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北部有一個治療教育機構:阿里爾德之家。機構裡的孩子,是被稱為殘障兒的孩子們。他們包括唐氏綜合症、自閉症、癲癇等,還有情緒不穩定、不良少年、盜竊成性的孩子等。孩子們的年齡在7歲到21歲。
《孩子們被隱藏的智慧》一書的作者川手鷹彥曾經在阿里爾德之家參與孩子們的藝術與言語治療。這本書就是作者在這個教育機構工作時取得的效果。後來作者在日本也成立了藝術與言語治療機構,還在2014年在中國訪問。
川手鷹彥說:隱藏在人內心深處的“智慧”,及時被肉體的“殘障”這一帷幔遮擋,“智慧”的神奇也絲毫沒有改變,總有一天它會被喚醒,被激發,衝破“殘障”的阻擋,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藝術治療,是治療,也是教育。它不改變特別的種子。它讓每一粒種子都能依從自己的獨特結出果實。
一、心靈需要保護的孩子阿里爾德教育機構的原則:心靈需要保護的孩子。也就是能適應集體生活,能來上學的孩子都可以無條件接收。
機構的目標是:到這些孩子成年為止,透過寬鬆的治療和教育,幫助他們以某種方式立足社會,自食其力。
機構面對的孩子和健康孩子相比,他們的內心更純真、嬌嫩,被世人說成智力低下、發育緩慢。
這本書的作者是藝術與言語治療老師。在書中就能感受到語言的美麗。作者的行文很有感染力,讀起來讓人愉悅而放鬆。這估計就是語言和藝術的魅力吧。
在治療教育機構裡,在孩子們的心靈最易受傷害的時期,把他們藏匿在這個有著豐富自然和藝術氛圍的環境中,直到他們成長為沉著冷靜的成年人。透過大量的音樂、詩歌、節慶活動以及與周圍大自然的深入交流,來保護他們心靈的自由和嬌嫩,構築能成為其心靈滋養的環境基礎。
二、寬容,但不縱容對待這些孩子們要有更多的愛心和耐心,與他們相處要更加寬容。在教育中要不斷鼓勵他們,就算是一點小小的進步。
建立“機構——孩子——家長”三者的關係很重要。這是因為孩子們在機構的幾個月內經過細緻的教育和治療,有了驚人的進步,但是回家短短几天,就會由於父母在身心方面的嬌慣縱容導致前功盡棄。因此,非常需要家長與機構配合。讓孩子取得的成績紮實穩固。
這個做起來很難,幾乎每個家長都會透過嬌慣孩子來表達親情。總是想盡辦法滿足孩子的要求。這種親情使家長不冷靜,無法客觀地判斷什麼才是孩子必要的。只是一味的滿足孩子的需要。
在《孩子們被隱藏的智慧》中作者提到回到家裡的“三毒”。一是讓孩子看電視、錄影;二是甜食、美味佳餚盡情的吃;三是給孩子買很大的動物毛絨玩具。
為什麼這是“三毒”呢?書中寫到:
這些孩子的感受性比普通孩子細膩的多,電視等強烈的感官刺激,會徹底麻痺他們的感官,使他們精神渙散。
這個觀點我認為同樣適合普通孩子,尤其是幼兒,會讓他們注意力不集中。
大量甜食和美味佳餚會損壞牙齒、骨骼和內臟,人就會感覺疲勞、意志消沉、思維活動停滯、語言雜亂無章。並且,血液汙染還會造成人的自我意識的墜落。
動物毛絨玩具有時會激起沉睡在他們心中的動物性,妨礙他們精神上的進步。我們應該喚醒他們的高層次人性。
《孩子們被隱藏的智慧》一書很值得閱讀,適合各類讀者。探究對方內心的真實狀態,是治療行為的核心,也是人與人交往的核心。尋找孩子被隱藏的智慧,也是喚醒我們自己內心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