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有一個曼德拉效應,指的是大眾對歷史的集體記憶與史實不符的現象。
(許多人表示,在自己的記憶中,南非總統曼德拉“應該在20世紀80年代已經在監獄中死亡”,但實際上曼德拉在2013年才逝世。)
但是,我們今天的重點並不打算談它,因為這個“效應”至今還沒有得到科學的證實。今天,我們只談一點個人直觀的記憶感受。
姜文有一部電影,叫《陽光燦爛的日子》,相信大家都看過,講的是主人公馬小軍對自己青春往事的主觀記憶,電影中就探討了記憶真實性這一話題。
同樣的,我也有過這樣的主觀記憶。
在我12歲以前,也就是整個小學階段。在鄉下,在我家後面,有一位比我大2歲的姐姐。她個子高挑,面板白皙,特別漂亮,喜歡一身白色衣服,笑起來有甜甜的酒窩,人也很溫柔,因為她名字裡有個“蓉”字,所以我喊她“蓉姐”,這就是我映象裡的蓉姐形象!
因為家離的比較近,所以每個假期我們都約在一起玩。當時的我,因為比較瘦小,經常被同學欺負,但是,每到這個,蓉姐都站出來保護我。所以,每次我有什麼好吃的以及好玩的,都會想著和蓉姐一起分享。一來二去,我們倆就成為了特別好的朋友。
有一年夏天,我們有三個小夥伴到河裡捉魚,分別是蓉姐、昊哥(蓉姐的同班同學)和我。那一次,在河裡捉魚的時候,蓉姐因為摔倒而把腳扭傷了。同時,天色已晚,我們三人都怕回家太晚而被家長教訓,但是蓉姐因為腳受傷的緣故走不了路,所以,情急之下,我就決定背蓉姐回家。
記得當時有差不多兩公里的路程,中途我只是休息了一次,一直把蓉姐背到了家門口。那會兒天已經完全黑了下來,正當我放下蓉姐準備回去的時候,突然被她叫了回去。是的,那一晚,趁著天黑,她親了一下我的臉頰!
再後來,她家因為在城裡買了房子,從我們村搬走了!因為當時我在學校上課,所以錯失了去送她的機會。從那以後,一直到大學畢業,我就再也沒見過她。
直到有一年,我回老家,昊哥打電話讓我去唱歌,說是蓉姐回來探親,我終於又見到了小時候的蓉姐。但是,令我吃驚的是,這個蓉姐怎麼不像我小時候的樣子,怎麼個子不高,面板也不白,長相也很普通,甚至有些肥胖。
“難道是她這些年長歪了嗎?”我向昊哥提出這個疑問。可是昊哥的回答是:“她小時候也是這樣啊,基本沒什麼變化嘛,你記錯了吧!”
當然,昊哥也談到了小時候去河裡捉魚那件事,可奇怪的是,那件事的男女主角竟然是昊哥和蓉姐,我根本沒有背過蓉姐,而且也沒有“夜幕下的一吻”。據他們倆的回憶,在那次事件中,我也只是跟在後面提魚的一個配角!
怎麼會這樣呢?這一切難道都只是我的主觀記憶嗎?可為什麼我卻記得那樣真實?
看來我們信以為真的記憶,也許並不靠譜。記憶,有的時候會夾帶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