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遊戲
先做一個心理遊戲:
請拿出一張紙,在上面連續寫五個“我是……”的句子。
要求以“我是”兩字開頭,然後將句子補充完整。不必多加思索,想到什麼寫什麼。
寫完後,再看下面的文章。
在我的課堂上,我常常會與我的聽眾們做這樣一個簡單的遊戲。這個遊戲來自於塞斯頓的人格測試,原始的測試是測量是完成20道“我是……”的句子,其目的是透過一個人對自我的描述,試圖對一個人的人格進行考察。
我把它用到自己的課堂上,為了時間更為經濟,常常減少到5個句子,而且,我不想進行人格測試,我更重要的目的是想探討一下人們是如何進行自我定位的,而這種定位又會反映出什麼。
下面以“中小學教師”為為例:
在以中小學教師為物件的課堂上,當一個老師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她)常常想起來的第一句話是,“我是一名男(女)老師”。在對這句話進行解釋時,我常常會說,“哦,首先,在你的生活中,工作是第一位的,佔據著比較重要的位置,因為你先用自己的職業身份‘是一名教師’來定位自己。”接下來,我會開一點玩笑,“另外,說明你的性取向正確,說出自己男(女)性的身份,應該不會有同性戀的傾向。”雖然我說得不錯,但解釋得有些無聊,大家也會赴之一笑。
在第一個“我是……”句子完成之後,內容便五花八門起來:
有的會說:“我是一個長頭髮的人,我是一個戴眼鏡的人”
隨之解釋,“你用自身的外在形象來定位自己,說明你是一個關注自己身體意象的人,換句活說,你是一個愛美的人”。
有的會說:“我是一隻快樂的小鳥,我是一縷陽光”
隨之解釋,“你用一些非現實的東西來定位自己,說明你是一個浪漫而又溫情的人,但這樣的表述不能太多,太多則說明你是一個不切實際的人了”。
有的會說:“我是一個愛讀書的人,我是一個愛逛街的人”
隨之解釋,“你在自身定位中用了業餘愛好來定位自己,說明你的業餘生活並不寂寞,而且,你的業餘愛好也在你的生活中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教師們隨口造著句子,我也半憑專業半憑經驗地解釋著,課堂中是有些熱鬧的。
當然,將“我是……”補充成完整的一句話所反映的現實絕不象操作起來那樣簡單。五個簡單的句子,但它反映的是你之所以成為你自己的原因。你所完成的句子,會下意識地表露出來你自身的定位,你生活的重點。
從這一點看,有些老師的句子雖然不很特別,但有兩類人的回答是讓人擔心的。
① 第一類是,有的老師在造句子時,所有的五個句子都用自身職業定位自己,都和自己的工作有關:
我是一名老師,我是一名男老師,我是一名數學老師,我是一名二年級的數學老師,我是一名十年教齡老教師……對這樣的老師來說,五個句子都和自己的教師職業有關,無疑,他是把工作放在了第一位,值得肯定,但他的自我中除了工作,竟無其它。這樣的教師,生活肯定是單一而缺少變化的,辛苦而得不到舒緩的。
② 還有一類,將所有的句子都與自身的社會角色有關:
我是學生的老師,我是父母的兒子;我是女兒的父親,我是朋友的朋友……幾個簡單的句子,用自身的角色來定位自己反映的是該名教師對自身社會角色的重視,然而,從另一個方面說,他是在為別人而活,他生活的目標就是能不能成為別人的好老師,好兒子,好父親,好朋友,在他的生活中,已經沒有了他自己,這樣的人,當然會活得很累。
一個簡單的遊戲,折射出的是不同的人生。你的五個句子做好了麼,你是誰?
文章 | 整理自網路
圖片 |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