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字數:1627字
閱讀時長:約5分鐘
有人說,幼兒一到三歲,就會面臨一次“記憶大清除”。回顧一下你的童年,也許會有上小學的記憶、會有看動畫片的記憶、過生日的記憶,但絕不會有三歲以前的記憶。
牙牙學語、蹣跚學步,這些記憶就如同被清零般,全部不翼而飛。
記憶,不僅僅是一種回憶,它還是構成一個人三觀、人格、性格的重要基礎,有了記憶才有意識,才有了是非觀和人生觀,能對事物做出判斷和選擇。
一般來說,只要沒有重大受挫,人的記憶會一直儲存,即使會變得模糊,經過激發之後還是會變清晰。但每個孩子一到3歲,卻會面臨一次“記憶大清除”,忘掉以前的事。
這並不是什麼玄學,心理學上,這種現象被稱作“兒童失憶症”,大多數人都無法記住三歲以前的事情。這也不是什麼壞事,心理學家認為,童年失憶其實是孩子自我意識完善後的一種積極行為。
記憶的形成過程人類的大腦透過建立突觸,連線不同的腦細胞來將事件編碼到記憶中。建立新的突觸還只是形成了短期記憶,大腦還會將這些記憶分類,並將其連線到到其他類似的資料上,形成長期記憶,完成整合的過程。
日後,人們可以透過檢索這些資料並回溯突觸路徑,來加強記憶連線。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學習中可以“溫故而知新”。大腦中的海馬體正是負責了將資訊分類、建立聯絡、形成長期記憶的功能。
同時,人的記憶還分為隱性記憶和顯性記憶。顯性記憶即從知識點、人名、地點之類從外界整合而來的資訊;而隱性記憶則儲存小腦中,是一種類似於本能的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並不會發生。
例如許多失憶症患者,還會保留著騎腳踏車或樂器等技能,嬰兒失憶症也是,即使忘記了顯性記憶,也還有一些隱性技能或習慣的保留。
為什麼孩子三歲後記憶會“清零”?早在1899年,著名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就創立了“嬰兒健忘症”一詞,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兒童失憶症。
他認為兒童失憶症是一種對於早期經歷的積極遺忘,早期的嬰兒自我意識薄弱,常常會產生一些無意識的衝動。
而三歲以後自我意識的成熟則會促使自我對早期經歷的擯棄,這對日後人格的重新塑造有著重大意義。
也有一些心理學家主張兒童失憶症是由於三歲前語言的缺失,因為研究表明單詞編碼是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個多世紀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從事認知與發展心理學研究的左西年表示:
“大腦的發育是期間配件不斷成熟的過程,除了與認知思考相關的額葉皮層和杏仁核,還有海馬體的成熟,成熟時期恰好是2週歲,此前未成熟的海馬體的神經生成非常旺盛,會危及2~3歲期間的記憶保持。”
也就是說三歲以前的記憶系統非常不穩定。
此外,還有許多相關的研究都在證實著幼兒忘記三歲前的記憶是一種積極的自主行為,家長不必太過擔心,利用孩子的記憶的發展特點,就可以找到加強記憶的方法。
家長如何對待“兒童失憶症”?對於孩子們到了三歲“集體失憶”這件事,許多爸媽可能會感到難過,覺得自己的早教都白費了。其實不是的,正如上述的隱性記憶,孩子三歲之前的記憶也許很模糊,但感覺卻是清晰的。
美劇《摩登家庭》中,米奇爾到了三十多年後才發現,自己不喜歡旋轉的原因歸結於幼年時的心理陰影——自己的哥哥。
因為和別人打賭烘乾機裡有小孩時會不會轉動,將米奇爾放進了烘乾機。所以父母不必太過糾結孩子失憶的事,早期教育依然是必要的。
總結早期教育會始終隨著孩子的隱性記憶保留下來,在今後繼續發揮深遠影響。
弗洛伊德說過,一個人的童年將影響到他的一生;而一個幸福的童年,必將迎來一個幸福的人生!
父母不僅要注重早教,還要有意識地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在充滿愛意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