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導讀

人格理論的傳統是,更直接地關注個體行為差異。認為人們的大多數行為都可以被環境事件所預測。支援學習理論的心理學家往往更關注環境對於行為的控制作用。人格被看作個體顯性和隱性反應的總和,這些行為反應由個體曾經受到的強化所引起。學習理論指出,人們受到的強化不同,導致了個體間出現差異。

人格理論的不足

這些理論大多沒有確定人格和特定行為間的穩固聯絡。例如心理動力學和人本主義的理論只對人格做了解釋,卻沒有能夠對特定的行為進行預測。

除了行為,這些當代的社會學習理論和認知理論進一步強調了認知過程的重要性。那些提出人格認知理論的人指出,人們在思考和定義外部情境時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例如,你在很大程度上主動選擇了自己所處的環境,你並非只是被動地做出反應。

你會權衡各種情況,選擇特定的環境並依環境而採取行動。即你選擇進人自己會受到強化的環境,避免那些令人不滿意和不確定的環境。

羅特的期望理論

期望是指人們對自己在某種特定情境下的行為能夠帶來獎賞的相信程度。例如,假設在做課堂報告之前,你需要確定練習次數。你希望自己的表現最差也是B。在這種情況下,高期望就意味著你認為額外的練習會使你達到B或更高的水平,而低期望則意味著你不太確定額外的練習是否會有助於提升你的成績。

期望的高低與受到強化的經歷有關

在一定程度上,期望的高低與你過去受到強化的經歷有關:如果練習曾經使你獲得獎賞,你可能會更期望它會再次帶給你獎賞。羅特還強調獎賞的價值,即個體賦子某種特定獎賞的價值。如果你這個學期過得比較艱辛,那麼對你而言,B的價值可能更大。在羅特看來,如果你能夠估計人們對某個獎賞的期望和獎賞對他們而言的價值,你便可以預測其行為

羅特強調,人們在許多現實生活情境下的期望都是具體的。然而,他也認為人們對自己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制獎賞形成了更普遍的期望。羅特於1966年提出了控制點的概念:某些人(內控)更堅信行為結果取決於行為;另一些人(外控)則認為行為結果取決於環境因素

內控者和外控者

內控者和外控者對事件結果的期待會有所不同,一直以來,研究者都發現人們的控制點很重要。例如,一項研究考察了個體10歲時的控制點與其30歲時的身心健康之間的關係。總體來看,兒童期內控的個體在30歲時更健康。如他們更少出現肥胖、高血壓和心理困擾。

研究者認為外控者的健康狀況可能會較差,因為他們相信自己無法掌控自己的健康,從而也不會採取行動來促進健康。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常見的銷售心理學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