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諮詢中,傾聽是非常重要的。目的是幫諮詢師理解來訪者,看到他的無意識內容,評估來訪的功能是否完好,那裡薄弱,需要支援。
諮詢師常會問來訪者,目標是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有時諮詢師認為的問題和來訪認為的問題,並不完全相同。那應該重點關注些什麼?
前文重點講到過濾和對焦,那過濾一些什麼?對焦到什麼地方?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問題。
心理動力學認為,需要關注的重要元素有:情感、阻抗、移情,反移情、無意識的幻想、衝突、防禦機制和夢境。
這部分的主題是情感,分為兩個部分,第一,為什麼情感在心理動力學治療中如此重要?第二,應對負面、消極情感的技術。
為什麼情感如此重要?最初接觸心理學,是武志紅老師有一個非常經典的問題:請你寫出記憶中三個印象最深刻的場景或細節,儘可能完善。描述你的心理活動是什麼樣子的?
當時我很認真地完成了這個問題,並且還特意寫文章,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我當時以為是就是:回憶過去,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
但當時間不斷過去,再重新看這個問題時,我突然想到三幕細節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就是愛。其中有兩幕是我感受到被愛幸福的瞬間,一幕是感受到被拋棄痛苦的瞬間。
由此我感覺很神奇,就像武志紅說的那樣:生命非常奇妙,而它最奇妙的一個地方是,人性看似琢磨不透,但其實一切都有跡可循。
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能印在心裡的,留在記憶中做永恆畫面的是情感,而不是當時發生的某個具體的事情。情感是指南針,是風向標,即使迷失了,追尋著它,跟著它走,也會看到鑰匙所在。
突然想到一個脫口秀演員叫王勉。他有說過一段脫口秀,最催眠的一句話是:我就不該去那家理髮店。髮型在那家理髮店修壞了,感覺到很憤怒,於是不斷重複這句話。
他用這種人類共有的情緒,把所有人都帶入到了他描述的那個場景中,感受到了他的情緒,非常棒。
這是一個正面案例,現實中的來訪者,可能體驗到情緒的困難,但是沒有辦法識別情緒。甚至有人把自己的情緒和體驗連線在一起,都會感覺很困難。
情緒是驚濤駭浪,憤怒會瞬間衝昏頭腦,會有人被絕望、無價值、無意義感充斥,而無法做出一些積極行動。
應對負面情感的技術在這裡寫作就是一件非常有幫助的事,當能用線性的語言描述出來,就會降低大幅降低傷害並且 get管理情緒這個技能。
順著情感出發,就能看到問題到底出在哪裡。找到了根本問題就意味著解決方案,因為解決方案與它相生相伴。
1.審視情感時,需要與現實相對照。如果其他人出現了這種情況,他的情感是什麼樣的呢?這種情感和來訪者的描述有什麼差別嗎?
比如來訪者毫無情緒地說,他和深愛的女朋友分手了。一個身家50萬的理髮師嬉皮笑臉地說,他剛在股市賠了40萬。
關注這些異常,就能挖掘到深層次的內容。情感是驚濤駭浪,是一定會遇到壓抑的。可能過於嚴重的壓抑,就意味著心境障礙,比如抑鬱。
2.除了與現實對照的傾聽之外,還要關注變化。本次諮詢對照上一次的諮詢有什麼變化?變化的背後又是什麼樣的邏輯?
變化還包括非語言資訊,比如來訪者進入諮詢室,會用手託著頭或者蹦蹦跳跳地走進諮詢室。
再比如,聊到一件事情,來訪說沒關係,但回家之後,吃掉了一整個6寸的蛋糕。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線索,深入探索,很可能有收穫。
3.關注情感質量,是缺失還是過度。什麼是最好的表達?符合人性的表達。站在人性的角度說話,觀察它的反應是否合理,是缺失,還是反應過度?
當然沒有人能準確的說,駕照考三次都沒過,應該傷心到什麼程度。但當諮詢師講述一個殺人案例時,現場有人發笑,明顯是一個反常。
4.管理情感,有沒有被吞沒。情緒是驚濤駭浪,而人是驚濤駭浪中的一葉扁舟。當強烈的負面情緒湧來時,會很容易產生被吞沒的。
會被情緒壓垮,或者用自殘的方式,來安慰自己,逃避管理自己的不適感。比如沒有節制的購物,過量飲酒,抽菸,性癮,甚至自殺。
這些都是線索,用來觀察來訪的狀態。心理動力學療法,一般是三步走,傾聽—反思—干預。這篇文章主要是傾聽,下一篇繼續反思和干預。