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心理學院#

每個人都會做夢,但是你知道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夢境是怎麼一回事嗎,《心理學原來很有趣》這本書用一個個小故事告訴你。

夢是白天的慾望被壓制後在夜晚的釋放,根據慾望的壓制方式不同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受環境壓制,叫做環境型,比方說,白天,公司釋出一個職位通知,我想也沒想去找經理談談想申請這個職位,走到辦公室門口,發現經理今天沒在公司,想說這個慾望被環境壓制了,到了晚上,夢見領導沒有出差,順利和領導交流了自己的想法,同時領導非常同意並且認可去申請這個職位。

第二種壓制是自己主觀壓制被驅逐這個慾望,起個還是上面這個例子,白天知道有個新職位釋出,想著要去申請,轉念就又想,算了算了,自己能力不行,還是別去了,這種情況是被自己主觀意念壓制的慾望,到了夜晚,慾望在大腦裡釋放,就有可能夢見領導找到自己,並鼓勵去申請職位。

第三種夢境發生的可能既不是主觀壓制也不是環境壓制的慾望的釋放,而是潛意識壓制住或者未被主觀發現的慾望在夢境裡的釋放,還是上面的例子,在睡覺前想著,申請那個職位有什麼好的還不如自己當老闆,在夢裡可能就會夢到自己成為手握大權的集團老總,但是這些是自己之前從沒有想過的。

第四種夢境是把現實的感官或者環境刺激串接到夢境裡,比方在夢裡四處找廁所,好不容易找到時,身下溼漉漉一片,或者聽到鬧鈴聲,在夢裡會做起起床洗漱上班的場景。

夢境的產生仍舊是非常神秘的事物等待著心理學家,腦神經學家去發掘。

3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學:慢熱型人格,多數伴隨著內心安全感的匱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