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 讀新聞 看世界
【素心素食素問 譯自 經濟學人】
科技進步始終伴隨科技擔憂
在當代社會,科技給人們提供了更快捷、更省錢和更便利的各種服務,許多人依賴於此,並期望科技會帶來更加美好之未來。然而,當時光進入 20 世紀 20 年代,人們卻愈發悲觀起來。過去 10 年,佔據主導地位的新科技似乎令事情變得更為糟糕了。社交媒體本應把人們更為親近地聚集一起。2011 年阿拉伯之春期間,社交網路卻成了擺脫約束的推動力量。如今,新技術在侵犯隱私、蓄意宣傳和破壞民主等方面起到了更為明顯的作用。電子商務、網路租車以及零工經濟給人們帶來了便利,但也遭遇到了社會的批評:過低的員工工資、加劇不平等狀況、導致交通堵塞等等。家長更是憂心智慧手機把他們的孩子馴化成沉迷於電子螢幕的了無生氣之人。
預計將在下一個 10 年領軍的科技似乎也蒙上了陰影。人工智慧很可能會加深偏見和成見,威脅就業,讓獨裁統治者獲得技術上的強勢。5G 通訊技術是中美貿易戰中的一個要害。無人駕駛汽車還不能正式運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把人撞死。民調顯示,現在的網際網路公司其信用已經低於銀行業。銀行努力想把自己重塑為網際網路公司,而網際網路巨頭乘機而入,搖身一變,把自己變成了新的銀行。原本銀行業濟濟之才,或者被挖走,或者被辭退,銀行員工不得不奮起抗爭。
面對這種不斷蔓延的悲觀情緒,紐約時報總結道:“ 悲觀之情緒 ” 正在取代 “ 科學和產業革命必然產生進步之信念 ”。這些言辭在 1979 年的一篇文章中就出現了,那個時候的報紙已經反映出了人們對突飛猛進之技術的焦慮和擔憂,愈發懷疑 “ 社會是否有能力駕馭看起來似乎正在失控的技術力量 ”。
時下,社會的悲觀情緒主要聚焦在十年前逐漸流行開來的智慧手機和社交媒體。然而,這樣的擔憂在之前的歷史上也曾出現過:擔心人類在技術發展道路上轉錯了方向,或者所選擇的技術弊大於利。20 世紀 70 年代,人們因為人口過剩、環境汙染和 “ 玩核自焚 ” 之前景而悲觀沮喪。20 世紀 20 年代見證了人們對汽車的群起而攻之,而之前人們還普遍認為汽車是解決馬車困境的絕佳技術路線 — 馬車在大街上製造噪音,亂灑糞便,阻塞交通,多發事故。19 世紀時,以搗毀機器而聞名的盧德派、浪漫主義藝術家以及社會主義者,都強烈譴責工業革命之弊端。他們或許有充足的理由擔憂手藝精湛的工匠失業,鄉村土地被掠奪用於建造工廠,而在濃煙滾滾的工廠裡工人備受折磨,苦力勞作。
回顧過往,在每一起這樣的歷史事件中,人們的失望都來自於對新技術不切實際的期待和新技術出乎意料之後果。新的技術總是會釋放出創造性破壞之力量,難免有時候看起來弊大於利,因而導致社會之焦慮自然也是順理成章之事。當這種情況同時發生在幾種技術之中時,就像眼下之時代,“ 科技悲觀論 ” 就會得到更為普遍的認同。
然而,這種 “ 科技悲觀論 ” 情緒可能過於誇張了。人們總是怒懟新技術之缺點,而對其優勢則視之為理所當然。當人們擔憂過度沉迷於手機螢幕時,也應當意識智慧手機使得人們的交流無處不在,人們可以即時獲得資訊和得以娛樂,其利遠遠大於其弊。“ 科技悲觀論 ” 情緒還隱含了另一個危險 — 牛津大學學者卡爾•本尼迪克特•弗雷稱之 “ 技術陷阱 ”。以 19 世紀的盧德派為例,他們竭盡全力抵制新技術給自己帶來的短期損失,結果卻喪失了他們本可以獲得的長期收益。時下,人們擔心機器人會搶走人類的飯碗,政治家則透過加稅等手段阻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然而,長遠觀之,隨著勞動力年老體衰且數量減少之趨勢,各個國家若想維持不降低質量的生活水準,所需的機器人只會增多,而不可減少。
由此,我們得到一個啟示:解決科技所產生問題之方法,往往還得依賴更進一步的科技。例如,汽車安全氣囊和車輛其他安全效能的提升,使得美國每 10 億公里車禍死亡人數,從 19 世紀 20 年代的 240 人減少到了今天的 12 人左右。再如,人工智慧可以輔助遏制社交媒體上極端主義內容的傳播。最有說服力的事例就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很難想象會有什麼解決方案不依賴於清潔能源、碳捕獲和能源儲存等領域的技術創新。
最重要的啟示還在於科技自身。任何強大的科技既可以用於正道,也能夠走上歧途。網際網路傳播相互理解,也會狂傳兇狠的斬首影片。生物科技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治癒疾病,但也同樣可以用於製造致命武器。
科技本身並無優劣之分,是人類的選擇塑造了現實世界。因此,在釆用重要的新科技之前,對其審慎評估是非常必要的一環。最理想的情況是,對新科技的審視評估有助於接納創新,設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和政策來限制和約束其潛在的破壞力 ( 如汽車安全帶、尾氣催化轉換器以及交通法規 ),適應變化 ( 如普及教育以應付工業化 ),或取得平衡 ( 如在網約車與零星計程車之間 )。健康的懷疑主義意味著這些問題是透過廣泛的討論和辯論來解決,而不是由一小群技術專家來拍板。
或許真實的焦慮之源並非科技自身,愈發值得懷疑的是社會無法容納這樣的討論,也無力想出好的對策。真是如此的話,那麼,科技悲觀主義不過是政治悲觀主義的一種症狀而已。當然,有些事情還是可以寬慰人心的:即使略顯悲觀的討論也還是比完全沒有討論要好。總的來說,歷史依然是站在樂觀主義一邊的。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科技進步遏制了先前之悲劇:如兒童高死亡率、飢餓、無知等。的確,科技也帶來了現在的地球變暖、抗生素濫用等問題。但是,要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需要的是更多而不更少的創新科技。因此,隨著人類進入了又一個新的 10 年,不妨將 “ 科技悲觀主義 ” 情緒暫且擱置。生活在 21 世紀 20 年代迷戀科技的人類,相信是自古以來最為幸運的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