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你會安慰人嗎?當別人深受打擊或深陷悲慟時,你會用正確的方式,幫助他/她迅速從情緒的深坑裡逃離出來嗎?
客觀而言,在日常生活中的絕大多數中國人,都不太能以正確的態度和方式,去應對他人的情緒,也就更加談不上有效的安慰他人。
在心理學家看來,人的情緒和情緒管理,一直就是一件科學而極具技巧性的事,並非普通而簡單的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問題的。而我們透過總結可以看出的是,當下絕大多數中國人的情緒都有如下特徵:
1. 把情緒藏起來,不讓他人知曉;
2. 害怕別人他人刨根問底,拒絕袒露真正的想法,甚至扭曲自己的想法;
3. 不會正確表達自己的感受,表達起來以牢騷滿腹居多,而非客觀冷靜陳述自己的感受。
既然存在這麼多問題,那麼我們還能好好安慰他人嗎?
安慰他人是必須的,學會如何準確把握住他人的情緒痛點和要點,也是必須的。
人要學會從面具後面走出來,勇敢真實地面對自己。——卡爾·羅傑斯
羅傑斯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人本心理學的創始人。他認為人性本善,人都具有自我實現的能力。
因此,在他創立的“當事人中心療法”主張中,他提出,專業的心理治療師,必須要有真誠關懷當事人的感情,要以人的體驗和感受為中心,並能在真誠和諧的關係中啟發當事人,運用“自我發展潛力”來促進身心的健康成長,掃除情緒的霧霾,增強自己的自信心。
在羅傑斯看來,人的成長和如何成為一個人,是一個非常重要而神聖的問題,它需要我們學會用雙向度看待問題,即:既以此方式學會自我成長,也學會以同樣的方式去安慰和理解旁人,從而豐富或豐滿自己的人性。
根據羅傑斯的人本主義思想理論,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學習如何有效安慰他人。
1、在溝通中拋離自我,無條件體察對方的感觸
學會拋離自我,需要首先學會向自我提問:
我能聽懂他人的內心世界嗎?我能瞭解這個朋友的情感嗎?我能與對方達到更為樸素的互通和共鳴嗎?我可以讓對方感應到我的心靈感應嗎?以上這些問題看似簡單,其實有著深刻的目的,即人們可以透過這種自問的方式,順利地建立起自我與他人、自我與世界之間的溝通自信和渠道。
2、無論何時何地,請一定專注而深度地傾聽對方
在日常交往中,人際關係的全部重心都是傾聽,尤其深度傾聽。因為,深度傾聽可以讓人獲得一種深厚而穩定的心理滿足感。
在深度傾聽的過程中,安慰者與被安慰者除了能彼此交流資訊之外,還能獲得寧靜感和信任感。從這層面來說,專注地傾聽並適時溝通,暗藏著系統心理規律和心理面向。
簡而言之即,深度傾聽不僅能使人懂得他人,也能使被安慰者充分釋放自身的情感和價值,進而與被傾聽者產生心理和精神上的共鳴。正是這種共鳴,讓人感到自己的一部分,被這個世界所理解和包容,並由此釋然而然。
3、發展和建設出一個獨一無二的自我
日常生活中,當我們發現某人需要我們在情感、情緒上進行幫助時,我們會迫不及待地去詢問和表達幫助意願。但其實在羅傑斯看來,
這個時候人們反而應該謹慎,不要對他人進行太多幹預,在時機未到時,干預過多反而效果不好。
這是因為,在人們遇到心理困惑與情緒問題的時候,人們最需要做,就是幫助這個人發現自己原本就具備的潛能,簡單而言,就是讓他/她做回他/她自己。當一個人能順暢做自己的時候,往往就是潛能釋放出來的時候。
此外,外界充滿欣賞和發現的鼓勵與喜愛之情(不是同情和幫助),也會使一個人綻放出他/她天生就具備的,獨一無二的自我,並最終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這些可能包括自我修復與平靜,包括理解自己所處的處境,並拿出有效的應對方法。
除此之外,羅傑斯還提出,如果我們經常能夠允許他人與你有不同的行為,這本身就是在成就和鼓勵他人的發展與康復。但是,如果一旦發現自己正試圖以微妙的方式,去控制或塑造他人時,我們就應該反省自己:這樣做是否合適?是否對當事人的發展有益?
在羅傑斯看來,想要更好地護衛一個人的成長,或有效的安慰他人,以上的共情與放手能力尤其重要!
說到這一點,現在,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為什麼中國始終不能培養出獨具創造力的諾貝爾獎人才?為什麼我們的創新能力始終跟不上?
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國人的基因裡,原本就缺乏創新和自我意識;而這種總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的現狀,是否與我們的父輩,總想“把他人塑造成和自己一樣的人”這種想法和做法有關呢?
4、鼓勵他人做真實的自己,放手去體驗、經歷和感受這個世界
要做到以上,就必須恢復並允許個體的本能和感受,尊重並允許個體,以他獨有的方式,去感知這個世界。羅傑斯認為,人的一生就應該放開去體驗、經歷、感受。
只有這樣,人才談得上有機會做他自己。否則,一天到晚戴著面具就無法做自己了。人就是要學會從面具後面走出來,勇敢真實地面對自己。
所以,我們在安慰他人時,最簡單而直白的方式,就是鼓勵人們勇敢說出自己的真實內心感受,然後在聆聽、瞭解之後,再拿出契合實際的建議、方法、決策。
因為只有當人們對你講了真話,你的建議、方法、決策才會有的放矢起作用。否則,你只是隔靴搔癢,達不到安慰對方的效果,甚至把問題給搞砸。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一粒米
參考資料:[1]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2]Hatfield, E., Cacioppo, J. T., & Rapson, R. L. (1993). Emotional Contag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3),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