然變得敏感起來,而後對那些與當下情緒狀態相關的他人話語、文章用詞,甚至別人的某些“小動作”特別在意,並且往往會因為“過分在意”而解讀出“其實並不存在的資訊”。
一方面,它在描述當下的我,確實正處於對生活欠缺熱情與興趣、不能與世界建立起良好的情感聯結、不能積極地回饋周圍的善意等狀態中;
一方面,它也代表了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正處於這種狀態中,同時也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和嘗試,但始終沒有收穫好結果的無奈、無助與掙扎;
一方面,它從側面表示出了我們不希望自己處於這種狀態中的內在訴求,以及對處於這種狀態中的自己的失望。
而其實到這裡這句話所包含的解讀還沒有結束。
“又不是做閱讀理解,為什麼要搞的這麼複雜呢。”
是的,我們可以不搞得那麼複雜,可未經考慮便發表的言論,會對正處於上述狀態的朋友帶來哪些影響呢?
人有時候真的很奇怪,明明自己被敷衍的時候那麼難受,卻還在對待別人的時候也不捨得多走點心。
你是否會從裡面解讀出來“只有愛這個世界才是對的”、“人就必須愛這個世界”、“如果不愛,就肯定代表著自己有很大的問題”、“如果不愛這個世界,就不會被這個世界接納,自己就會被排斥和遺棄”……
那這樣的想法再加上自己現在“確實不怎麼愛現在的世界”、“確實對身邊的一切都沒有興趣”等的現狀,又會讓我們得出什麼樣的結論呢?
每個人的大腦都擁有屬於自己的資訊加工中心。而雖然每個人都是使用著差不多同樣的資訊收集工具(器官),可我們收集到什麼樣的資訊,是受我們的狀態、認知能力、個人習慣/愛好/傾向、文化和氛圍等因素的影響;
而雖然無論我們收集到了什麼樣的資訊,都會經由自己加工,可我們加工資訊的策略和標準也滿是個人特色,就好像對於同樣一個悽慘的愛情故事,有人會得出“是女方先對不起男方”這樣的結論,有人則會得出“在女方先對不起男方前,男方就已經開始逐漸冷淡”這個結論。
而由著這個方向,也不由得讓人想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愛這個世界,是否不愛這個世界,就一定是異端、就一定不被接受、就一定沒有屬於自己的生存空間呢”。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找出了一些不同的答案,那也許就能為那些正陷入這種糾結中的朋友,尋得一絲希望和出路。
而誰又能確定,自己會不會陷入這樣的困境中呢?
看起來我們是在探索他人的人生,其實我們是在為自己謀更多的出路。
說到這兒,讓我想起來“小時候當好孩子,慢慢長大當好學生,接著擁有一份好工作,最後覓得一良緣”這樣的中國式人生髮展歷程。
我不知道你對這個發展歷程怎麼看,但如果確實每個人都按照這個模式發展,雖然相對於略顯苛刻的現實,能走上這樣的軌跡也十分不錯,可在“我們對自己滿是信心”、“覺得自己能拯救一切”的時候,我們不僅不會想要過這樣的生活,還會認為這樣的生活太過死板、刻板,自己一定能過的更好。
“那個時候我們還真是年輕,真愛瞎折騰。”
確實,那個時候一幅“自命不凡”的樣子,可我覺得這裡還有另外一個重點,那就是“我們對死板、刻板有一種本能式的牴觸”。
是啊,如果聯想到自己在多年後依舊還重複著現在的生活,除了壓力越來越大外,沒有任何改變,也沒有任何進步,那根植於內心中的生存本能,確實會透過“產生害怕”來讓我們產生改變。
說起來我也非常認同這個觀點。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其實會接觸到很多“刻板觀念”,而因為那時候的我們並沒有很多經歷、並沒有相應的思考能力、急需一些觀念協助自己認知這個世界,所以對於他人告訴我們的、他人經常使用的一些觀念,我們不加分辨的就直接拿來用了。由此,我們的個人資訊加工中心中就有了一些基礎性的判別標準。
但因為我們在那個時候是缺乏分辨能力的、逐漸長大後也鮮少去甄別這些“被我們直接拿來當作底層觀念”的東西,所以這些刻板觀念也就一直影響我們,讓我們陷入“必須愛這個世界”、“自己不愛這個世界不行”等狀況裡。
不過很多“刻板觀念”是建立在社會需要上,即社會這個集合體為了更好的發展,衍生出了對它的每一份子的要求,這些要求就例如“你要愛這個世界,這樣才能投入到生活與工作中,促進社會發展”、“你要去成為一個好人,這樣才能被他人接納、才能擁有更廣闊的生存空間”……
誠然,熱愛這個世界、成為一個好人,對我們自己來說也確實是有幫助的。但是問題在於,我們並不是嚴格執行程式的機器,並不能在達到熱愛世界的狀態後就一直熱愛,我們也會有不那麼熱愛的時候、並不能在成為好人後,一直只當一個好人,因為無論是出自本能,還是“有時候確實需要自己的惡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客觀需要,我們也會在特定狀況下展示出自己“惡的一面”。
而個人狀態的波動、自己展現出本來就擁有的“惡的一面”,這有什麼不正常的呢?
所以,即便我確實在某段時間裡對這個世界很失望、對身邊的人很失望,可這與“這個世界沒有我的立足之地”、“我必須從這個世界離開”、“我是被遺棄和不被需要的”之間並沒有什麼關係。
並且,這裡面也還有一個很大的誤解。
確實如前面所說,熱愛這個世界和成為一個好人對我們自己是有幫助的,也確實會讓我們更容易被他人和社會接納,但這不代表每個人都能立刻做到、都能穩定做到,所以突然意識到自己沒做到的時候,其實只是自己正在“成為這樣的人”的路上、意識到自己的狀態老是波動,那也只是代表“還有進步的空間”。這一點也不異常。
同時,熱愛世界、成為一個好人,也不是隻往這個方向走就能做到的。因為就像有了左才有右、有了對才有錯一樣,就是因為存在不那麼熱愛的時候,才有可能存在熱愛的時候、就是因為我們經歷過壞與惡的洗禮,才更知道好的不易和真諦。
再者,就算不那麼熱愛這個世界又如何呢,我依舊可以先試著愛身邊的人,如果我也覺得暫時難以做到“愛身邊的人”,那也可以先從愛自己、讓自己開心開始,即便增加一些自私,又有何不可呢。
我們不必非得愛這個世界,我們只需要愛自己、我們不必要朝著“熱愛世界”這個目標努力,因為它只是我們“與自己關係越來越好”這條路上的附帶產物。
感謝朋友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