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說到好心態,我想講講我的一位舍友。大學四年來,讓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她因為自身經歷的一些事情,心態發生的變化。大一大二兩年,宿舍的女生有時候會拌嘴,她也會偶爾鬧點小脾氣,在很努力了但期末考試還是沒考好以後鬱悶地向我傾訴,那時候感覺她的心態和我們每個人一樣,也會為了生活中的一點小事糾結,偶爾會崩潰。

在大三那年,她選擇了去俄羅斯交換學習一年,正好撞上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6月本該回國的時候,因為俄羅斯疫情太嚴重,回國機票特別難買,簽證已經到期了,他們去俄羅斯交換的人時時刻刻都處在擔心自己回不來的焦慮和對病毒的恐懼中。她後來和我說:“五六月的時候,我們中國留學生都乖乖隔離,但我的俄羅斯舍友還天天不戴口罩出去玩,我每天都感覺呼吸不上來,懷疑自己染上新冠了。”

後來經歷了一番波折,好在還是安全回國了。我明顯感到回來以後的她心態變好了許多。不再因為什麼事而發脾氣或者傷心,每天都樂樂呵呵的。她說:“我現在心態好到什麼程度,就是你非要跟我說1+1=5,我也可以愉快地承認你是對的。”談及原因,她說是因為在俄羅斯經歷了那種為了自己的生命健康擔驚受怕的日子,回來每天都覺得很安全很幸福,心態變得特別好。

剛剛過去的大四上學期最後幾門期末考試,我們很倒黴地遇到了一個特別極品的外教。帶大四的老師的潛規則是因為學生要畢業忙著找工作、考研,除非特別惡劣的情況,一般不會給學生掛科。但那名外教教的那門課平時每節課都點名、佈置一大堆作業,結果期末還掛了好多人。我舍友平常也認真上課、做作業,而且工作也已經找好了簽了三方協議。但可能因為基礎差一些,期末卷子沒答好,不幸位列掛科名單中。大學前三年從來沒掛過科,結果大四最後一次期末考試遇上這種事,換做誰都會很糟心。

我的這位舍友先是在宿舍破口大罵了這個外教半小時,然後開始上網查“如果簽了三方,掛科會有影響嗎”,確認沒有什麼影響以後她心情又變得很好。但她一想自己如果補考也過不了,被取消學位證怎麼辦,她又在網上搜“沒有學位證會有什麼影響”。搜完她帶著一絲興奮和我調侃道:“那誰你知道嗎,如果我不要學位證,其實連畢業論文都不用寫!”

當然她不會不要學位證,但我當時很驚訝又有點羨慕她的心態怎麼這麼好,遇上這麼倒黴的事還笑得出來,調侃得下去。後來寒假我倆有一次聊天,她說:“我那天看奇葩說,辯題是成年人的崩潰要不要掩飾,我回憶了一下我很久基本沒怎麼崩潰過,我都想不到能有什麼情況讓我崩潰。因為別人遇到坑摔一跤會努力爬起來,而我摔了一跤基本就躺在那裡了。得過且過且毫無上進意識。”

那天和她聊完我就在反思,從什麼時候起,“努力”“上進”就成了這個時代的政治正確,而你一旦不夠上進,好像就對不起全世界的人。而這也導致了,明明物質條件前所未有的充裕,但年輕人壓力越來越大、心態越來越差、抑鬱症發病率越來越高。有時候我們人生會經歷什麼樣的磨難,自己是無法控制的,能改變的就只有自己看待問題的心態。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像我舍友那樣在經歷一些事情以後突然pick到一個良好的心態,但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無意地培養自己的心態,以應對以後可能遇到的挫折:

1. 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學習一些積極心理學方面的知識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剛上大學的時候我也是一個敏感脆弱的人,經常因為別人的一句話,或者生活中發生的一點不順心的小事難過很久。後來我覺得這樣活著太累了,一點都不快樂,就下決心改變。我有空就上網瀏覽一些和積極心理學有關的知識,聽一些公開課、講座。閱讀了類似於《自卑與超越》《人性的優點》這些心理學方面的書籍,並嘗試把書中學會的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漸漸地,我的性格越來越樂觀開朗,心態越來越好,也不像以前那樣懼怕挫折。

2. 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學會“享樂”

羅素曾在《論熱情》裡寫道:“一個人的興趣越廣泛,他就越擁有快樂的機會,越發較少地受到命運的控制。”並說:“要在不幸到來之際好好承受不幸,明智的方法就是在較為快樂的時光裡培養一定廣泛程度的興趣。這樣,心靈才可以為自己準備好某個寧靜的處所。”仔細想想是很有道理的,有廣泛的興趣愛好,我們就不會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鑽牛角尖,或者產生“世界崩塌”的崩潰感,而是可以利用自己喜歡做的事,較快地轉移注意力,這也是在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過程中很有用的一個方法。

3. 培養“過程思維”

很多人之所以心態不好,其實往往也是“太在意結果”導致的。做一件事的過程中絲毫不去感受做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只在乎自己的目的達到了沒有。如果成功了,就長呼一口氣,又很快地投入下一件事;如果失敗了呢?自怨自艾,並且否定自己整個過程中的努力。

其實我們的生命本質上也是一個過程,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有去無回的一天。做事情也同樣,並不是只有成功了這一切才有意義,你努力的每個瞬間都在讓你變得更優秀。降低自己對預期結果的期待,失敗了不會太氣餒,成功了會增添許多驚喜。因上盡力,果上隨緣,注重過程,看淡結果,“過程思維”會讓你的心態變得越來越好。

4. 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以後,依然去熱愛生活

海德格爾說:“向死而生的意義就是,只有在無限接近死亡時,才更能體會生的意義。”我的那位舍友可能就是在自己的生命經歷過病毒的威脅以後,才發現安全、平凡的生活有多麼寶貴;而我也同樣,在經歷過親人的離去以後,才發現生命有多麼美好,從而更加珍惜、熱愛地生活。

羅曼·羅蘭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也許,生活的真相就是我們面對命運的安排,總像一隻螻蟻一樣毫無還手之力;也許,生活的真相就是不公平和陰暗的角落隨處可見,擺在我們面前的永遠是一地雞毛和無休止的苟且。但是生活像所有事一樣,總是有好有壞的,要學會把自己的注意力儘可能多地集中在那些好的點點滴滴。比如下班路上令人愜意的晚風,比如偶然吃到了一家好吃的外賣,都是我們熱愛生活的理由。以陽光的心態擁抱那些讓你感到幸福的小事吧,世界也許很糟糕,但不代表你不能樂觀勇敢。

在文末還是不得不承認,現階段讓我做到像我舍友一樣隨性灑脫非常困難,那可能需要我用一輩子去學習。她在遇到倒黴事時的幽默調侃,還有那不屑一顧的輕鬆笑容,在我看來也是對挫折最深刻又最淡然的註解。

每個人的性格都會因為先天或者後天的種種因素而不同,但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可以透過自己有意識的努力發生好的改變,心態的培養也一樣。以前的我曾羨慕有錢的人,羨慕好看的人,現在的我只羨慕像我舍友那樣擁有良好的心態、自信快樂的人。畢竟人的一輩子怎麼度過,從來都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自己開心,別人說什麼都多餘。

人生在世三萬天,做一頭快樂的豬,也比做個眉頭緊鎖的柏拉圖強。

10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用心理學解讀電影《一代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