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在春節假期讀完的這本《拖延心理學》,也是我今年讀的第二本書。讀心理學類的書籍一個好處在於,它能幫助你窺探到自己內心隱秘的角落,一些無來由的壞習慣和行為,可能是來源於心理方面或者童年成長的過程中遺留下的問題,雖然它們不容易被覺察,但是透過心理上的剖析,是可以透過自我重新認知和行動得以解決的,一旦解決,就會讓我們有擁抱更好的自己可能。

拖延是一個可以喚起我們每個人不同記憶的詞彙。無論是上班遲到,約會晚點,還是因忘記及時還信用卡而被罰款,這些日常生活中都可發現拖延的影子。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曾為拖延寫下如下一段話:我們一直推遲我們知道最終無法逃避的事情,這樣的蠢行是一個普遍的人性弱點,它或多或少都盤踞在每個人的心靈之中。

今天先帶大家一起來認識拖延怪圈,瞭解拖延者是如何陷入其中,並深深難以自拔的。

有沒有發現,在開始著手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們興趣勃勃,自信滿滿,未來可期。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會漸漸覺得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它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我們的興趣漸漸地被壓力沖淡,信心也一度受挫,甚至到最後會不了了之。這就是拖延者怪圈。對於它,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體會,時間或長或短,但總體上心理上的掙扎和波動可以分為七個階段。

1.“這次我想早點開始。”這往往是拖延者在剛開始的內心獨白。在這個階段他們一直在不停地告誡自己,事情只要早點開始,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2.“我得馬上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其實拖延者已經失去了做事的先機,一部分時間已經被浪費掉了。但是好在大部分時間尚在,雖然有些焦慮,但還不足以衝擊之前的樂觀和希望。

3.“我不開始又怎麼樣。”時間又流逝了,拖延者面對事情絲毫沒有進展的現實,不詳的預感取代了那些剩餘的樂觀情緒,局面正在失控,拖延者內心充滿了自責,愧疚,而行動上則以逃避,做另外的事來逃避和掩蓋內心的不安和惶恐。

4.“還有時間。”在這個階段,其實大勢已去,失敗已成定數,但拖延者還是抱著寄希望與僥倖的心理,幻想著能夠力挽狂瀾,給焦躁沮喪的內心帶來一絲虛假的慰藉。

5.“我這個人有毛病。”既有不能完成事情的的焦慮,愧疚,也有不願面對失敗下的沮喪心理,消極情緒下的自我否定的不良影響必定是深遠的,它讓拖延者長期沉湎於痛苦之中。

6. 最後的抉擇:做還是不做。面臨最後截止日期的即將到來,這件事情到底是做還是不做,拖延者內心不免還會有一次“困獸猶鬥”式的掙扎,徹底放棄,心有不甘;背水一戰,希望渺茫。

7.我永遠不會再拖延。不管事情最後是被放棄還是草草完成,總之它與期望的結果相距甚遠,這個痛苦的回憶深深地在拖延者心裡留下了烙印,他發誓再也不要這樣的經歷了,下次一定要痛改前非,圓滿完成。

可是,事情真的會如他所想,如他所願嗎?會不會再次重蹈覆轍,再次在這個怪圈裡淪陷?答案不言自明,畢竟,只有改變的意願,沒有改變的行動,是跳不出路徑依賴的怪圈的。

改變的第一步,就需要抽絲剝繭,找出拖延者心理上的成因,這些我將在下一篇和大家一起分享。

9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每天讀點社會心理學——自我服務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