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推薦閱讀書單:《心理學與生活》《社會心理學》《這才是心理學》《進化心理學》《重口味心理學》《影響力》《自卑與超越》《理解人性》《活出生命的意義》《積極情緒的力量》《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篇請關注回看……

十五、鄧寧-克魯格效應

鄧寧-克魯格效應是指能力欠缺的人無法正確認識自身的不足,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這些能力欠缺者們經常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優勢之中,這種現象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鄧寧將這種效應歸納為:“如果你沒有能力,你就不會知道自己沒有能力。”越是半吊子的人越是有一種“迷之自信”,覺得自己很懂,樣樣在行,反而是高手常常低估自己的能力。

▲鄧寧-克魯格效應,圖片來自MBA智庫·百科

萬維鋼老師在《精英日課4》講解《重新思考》這本新書的時候,恰好說到這個效應。專欄提到,格蘭特又把鄧寧-克魯格效應分成了兩個極端:一個叫“觀眾席上的四分衛綜合徵”,意思是那種整天看比賽的球迷,往往喜歡指點江山,其實一上場啥也不會。另一個叫“冒充者綜合徵”,意思是這個人的水平其實已經到位,但是當他到一個重要崗位的時候,他卻覺得自己配不上這個崗位,認為自己是冒充的,特別不自信。

這兩個極端都屬於元認知出了問題,都是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格蘭特認為,經驗多、專業知識少的人,容易得觀眾席上的四分衛綜合徵,就好比球迷,號稱風風雨雨許多年,一說起球隊的恩怨史來頭頭是道,一上場啥都不會。經驗少、專業知識多的人,則可能會得冒充者綜合徵。

十六、自戀型人格

熟悉弗洛伊德心理學的朋友,可能對這些理論非常熟悉:自戀、性和攻擊性,是生命力的三種表現。“自戀”是每個生命的天然屬性,因為每個生命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是最強的。

自戀的核心是渴望將想象中的世界投射到現實,希望別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有些人在意願被違背時,會出現莫名暴怒,甚至攻擊性,正是源於內心的自戀。

心理學家認為,自戀型人格有兩個特性:我是對的,我比你強。當一個人追求“我是對的”時,就會竭力把事情往自己想要的方向推進。當一個人追求“我比你強”時,就會在人際關係中尋求“我比你強”的感覺。當我們被自戀“挾持”時,人生就會痛苦不堪,還會導致身邊的人痛苦不堪。

魯迅先生曾說過一句話:“勇者憤怒,抽刀向更強者;怯者憤怒,抽刀向更弱者”。通常是那些弱者,更容易欺負更弱者,欺軟怕硬、頤指氣使,典型的自戀型人格。

十七、人際關係

前段時間,一位銀行員工因為不喝老闆敬的酒,被抽耳光;一位官員因為吃飯坐錯了位子,被上級扇了耳光,引起大家的熱議。劉潤老師認為這件事的邏輯是這樣的:領導們需要透過勸酒等行為,來完成“服從性測試”。

什麼是“服從性測試”?《聖經》中有個故事。上帝對信徒亞伯拉罕說:“請殺死你的小兒子以撒。”亞伯拉罕決定服從上帝,把自己的兒子含淚放上祭壇,並舉起短刀。刀落下去的那一瞬間,天使及時出現,阻止了悲劇。上帝說:“我不是真想殺你兒子。我只是想知道,你對我是不是絕對服從。”這就是“服從性測試”。

勸酒,絕對不是酒文化。勸酒,是酒文化中的惡習,是對酒文化的扭曲。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出臺,這個惡習已經好了很多。劉潤老師說,真正的領導力是來自內心的追隨,而不是行為的服從

再比如,一個乞丐絕對不會羨慕億萬富翁,因為他知道那是遙不可及的,但是近在咫尺的另外一個乞丐要是收入比他高,他就一定會眼紅。同樣的道理,你在這個公司收入10萬,但是與你同一崗位同一職級的同事收入卻是11萬,你就會不開心。假設你有機會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收入是9萬,你的同事收入只有8萬,大部分人會選擇到後面這家公司上班,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比較優勢”。

阿德勒(奧地利精神病學家,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斷言,人的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係,因為每個人都想獲得別人的認可。要想解決人際關係煩惱,阿德勒提出了“課題分離”的解決辦法。

別人對你提出要求,你的課題是判斷要不要接受他的要求,只需要就事論事做出你想做的迴應就好。至於他怎麼來處理你的迴應,他會不會感到失望,會不會認為你太不近人情,那是他的課題。換句話說,該說“NO”的時候就說“NO”,我們只要對自己負責,而不是對別人負責。在人生成長的路上,我們必須學會區分,什麼是別人的事情,什麼是自己的事情。

十八、結語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趁著萬千風華,活出本來模樣,正如武志紅所說,“擁有一個你說了算的人生”。我們要向弗蘭克爾學習,他一生對生命充滿了極大的熱情,奧斯威辛集中營沒有擊倒他,67歲仍開始學習駕駛飛機,並在幾個月後領到駕照。一直到80歲還登上了阿爾卑斯山。“摩西奶奶”大器晚成,在她的晚年成為美國著名和最多產的原始派畫家之一,她告訴我們《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她從77歲開始作畫,80歲在紐約舉辦個展,享年101歲。

季羨林老先生曾說過:“在億萬年地球存在的期間,一個人只能有一次生命。這一次生命是萬分難得的。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認識到這一點,切不可掉以輕心。儘管人的壽命不同,這是人們自己無能為力的。不管壽長壽短,都要盡力實現這僅有的一次生命的價值。

14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荒誕人生|“困獸之鬥”:當代青年人被集體無意識帶領的痛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