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轉眼已經是大年初九了,不少工作黨已經上了好幾天班了,學生黨的寒假餘額也不是很充足了……快樂的時光總是溜得特別快,獨留下我們品嚐“假期綜合徵”的苦。

什麼是“假期綜合徵”?

“假期綜合徵”又名“節後綜合徵”,是人們在長假之後出現的(特別是春節和國慶假期)各種生理或心理表現。

如,在節後的兩三天裡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

節後綜合症也叫富貴症。長假期間很多人容易忽略對自己的約束,熬夜、暴飲暴食等,如此一來,睡眠規律、飲食規律就會被打亂,出現腹瀉、便秘、長痘、油脂分泌過多等情況。

七大“假期綜合徵”,你中槍了嗎?

1、睡眠紊亂、精神萎靡

長假期間玩樂過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系統紊亂,“睡眠紊亂”便找上門來。

2、代謝紊亂、消化不良

長假期間胡吃海喝,由於身體攝入過多高脂肪或高熱量食物,加重腸胃負擔,引起消化不良,通常表現為腹脹、腹瀉或便秘。

3、神經性厭食

過節時往往出現一天不停嘴的現象,吃多了,就容易撐著,引起神經性厭食。

4、退潮憂鬱症

在高度興奮、高度熱鬧的節假日過後,又迴歸到平靜的日常生活,因而感到孤單、抑鬱、無聊等。

5、眼睛不適,沉溺網路綜合徵

假期沉溺於網路,只覺得頭重腳輕,眼睛發乾、澀痛不適,甚至看東西還發花。

6、疲憊燥熱,旅遊後遺症

旅途勞頓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體力,人體的免疫力降低,有些人會有全身燥熱、感冒發燒、角膜發炎,並伴有牙痛、口腔潰瘍等症狀。

7、恐懼上班/上學

經過假期裡連續幾天的吃喝玩樂,不少人到了上班/上學的第一天還有些不適應,還出現了焦慮、鬱悶、煩躁等情緒,甚至對上班/上學懷有恐懼心理。

如何拯救我的“假期綜合徵”?

徵徵中槍,還不能立刻請個假來緩解一下,真是想想就難過。

下面九個小妙招,幫你“滿血復活”!

1、及時清理腸胃

節假日吃了太多大魚大肉,不妨從今天起,多吃一點粗糧,舒緩一下腸胃。小米粥、綠豆粥之類的清淡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還要多喝水,加快胃腸道的新陳代謝。

也可以多吃些水果、蔬菜,彌補體內的營養失衡。

2、補充睡眠

合理安排起居,讓生活重回規律狀態。

睡前不要喝茶或咖啡,少看手機電腦,避免讓大腦高度興奮。

可用音樂、喝杯熱牛奶等手段緩解疲勞,放鬆情緒,幫助快速入眠。

3、休息眼睛

假期時沉迷網路,時間一長就難免精神恍惚、雙眼發乾。

假期過後,要控制上網時間、適當休息。多吃動物肝臟、瘦肉、胡蘿蔔和豆芽等富含維生素A和蛋白質的食物。還可以用菊花、枸杞等泡茶飲用,消除眼疲勞。

4、調整狀態

減少或不去參加聚會等容易讓人高度興奮的活動。

實在無聊可以和朋友聊聊天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但不要讓氣氛太過“熱烈”。

上班或上學後儘早收心,加強自我調節。

5、做點運動

多做一些有利於身心健康的體育運動,比如步行、慢跑、做體操等,讓自己的身心“動”起來,出出汗,胃口也會調整到正常狀態。

6、放鬆閱讀

可以透過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讓內心平靜下來,讓頭腦漸漸回覆到思考的狀態。

7、睡前泡腳

睡前用熱水泡腳、按摩腳心足趾對疏通經絡、調整臟腑、促進血液迴圈、增強新陳代謝有重要作用。

對神經衰弱、失眠、頭痛等症狀也有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作用。

8、收拾整理

把旅遊或回家一趟帶回來的行李物品收拾妥當,給家裡或自己的房間來次清掃,重新把自己工作學習的桌面整理一遍。整潔的環境可以平復我們的焦慮。

9、提前寫下To do list

突然回到工作學習的狀態,難免手忙腳亂。可以把接下來要完成的事情逐一寫下來,並按照優先順序排序。

對照列表,我們對接下來的方向有了頭緒,自然就會心裡踏實,處事從容。

有道是“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大好春光裡,莫被“假期綜合徵”拖住我們前進的腳步。

快把小妙招用起來,調整好狀態,去擁抱美好的春日吧!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遊戲:談談“我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