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1.與孩子有意義的對話比較少?

問題描述:

在我們和孩子的正常交流中,覺得有意義的對話比較少。如果是他訓練過的東西,就可以很快反應過來,但沒訓練過的就不行。感覺孩子缺乏一些自己思考和學習拓展的能力,需要別人告訴他這個應該是什麼才可以。

解答:

分享一個開展有意義對話的好辦法。

第二天我們就帶著孩子去公園,並在過程中用手機拍照。等回家之後根據遊玩的情況,選出五張照片擺出來,然後問他:“我們今天干了什麼呀?”

他可能會說:“爸爸開車,我們去了公園,在公園裡面我們看到了什麼,做了什麼……”就這樣讓他學會按順序去講一些事情。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讓他懂得如何描述事情,然後在描述的過程中加入情感因素:“哇,這個動物可漂亮了!玩的時候好危險啊!吃東西的時候可好吃了!”這樣就增加了有意義的對話。

還要讓孩子懂得一些過去和未來,昨天和明天。試著讓他去說“今天下午想吃什麼?明天想吃什麼?”這樣開放性的對話,從而讓他進步。

最後,泛化非常重要,需要家長掌握泛化技巧後,在家中進行。

2.不知道怎樣控制孩子的情緒?

問題描述:

比如孩子昨天晚上沒有睡好,早上把他喊起來後,孩子的情緒就崩潰了。平時都能自己穿衣服和襪子,但崩潰時只會哭,給他什麼他都扔掉。

解答:

按照ABA的方法,這個時候應該忽略,而不是繼續對他進行反饋,因為這是他不合理的要求。

如果是合理的要求,比如“媽媽我餓了,我要吃飯”,那麼就應該給他足夠的反饋。如果已經滿足孩子合理的要求了,他還用哭來表達額外的要求,那就讓他哭。保持平靜、不說話,就算他喊破了嗓子也不行。

如果孩子停下來,我們可以表示關注,但不合理的要求不要去滿足。如果我們一關注,孩子就哭,那就繼續讓他哭。要這樣堅持四個星期,我們要做好心理準備。

但在孩子心情好的時候,我們可以給他講社交故事。比如講:今天小頭爸爸和大頭兒子在外面玩,大頭兒子就拼命哭,小頭爸爸就不理他,後來他覺得沒什麼意思就不哭了,大頭爸爸就表揚了他。

如果孩子聽得懂,那麼社交故事的方法就會起到很好的作用。這是社會學的範疇,我們要潛移默化地給孩子施加影響,同時分析他情緒的原因。

很多青少年小的時候經常情緒崩潰,長大後就會變得無法無天。對於孩子的暴躁行為或者是不恰當的行為,哄他、勸他、威脅、利誘,甚至打罵都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遵守的原則是不打、不罵、不嘮叨。

3.ABA應用行為分析只能在機構做嗎?

問題描述:

ABA應用行為分析只能在機構做嗎?不在機構時怎麼辦?

解答:

我對ABA的理解是,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ABA是可以泛化到日常生活當中的。不僅在機構可以做ABA,在其他的生活場景也可以進行。

比如孩子在學校裡和其他小朋友融合上學,老師說他表現的很好。這時家長就可以說:“你真棒,媽媽要給你一個小獎勵,帶你去吃麥當勞。”這就是ABA了,我們不要把ABA和實際區分開。

無論在機構、學校還是家裡,或是在其他的場景,ABA無處不在。對於一個良好行為的及時獎賞,是ABA;對於一個不良行為的溫和處罰,也是ABA;對於一個孩子還沒有的能力,經過我們的鼓勵而訓練出來,還是ABA。

當然,ABA切不可亂用,必須有專業人員的指導,才能保證有效的干預效果。

ABA嚴格來講是一種手段:正性強化、負性強化、暫時隔離、漸隱、泛化等等。我們一定要努力學會機構老師的行為,將老師巧妙的方法運用到更多的場景。

如果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們可以發現他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時出現的問題,然後我們再用專業的方法來應對他,同時請幼兒園的老師也採用同樣的方法,這就是全面生活泛化。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比如孩子到了某個場合,他會把自己學到的一些東西說出來,告訴我們這是什麼,那是什麼。這個時候我們不要簡單地應付,而要製造衝突,然後觀察孩子在衝突的情況下怎樣化解。

比如坐電梯時,我們問他:“這是幾樓啊?”他說:“五樓。”接著我們就可以說:“這是六樓。”他會回答:“不是!”然後說出他的想法。

這樣就可以增加一些衝突回合,我們透過反問,答錯,或者向他提出問題,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鍛鍊。

4.孩子會出現倒退嗎?

問題描述:

孩子以前不聽、不應、不指、不看,後來接受了一段時間的干預,情況好了很多。他會出現倒退嗎?因為他以前就出現過倒退。

解答:

只要我們堅持有效的干預,哪怕從現在開始正常地去養育孩子,他都不會倒退。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倒退,一定是他在倒退發生以前就有所不足,只不過家長不知道。

然後孩子遇到了一些情形,因為原本就有的問題,他就出現了爆發,爆發的結果就是讓他失去了以前就有的能力。之後,我們迅速採取了干預措施,孩子就漸漸康復了,變得越來越好。

我們家長有個普遍的問題,就是容易被嚇到,會莫名的恐懼。自閉症沒有那麼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恐懼以後的錯誤行為。

我們因為著急,就給孩子選擇一些亂七八糟的治療,比如打針、吃藥、針灸、按摩等等。這樣是錯誤的。我們要堅持科學的方法,比如接受專業的干預,或者在家裡做干預。我們要帶著一顆平靜的心去幫助孩子。

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自閉症兒童的6類問題和14種表現,可作為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