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焦慮症的個體通常都會有抑鬱的表現。因為往往是因為自己的焦慮症遲遲得不到解決而產生抑鬱的情緒,導致處於抑鬱的狀態。這個不稀奇,也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從理論上來講,任何心理問題都有自愈的可能,但是自愈的前提是個體能夠改變導致自己心理困擾的不合理認知。因為一切心理問題的本質都是不合理認知導致的焦慮。
個體參加心理諮詢,就是透過心理諮詢師的諮詢疏導的影響來改變自己的認知。只不過透過心理諮詢的干預來改變不合理認知是一種相對快捷準確的途徑。
自我思考
但是不諮詢就無法改變不合理認知了嗎?當然不是。
個體自己閱讀相關書籍資料,透過網路查詢或者提問,改變自己的生活環境、工作環境、交友環境,調整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甚至看一部電影、讀一個故事,都可能會促使自己的某種認知發生改變。
如果個體改變的認知恰巧是導致自己心理困擾的不合理認知,那麼個體的心理困擾就可能得到解除。
尋求自愈會消耗個體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而且不確定能否改變需要改變的不合理認知。容易讓自己越想越迷惑,甚至可能加重焦慮問題,損傷康復的信心。但如果個體自愈方法得當,確實可以省一部分諮詢費,減少經濟壓力。
所以,我們一般建議問題不太嚴重,而且確實有經濟壓力的個體嘗試自我心理調整。如果有條件,還是尋求專業的心理諮詢的協助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